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批判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4-25 21:07

  本文关键词: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批判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日常交往具有丰富的教育性。对师生个体的发展而言,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应该是统一而且互补的,不存在割裂与控制,这才是人性自由而完满的必然要求,也更能展现人的自然与敞亮。但是,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师生日常交往实践却“消逝”在师生与研究者的视线之外,是一个被忽视和遗忘的领域。这种“静默”使得师生远离了真实的生活,物化了自身。于是,失去了真我性情的人类在追求生命的完整中体验着矛盾的煎熬。 在探讨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价值统一的基础上,采取质的研究方法,对学校生活中师生的日常交往加以描绘。主要对师生日常交往实践中最典型的问候和交谈两方面进行考察。在师生每天发生着的如打招呼、喊“报告”的问候仪式中,单一的惟知识至上的交谈内容里均凸显出等级的约束和思想的禁锢。师生日常交往无论在存在方式上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方面都发生了“异化”。师生在日常交往中不仅自然地表达情感的身体被限定了距离,思想和情感也被控制和规范,使教师和学生从身体到精神都陷入了一个更加监禁、控制的境地。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制度化教育中技术理性过度的支配和人类线性的历史思维模式。 随着与教师联合起来怀疑和拷问“有限”的真理,揭露“真实”的谎言,共同去探寻克服工具化威胁的途径。通过对师生日常交往价值核心的再认,从对真我的追求和生成出发,构建一幅生活化的教育时空的图景。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生活中要建立一种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价值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式,它需要师生在日常交往中具有一种反思性实践,触摸真实的生命。
【关键词】:师生交往 日常交往 学校生活 自由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5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一、引论7-24
  • (一) 研究缘起7-9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9-11
  • (三) 理论基础11-17
  • (四) 文献综述17-21
  • (五) 研究方法21-24
  • 二、师生日常交往的内涵、历史演变24-32
  • (一) 师生日常交往的内涵24-25
  • (二) 师生日常交往的历史演进25-28
  • (三) 师生日常交往的特性28-32
  • 三、台前──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表现32-46
  • (一) 打招呼32-36
  • (二) 如何进门36-40
  • (三) 礼貌的距离40-42
  • (四) 和你在一起42-46
  • 四、幕后──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技术分析46-58
  • (一) 身体的控制46-49
  • (二) 思想与情感被规范化49-52
  • (三) 历史时空的制约52-54
  • (四) 师生日常交往实践异化的缘由54-58
  • 五、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反思58-64
  • (一) 追求真我──师生日常交往价值核心的再认识58-59
  • (二) 生成真我──构筑师生交往的生活化教育时空59-61
  • (二) 持守真我──师生日常交往需要反思性实践61-64
  • 结语64-65
  • 附录65-68
  • 参考文献68-71
  • 后记71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莉娟;姚本先;;女中学生师生交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华;郭凌云;;称谓艺术在肿瘤门诊工作中的应用[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周学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最佳的教育效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宁夏卷)[C];2010年

4 孔水;;教学在掌声中相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黄华;郑清霞;;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实施新课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沈晔;王书鑫;;一个言语听力测验材料规范化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7 阴山燕;张大均;余林;;促进师生关系的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姚纪纲;;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现实意义[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毋燕涛;;学校人本管理的几点体会[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李姝;卢秀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宝福 大洼县赵圈河学校教师;关爱尊重沟通是师生交往的艺术[N];盘锦日报;2011年

2 九江市外国语学校 周兴娣;论新型师生交往[N];九江日报;2008年

3 白雪;师生交往应把握好“度”(上)[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白雪;师生交往应把握好“度”(下)[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韩增圣;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营口日报;2007年

6 高艳梅;浅谈师生交往中的“互动”[N];临汾日报;2006年

7 靖江市外国语学校 刘艳;改善师生交往 丰富写作素材[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钟山区大河中心校 张爱萍;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N];六盘水日报;2009年

9 郑启雄 特约记者 曹定华;瞄准重点深化治理[N];人民武警;2005年

10 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高华;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有效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风;小学师生日常交往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包红燕;研究生师生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敏;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批判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宗思琴;3-8年级学生师生交往的需要及情境反应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春艳;论师生交往异化及回归[D];河南大学;2012年

6 张咏梅;中等职业学校师生交往现状调查及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洪伟;课堂师生交往及其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罗玉梅;基于Web2.0的高校师生交互平台研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熊开明;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展开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冬岩;对话理解—语言视野中的师生交往[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批判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27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