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学研究范式

发布时间:2017-05-04 11:00

  本文关键词:论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学研究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科学的发展与未来的走向总是与科学研究范式的流变紧密相联的。教学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学研究向前迈进的强大动力,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学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孕于哲学母体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涌现出逻辑演绎研究范式、自然类比研究范式、实证分析研究范式和人文理解研究范式。近年来又出现了生态学研究范式。以上五种范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对教学研究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当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科学、自由、进步、理性等所谓现代主义思想,受到后现代主义的严厉批判与严峻挑战时,人们对以上教学研究范式产生了诸多的质疑与反思。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现实生活中的浮现,人们纷纷尝试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与主张来改造现有教学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思维视角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特别是理智的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一直持观望态度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们也开始对后现代主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吹响了教学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转换的号角,试图为徘徊不前的教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也使教学研究范式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于此,本文试将教学研究范式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中予以探讨,以期对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所裨益。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主要概述本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解读。一是对“范式”一词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再概念化;二是在再概念化“范式”一词的基础上定义“教学研究范式”;三是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描述性的解释,概括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即: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反对理性与提升非理性,倡导多元与主张多视角,推崇对话与强调差异性,主张关怀与注重人文性。 第三部分,剖析历史上的教学研究范式。对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学研究发展至今出现的几种教学研究范式,即逻辑演绎研究范式、自然类比研究范式、实证分析研究范式、人文理解研究范式和生态学研究范式进行历史的审视。 第四部分,探讨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教学研究范式。把教学目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之中予以探讨。 第五部分,对教学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转换的评价。对后现代主义视野中教学研究范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意在使人们对其持正确立场,站在后现代主义建设性的向度,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思考和理解教学研究,从而开启教学研究的新取向。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范式 教学研究范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前言8-14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8-9
  • (二) 相关研究概况9-12
  • (三) 研究思路12-14
  • 一、相关概念解读14-24
  • (一) 范式14-15
  • (二) 教学研究范式15
  • (三) 后现代主义15-24
  • 二、历史上的教学研究范式24-30
  • (一) 逻辑演绎研究范式24-25
  • (二) 自然类比研究范式25-26
  • (三) 实证分析研究范式26-27
  • (四) 人文理解研究范式27-28
  • (五) 生态学研究范式28-30
  • 三、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教学研究范式30-40
  • (一) 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教学目的30-31
  • (二) 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课程31-32
  • (三) 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学生32-33
  • (四) 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教师33-35
  • (五) 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教学方法35-36
  • (六) 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教学环境36-37
  • (七) 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教学评价37-40
  • 四、对教学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转换的评价40-44
  • 主要参考文献44-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秀威;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演进[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余凯,徐辉;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3 周会娟;从一元到多元:教育研究范式的反思与展望[J];成人教育;2004年04期

4 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5 陈金美;析后现代哲学的三大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6 李臣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J];教育科学;1999年01期

7 王g

本文编号:344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44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