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1 04:00

  本文关键词: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4年

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

李姝绮  

【摘要】:差异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就人类而言,性别差异是与生俱来,客观存在的。男女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各自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表现出显著的性别特征。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基础教育共同面临着一个现实境遇——小学阶段教师比例高女性化。教师队伍性别失衡不但可能阻碍学生交往能力的形成,而且可能会妨碍学生性别角色的自我定位。所以,基于现实的需要,本研究立足于教师性别视角,探究男女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和特点,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掘男女教师教学行为上的优势与不足,进而通过优势互补,帮助教师将其性别特点自然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实现教师职业价值与生命价值的完美统一。 本研究中运用教学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以24名教学经验在3-7年的小学数学熟手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排除教龄和学历等背景变量的干扰。虽然本研究只选择了24名样本教师,但在研究前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课堂观察,从整体上感知男女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行为上的缺失。为避免课堂观察中信息遗漏,本研究运用视频分析软件(NVivo10.0)编码分析样本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但因该研究方法工作量较大,受到人力和时间的限制,仅选择了24名教师按照性别分类比较,以探求教师教学行为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分别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阐释,详细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行为概念、类型、特殊性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对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呈现行为的差异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对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差异分析;第五部分是介绍了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差异分析;第六部分为差异分析的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24名男女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现: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在课堂呈现行为方面,在教授新知阶段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讲授更加细致、感性,而男性教师语言简洁,逻辑严密;女性教师板书细致详实,而男性教师板书简洁明了;女性教师在教学中较多地使用多媒体。在互动行为方面,女性教师课堂提问频次高于男性教师;女性教师善于使用提问控制和引导课堂教学,而男性教师则注重运用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女性教师更关注师生间情感交流,男性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女性教师在反馈的频次和明确性上也高于男性教师。在课堂管理行为方面,女性教师课堂管理行为频次高于男性教师,而男性教师在管理强度上高于女性教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23.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明;行为概念辩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魏宏聚;;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几个维度与评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崔允漷,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02期

5 梁玉华,庞丽娟;论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6 李德显;师生权力与角色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7 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8 李松林;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9 韩琴;周宗奎;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6期

10 荆建华;教师群性别构成的女性化及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效应[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兰英;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余妍霞,姚本先;课堂情境定义与课堂师生互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赵嫚;;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梁秀清;陈宏友;;儿童参与课堂学习能力标准建设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李宏芳;;引入社工人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贵州社区矫正人才队伍的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燕;;“情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宋广文;董琛;张芳;;大学生对鲁、豫、沪、黑四地人口性格特征刻板印象的内隐观探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5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6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7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于守艳;王晶;;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10 吴杏梅;;组间竞赛合作在实现有效课堂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以“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课程为例[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丽慧;探寻非经济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郎晓叶;高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爽;学业不良学生的课堂师生互动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黄荣金;国际数学课堂的录像研究及其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王红宇;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6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汪卫红;段兆兵;;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2期

8 潘予翎;评Tannen博士《你怎么就是不明白》一书[J];国外语言学;1996年04期

9 JanetHolmes ,李悦娥;《女性、男性与礼貌》简介[J];当代语言学;2001年01期

10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庆余;[N];中国教师报;2007年

2 何平 本报记者 蒋夫尔;[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李  茂;[N];中国教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辜筠芳;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视野下的课堂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新;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影响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欧阳林舟;课堂教学话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冬艳;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昊;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长江;高中物理教师概念教学行为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玉娟;心理学中的话语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慧莉;基于COLT量表的对外汉语课堂观察量化工具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姜芬;基于优秀课例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家安;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五种理念[J];教学与管理;2003年35期

2 谢学宾;;平实新活 引领课堂——2006“绿城之春”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述评[J];广西教育;2006年16期

3 杨敏;;浅议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12期

4 郝军玲;;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浅议[J];吉林教育;2008年19期

5 张喜飞;;研究性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6 何筱橘;;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J];新课程(教师);2009年07期

7 李聪生;;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3期

8 叶旭娇;;浅谈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应对新的挑战[J];成才之路;2010年06期

9 王良永;;教师——课堂高效之本[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年11期

10 周海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国华;;漫谈反例[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杨守疆;;小学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渗透[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3 隋国发;姜久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谈祥柏;;我与科普同行30年[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5 陈勇;;浅议珠心算课外兴趣小组的训练方法[A];珠心算教学与训练[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兴明;[N];黔西南日报;2011年

2 威宁自治县黑土河小学 陈波;[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安塞县西河口中心小学 张瑞瑞;[N];延安日报;2011年

4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辑 丁国忠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孔凡哲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 张丹 湖北省黄冈市实验小学教师 汪学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郭秀玉 蔚宁;[N];珠海特区报;2009年

6 宋晓敏;[N];山西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柴葳;[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记者 高建进;[N];光明日报;2010年

9 徐文军;[N];黔西南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左毓红;[N];天津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林;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解书;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婷;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立丽;基于小学数学教师发展需要的校本培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帅;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高俊生;小学数学教师“图形与几何”领域疑难问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熊丹书;小学数学教师分数教学相关知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6 韩中下;新课改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赣州市为例[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7 汲长艳;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评判意识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姝绮;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刘亚新;小学数学教师“综合与实践”领域课程实施的教学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邓飞雁;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及消解对策[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9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9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