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轨道交通和建成环境对居民步行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1 15:13
  步行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通方式和日常体力活动形式,其与公共交通使用和建成环境的关系是城市地理学和公共健康研究的热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对步行行为的影响研究相对不足,且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中对于自选择问题的控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基于2014年西安市建成环境与居民出行行为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匹配对照的准实验研究设计,通过自选择效应的控制,本文探究并区分了城市轨道交通及建成环境对交通和休闲步行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出行态度和偏好等自选择因素对个人步行频率具有重要影响。②控制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自选择因素后,受访者对建成环境的感知极大地影响了步行频率。③客观建成环境变量对于步行频率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无论交通步行还是休闲步行频率模型中,均未发现密度的显著影响。客观建成环境变量中周边购物及餐饮设施数量和常规公交站点数量对交通步行频率产生显著正效应,但对休闲步行并不产生显著影响。④地铁对交通步行频率具有显著的独立影响。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城市居民步行出行背后的影响因素,并为通过优化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引导城市居民绿色和健康出行的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文章来源】:地理学报. 2020,75(06)北大核心CSSCIEICSCD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城市轨道交通和建成环境对居民步行行为的影响


调研社区的空间分布(2014年)

测量模型,态度,多层模型


研究数据为存在嵌套的跨层次结构数据。影响城市居民步行出行的社会经济属性因素、感知的建成环境和出行态度偏好是个体层面的非集计数据,而客观建成环境因素则往往在社区层面度量。如采用传统单一层次回归方法控制一方面因素来突出另一方面因素的作用,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多层模型(Multilevel Model)考虑了数据的跨层次结构,利用多层面的自变量对因变量进行估计,能得到更可靠的统计结果。同时,与传统模型相比,多层模型可提供方差及协方差的有效估计,进而提高模型的简约性。多层模型中,第1层的截距和斜率可由第2层自变量决定。本文定义第1层为个体层,第2层为社区层,模型结构如下:个体层:

行为,影响因素,目的,因素


上述分析表明,居民的步行行为受个人层面社会经济属性因素、出行态度偏好因素、感知的建成环境因素以及社区层面的客观建成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图3)。且感知和客观建成环境变量对不同目的的步行行为影响存在差异。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J]. 赵昕,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01)
[2]居住自选择视角下的广州出行碳排放影响机理[J]. 杨文越,曹小曙.  地理学报. 2018(02)
[3]轨道交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80后微观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J]. 李琬,但波,孙斌栋,朱盼.  地理研究. 2017(05)
[4]步行活动品质与建成环境——以上海三条商业街为例[J]. 徐磊青,施婧.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1)
[5]社区建成环境健康影响的国际研究进展——基于体力活动研究视角的文献综述和思考[J]. 于一凡,胡玉婷.  建筑学报. 2017(02)
[6]新旧城区休闲步行环境质量比较——以上海市鞍山新村和江湾新城为例[J]. 刘珺,王德,朱玮,王昊阳,朱查松.  地理研究. 2015(11)
[7]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进展与思考[J]. 鲁斐栋,谭少华.  国际城市规划. 2015(02)
[8]职住平衡对通勤交通的影响分析——对一个传统城市规划理念的实证检验[J]. 孙斌栋,李南菲,宋杰洁,吴晓松.  城市规划学刊. 2010(06)
[9]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和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以北京市13号线为例[J]. 谷一桢,郑思齐.  地理学报. 2010(02)



本文编号:3620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620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c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