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以弱化生态干扰为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3 16:04
  慢行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和机动交通带来的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也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为居民绿色出行、健康生活提供安全、连续的场所保障。随着国家政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专业发展对生态要素关注程度的加强和居民对空间品质需求的提升,慢行系统逐渐从依附于机动交通转向完整的独立系统,其空间特征也开始从汽车主导向以人为本转型。慢行系统往往与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绿地系统和郊野生态空间结合布局,对整合城市生态要素、延续城市文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干扰相对较小;同时,慢行系统通过快慢分离、机非分离等空间设计,引导居民出行方式转变,其合理规划对于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有积极意义。但慢行系统相关的已有研究对生态影响的考虑较少,且对慢行系统规划方法的研究较为空白。因此,本文将慢行系统作为整合城市交通功能与城市生态功能的空间载体,以尽可能降低慢行系统的生态干扰为目标,将慢行系统解析为“慢行分区-慢行核心-慢行路径-慢行节点”的空间结构,在城市规划学科视角下兼顾规划前期分析和建设使用环节,构建以弱化生态干扰为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方法,以期为我国慢行系统...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创新点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2 主要内容
        1.2.3 研究框架
2 以弱化生态干扰为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弱化生态干扰相关研究综述
        2.1.2 慢行系统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2.1.3 交通生态干扰相关研究综述
        2.1.4 小结
    2.2 概念界定
        2.2.1 弱化生态干扰
        2.2.2 慢行系统
        2.2.3 慢行系统规划方法
    2.3 弱化生态干扰与慢行系统规划的关系
        2.3.1 慢行系统对生态的干扰
        2.3.2 弱化生态干扰在慢行系统规划中的体现
        2.3.3 慢行系统空间结构及其生态干扰的弱化
        2.3.4 弱化生态干扰规划方法的价值和必要性
3 以弱化生态干扰为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方法构建
    3.1 构建版块:路径生成模型
        3.1.1 思路概述
        3.1.2 生态成本的计算
        3.1.3 慢行核心的识别
        3.1.4 慢行路径的生成
    3.2 评价版块:交通网络分析
        3.2.1 思路概述
        3.2.2 空间形态分析
        3.2.3 服务效率分析
        3.2.4 生态影响评价
    3.3 对接版块:支撑体系构建
        3.3.1 思路概述
        3.3.2 节点系统构建
        3.3.3 连接系统构建
        3.3.4 设施系统构建
4 方法的规划对接、应用和意义
    4.1 总体对接: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4.1.1 城市规划对慢行系统规划的指导
        4.1.2 慢行系统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类型的对应关系
        4.1.3 慢行系统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内容的关系
    4.2 宏观层面:对接城市结构与区域生态
        4.2.1 慢行系统与城市结构的规划对接
        4.2.2 慢行系统与区域生态的规划对接
        4.2.3 宏观层面的规划应用
        4.2.4 宏观层面的规划意义
    4.3 中观层面:确定慢行系统结构与层级
        4.3.1 慢行分区与城市功能、设施服务的规划对接
        4.3.2 慢行核心与出行目的、城市用地的规划对接
        4.3.3 慢行路径与城市交通、城市生态的规划对接
        4.3.4 中观层面的规划应用
        4.3.5 中观层面的规划意义
    4.4 微观层面:构建慢行系统支撑体系
        4.4.1 慢行空间与详细设计的对接
        4.4.2 慢行设施与城市设施的对接
        4.4.3 微观层面的规划应用和意义
5 以弱化生态干扰为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方法实证
    5.1 研究区概况及选取原因
        5.1.1 兼顾建成区和未建区发展
        5.1.2 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模式
        5.1.3 出行方式转变和交通效率改善需求迫切
        5.1.4 大数据资源优势
    5.2 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
    5.3 慢行路径生成
        5.3.1 生态成本计算
        5.3.2 慢行核心的识别
        5.3.3 慢行路径生成
    5.4 交通网络分析
        5.4.1 空间形态分析
        5.4.2 服务效率分析
        5.4.3 生态影响分析
    5.5 支撑体系构建
        5.5.1 节点系统构建
        5.5.2 连接系统构建
        5.5.3 设施系统构建
6 讨论与结论
    6.1 本研究对我国慢行系统规划方法的启示
        6.1.1 中美城市差异
        6.1.2 模型计算的适用性探讨
        6.1.3 网络评价的适用性探讨
        6.1.4 支撑体系的适用性探讨
        6.1.5 总结
    6.2 本研究规划方法对我国慢行系统规划程序的启示
        6.2.1 对规划前期分析的启示
        6.2.2 对规划过程对接的启示
        6.2.3 对建设使用管理的启示
    6.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的总结
        6.3.1 提出基于生态成本的慢行路径规划方法
        6.3.2 多角度总结交通网络评价方法
        6.3.3 梳理慢行系统空间结构对接城市规划层次体系
    6.4 研究不足和后期展望
        6.4.1 慢行核心识别过程与时空数据结合不足
        6.4.2 建成后生态影响模拟与评价标准较为单一
        6.4.3 方法体系基于理想前提,对复杂现实情况有待具体分析
        6.4.4 主要以数据和方法为支撑,对实地考察和调研较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本研究正文未详述的其他补充资料



本文编号:3829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829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