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14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8 03:23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结语;有压力又有动力;另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是一;1.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很多指标无法量化,而仅靠量;值观方面的变化?;2.评价标准的情境化问题;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采用了几个特定的方法;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解决这些问题,任重道远;总之,好的“评价体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并;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

结语

有压力又有动力。课堂教学在评价过程中就成了一种可监控的动力系统①,增强了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初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和支持课堂教学评价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系统设计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加上时间和自身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做得不够深入,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主要包括:

1.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很多指标无法量化,而仅靠量表上的书面定性描述,也远不能够充分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地将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如何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方面的变化?

2.评价标准的情境化问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对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对象,其评价的标准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具体到每一堂课,应该有对评价标准的不同解读。

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采用了几个特定的方法结合进行研究,还有待于对其他方法的应用进行比较和探讨,以建立更加客观公正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立完善的评价方法库和模型库,以使评价

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解决这些问题,任重道远。需要沉下心来,深入中学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求证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总之,好的“评价体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并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正受到更多教师的欢迎,受到更多教育业务指导部门和专家的重视,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衷心期望现行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能尽快有所突破,不断向科学化迈进。笔者将继续进行探索与研究,力争能为中学新课程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许桂玲,张桂珍.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02):23.

5I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袁洁,丁益民.构建索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J】.云南教育.1999(3).[2】史晓燕.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评析[J】.河北师范人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2000(2).

[3】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6,44.【4】蒋宗尧,汪玉珍.评课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4,1.[5】侯光文.教育评价概论[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54.60.

【6】姜朝霞.基于专家系统的教师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04(7):5.[7】潘娟.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4(05):4.

【8】施良方,崔允都.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7.

【9】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20.

【lO】王小飞.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2.(03).[11】潘娟.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4(05):11.

【12】张玉田等弹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146.

【1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9.【14】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23.225:

【15】林清华,何恩基.什么是一堂好课?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述评[J】.中小学教育,2004(08).

【16】蔡明.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的构建与实施[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7】王景英,梁红梅.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

究,2002,29(9).

[18】[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嗍.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

[19】项丽玛多元智能理沦对中学英语教学评价方式的启示四.文教资料,2006(09).【20】张春玲.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2(06).【21】[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三版)【M].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224.

52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22】王光明,王合义.运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J】.中国教育学刊,北京,2000(2):59.60.

【23】徐华.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理论对我们教学的几点启示【J】.科教文汇(上半

月),2006(09).

【24】肖远军.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2003(19):42.45.

【25】苏军.立体化教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6(06):7.[26】王斌林.教师评价方法及其适用主体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2.50.【27】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评价[J】.天津教育.2000(02).

【28】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口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325.

【29】欧本谷,刘俊菊.多元教师评价主体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4(10).

[30】马云梅多元化多主体课堂教学评价尝试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5(06).

【3l】周谦主编.教育评价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357.[32】秦寿康.评价方案优化系统[J】.系统工程学报,2002(02).

【33】苏军.立体化教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6(06):26.[34】吴一畏冲国教育管理精览【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429.434.[35】褚荣伟.动态生成一一让地理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阴.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7)22.26.

【36】魏春梅.多元统计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8,4.121.123.

【37】许桂玲,张桂珍.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探索与实践阴.高等理科教育.2004(02):23.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序号

标题运用学习迁

发表时间2008年3

月5日

报刊名称地理教学

期数刊号

论文级别

位次独著独

移,构建地理新知

我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交通

2008年第3

期总第1179期

ISSNl000一078X/CN31—1022

国家级

2007年1月26日2007年5月2008年7月20日

考试报/新课标版第28期总第1209期

CN46一0008

省级

著独著独著

运输业”复习

概要

试谈乡土地理与实践活动课“整合”教学

考试报/新课标版第43期

CN46—0008

省级

ISSNl006—33l

科学大众

总第551期/2008年7月

5/CN32一1427/

省级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参与出版的论著

序号

书名中学教材优

出版时间

2006

出版社书号

ISBN

位次

化全析

高中同步导

年1月

2007

南方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7—80660一523—1/

G.403ISBN

978—7—5007—827

编者

学练丛书(地

理)

年7月

编者

4—2/G.6179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

附录

附录l

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这次问卷调查。我是苏州大学2005级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为了对中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做一个初步了解,特进行此次调查。

本问卷不记姓名,统计结果仅为毕业论文之用,请您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感受如实填写,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说明:请在确定选项前的“口”内打“ ̄/”或按要求填写.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选项前的“口’’中划“√”。

1、学校星级:口一星级

口二星级

口三星级口四星级口五星级

口一般学校

口乡镇学校2、担任职务:口部门专家口学校领导口教研组长口备课组长口普通教师

3、从教年限:口30年以上

口20—30年

口10—20年口5一10年口5年以下

4、现聘职称:口中三口中二口中一

口高级

口特级口教授级

5、所教年级:口初一口初二口初三

口高一口高二口高三

6、担任科目:口语文口数学口外语

口物理口化学口生物口政治口历史口地理

口其他

二、调查内容

(一)指导语:下面是一些陈述式语句,请您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相应选

项前的“口”中划“√"。

1、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口符合口不符合

2、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参考所在市(或区)的评价标准。

口符合

口不符合3、学校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都使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口符合口不符合4、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口符合口不符合5、教师间的课堂听课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口符合

口不符合

6、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发展。

口符合

口不符合

7、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就是根据评价标准给教师打一个分数。

 

 

下载地址:14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_图文.Doc

  【】

最新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_图文

基于厂房钢结构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分析与研究

法律知识益考信赖与信赖利

试论性灵说与格调说的相互关系

二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二)

2011关于期末考试国旗下的讲话

第2课 体贴的设计_图文

余甘果——南方果业新神话_图文

木工修边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图文

2015高考(理)二轮复习试题:第10章 椭圆及其性质_图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8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2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