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公路建设期能耗计算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7 05:01

  本文关键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目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3年

高速公路建设期能耗计算方法研究

李丽斌  

【摘要】:随着我国能源产出消耗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指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节能审查,严格控制能源的一次性投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作为耗能巨大项目,是节能审查的重点审查对象。由于目前高速公路项目节能审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尚缺少统一的能耗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节能审查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为此,迫切需要对高速公路建设期的能耗指标体系和能耗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为高速公路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及节能审查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建设期能耗载体和能耗过程的总体分析,借鉴公路工程定额编制中对施工过程分解和测算的思想,建立了高速公路建设期不同项目阶段的直接能耗指标体系,并运用平均指标的思路建立了间接能耗指标体系。通过不同施工条件对直接能耗的影响分析,引入相应的基于专家打分法的能耗增加系数,建立了直接能耗计算模型;并基于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间接能耗计算模型。本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高速公路建设期能耗划分: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直接能耗指投入到高速公路主体建设中的能耗,具体指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所产生的能耗;间接能耗是指为了高速公路建设顺利开展而必须投入的辅助能耗,其能耗一般产生在公路主体建设之外。 (2)高速公路建设期直接能耗指标体系和直接能耗计算模型;所建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并与公路设计深度相适应,有较强的适用性。 (3)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接能耗指标体系,以及间接能耗计算模型建立的方法。按照平均指标和回归分析得到间接能耗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 最后,选取某高速公路为计算实例,运用直接能耗模型计算其能耗值,,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论述的直接能耗计算模型可为高速公路项目的能耗计算提供参考价值。间接能耗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为完善能耗计算方法拓展一个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322;U41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目标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宋敏华;;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01期

3 周春友;林占峰;;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住宅建筑能耗计算与分析[J];建材世界;2010年06期

4 曹艳梅;丁冬梅;;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2期

5 郭廷杰;;日本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情况简介[J];节能;2010年02期

6 庄智;徐强;谭洪卫;邱喜兰;;基于能源统计的城镇民用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1年04期

7 马金星;张吉礼;陈永攀;杨欣炜;;建筑分类分项能耗计算方法的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2年02期

8 胡金东;;交通节能技术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年05期

9 王晓华;;浅谈关于交通节能的一些想法[J];宁波节能;2006年06期

10 王砚玲 ,高甫生;多层建筑冷空气渗透风量和能耗计算软件的研究[J];暖通空调;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松庆;王威;张旭;;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权乐;城市客运交通节能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悦彩;交通运输节能问题的初步探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耀骏;汽车的节能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斌;;合六高速公路膨胀土分析及其施工对策[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2 张敬标;;山区高速公路路基修筑监理应注意问题之探讨[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3 陈德金;张金宝;;公路路基土石混填施工与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4 齐渭斌;;高速液压夯实机在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5 周力军;;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控制要点[J];安徽建筑;2011年03期

6 盛士刚;王芳;;路基工程中的石方路基质量控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朱建华;;合肥市某路膨胀土路基处理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王柱;仇玉良;;地下快速路交通系统低碳型设计问题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9 方定琴;张浩;吴开亚;;上海市民用建筑能耗的估算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6期

10 翟文静;;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克庆;季焕胜;;基于ISM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峰;;三凯公路边坡防护中的锚杆与锚索框架[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3 陈小雄;刘唐;李启波;;填石路堤边坡码砌质量控制[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雄;;浅谈用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跳车问题[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金柏芳;许鹰;周怀治;;两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技术的应用分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马宗源;徐清清;党发宁;;碎石土地基动力夯实的颗粒流离散元数值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7 李洪欣;戎卫国;张晨;李力群;;空气处理机组仿真软件的编制[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籍长青;;关于公路结构设计的思考[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9 郑建国;;抛石强夯加冲击碾压处理高寒湿地公路软基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建勋;王保田;;真空预压联合石灰稳定法改良淤泥土试验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波;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玉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向睿;交通能耗在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梁传志;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张威;寒冷地区农村住宅采暖能耗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李兵;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孙晋文;基于Agent的智能交通控制策略与可视化动态仿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9 栗红强;城市交通控制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存军;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融合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宇萃;基于时空相关性分析的城市交通模式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湛文涛;膨胀土填料分类指标的工程适用性及CBR指标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陶文平;南方红粘土公路路基设计与修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权;常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佛山地区的使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哲亮;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春花;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周孝敏;基于视频检测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华大学;2011年

8 刘欣;乡镇道路网的问题与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陈涛;生态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任少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路策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雁;魏庆朝;邱青云;;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金明红,李爱仙;我国能效标识制度核心概念辨析[J];节能与环保;2005年02期

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下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J];节能与环保;2006年08期

4 窦义粟;于丽英;;国外节能政策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J];节能与环保;2007年01期

5 姚伟;;绿色出行 绿色奥运——你我同行[J];节能与环保;2007年08期

6 王庆一;;中国2007年终端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上)[J];节能与环保;2009年02期

7 尉庆国;刘新华;;汽车节能探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年01期

8 蔡凤田;刘莉;韩立波;;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现状及其节能降耗对策[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年03期

9 焦健;唐林;许书权;;我国汽车节能产品现状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7年04期

10 蔡凤田;;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对策[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阎利军;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效果的模型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刘权乐;城市客运交通节能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雷鸣;日本节能与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侯建朝;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管红毅;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仲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云龙;汽车运输企业能源消耗统计模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凌春雨;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郭耀骏;汽车的节能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敏;;中国产业部门的能耗强度特征及节能减排的分类实现路径[J];资源科学;2009年07期

2 陆钟武;工业节能的若干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3 李长林;粗谈锂冶炼工艺设计的节能问题[J];稀有金属;1989年06期

4 陆钟武,池桂兴,蔡九菊,邵玉良;冶金企业系统节能技术 第二讲 基本概念[J];江西冶金;1989年04期

5 池桂兴;;贯彻冶金工业节能方针的若干问题[J];江苏冶金;1987年04期

6 陆钟武,池桂兴,陈星;论冶金工业的节能方针——全行业、全工序、全过程的节能降耗[J];冶金能源;1987年01期

7 刘银春;杨光;常志波;周玉英;徐广军;;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节能降耗[J];天然气技术;2007年06期

8 郭廷杰;;重视广义节能 促进增产节约[J];节能;1987年09期

9 宋安居;;论机械工业节能的当务之急[J];机械;1983年05期

10 本刊编辑部;“在兄弟刊物上”[J];有色冶金节能;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馨;牛叔文;赵春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董培庭;李建林;;暖通节能设计中的常见问题[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艳;秦耀辰;;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演进的空间差异[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4 张艳;秦耀辰;;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许宝栋;李露;常佳忠;高彬;曹淑兰;;基于网络环境下智能型成本跟踪与控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红旗;[N];经济参考报;2000年

2 朱立志;[N];中国能源报;2011年

3 刘艳;[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通讯员 王楚东;[N];中国电力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艳;江西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丽斌;高速公路建设期能耗计算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陆莹莹;中国居民消费活动对能源消耗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朱佳伟;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经济效率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光远;基于Urban-RAM模型的苏州低碳城市建设战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吴少伟;基于成熟度评价的福建省工业项目节能审查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6 王鹏;复合力场分选低品位铝土矿的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方定琴;上海市建筑能源消耗的估算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8 高菲;完善长春市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对策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郭培;西部干旱地区建筑真空排污系统适用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目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6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6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3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