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02 09:14

  本文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12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陆明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基于轨道交通方式运量大、速度快、准时可靠、安全性强、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方式成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趋势。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建设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成本巨大,而过于超前或滞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和建设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效益及其评估方法非常必要。 本文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理论演绎、模型构建、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思路,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 本文借鉴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效益的相关理论描述,初步完善与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理论体系框架,清晰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的概念、内涵体系及其构成的复合性、时间维度的延展性、作用群体的扩散性、子效益的协同性特点,分析了三个子效益即交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内涵、具体构成及产生机理。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层次性、空间维度地域性、功能维度依存性、动态性发展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的系统结构,并从因果关系、反馈关系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与描述了三个子效益彼此之间即交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交通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驱动关系,建立了揭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类效益的系统关联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了由交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各自子类指标构成的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阐述了各级指标的具体定义,并根据各个指标的量化特点以数学模型、专家打分两种方式针对性地提出了各个指标的具体取值方法。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多种效益评估方法进行应用适应性比较分析,确定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学方法来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估模型,并具体描述了指标选择、指标取值、指标的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构建合成算法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评估流程,为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提出了方法指导,完善了现有轨道交通系统的效益评估体系。 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内城市轨道系统实际运营线路,具体为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网络较为完善的北京市轨道交通多条具体线路,即北京地铁1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13号线四条实际运营线路,应用前述综合效益评估方法与模型,以2009年与2010年两年为评估时段,采集大量实际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对评估方法进行检验,并进行结果分析。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与趋势分析,基于效益改善的角度,从“积极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合理统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与建设时序”、“努力形成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城市低碳型交通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策略建议,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U239.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有孝,林晓言,刘云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地价影响的评估模型及实证——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过秀成,吕慎;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空间布局[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1期

3 陈旭梅,李凤军,马林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4 陈伟;桂小琴;;上海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增值收益的量化分析与对策研究[J];城市公用事业;2006年02期

5 盖春英;;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研究[J];城市交通;2008年05期

6 刘志;;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经济研究简要回顾[J];城市交通;2009年02期

7 全永燊;潘昭宇;;建国60周年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J];城市交通;2009年05期

8 全永燊;孙明正;;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值得注意的几个倾向[J];城市交通;2011年02期

9 苗彦英,,韩萍,王世光;城市轨道交通的费用及效益分析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0 沈晓阳;浅淡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地铁与轻轨;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咏玲;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郝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旭;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宪芝;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庹世权;基于城市规划实施的土地效能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旭;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评价及改良[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石茗露;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效应作用机理及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徐文雅;武汉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综合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永平;李泓泽;赵宏;王友富;李加存;;高压断路器大修与技改项目的优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苗强;张学友;毛军军;;基于模糊语言判断矩阵的多目标博弈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徐文婷;李承鹏;;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离散化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毛军军;贾静丽;张纪强;孙丽;;基于一种新的信息熵的区间直觉模糊集多属性决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王长建;李秀琴;;基于不确定语言型多属性决策的承包商选择[J];安防科技;2009年09期

6 亓雪龙;孙洪雁;陈进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山东省水果产量预测模型[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7 蔡莉;胡学钢;;一种基于粗集的决策表求核算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周玉华;李景杰;;不完备决策表的一种属性约简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杨萍,万上海,陈耿;一种基于可变支持度的缺省规则挖掘算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吴艳蕾;;基于灰理论的居民生活电力消费预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孝鹏;龚亲华;李振宇;许甜甜;;中国古代决策思想与现代决策科学的融合与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危前进;董荣胜;孟瑜;崔更申;;基于粗糙集的机械装配知识发现方法[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Fuzziness in Covering Generalized Rough Sets[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曾雪兰;李正义;;语言型模糊偏好信息群决策的一种优化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雄;党生;;基于Rough集理论的战场侦察情报处理[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魏长顺;沈银花;魏利胜;;基于优化GM(1,1)模型的人口预测方法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陈楚湘;沈建京;陈冰;尚长兴;王运成;;运用粗糙集理论建立中老年肺炎中医症候诊断标准[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龚锦红;杨辉;衷路生;;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的Rough集案例推理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Influence Diagram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The Prediction of Soil Moisture Based on Rough Set-Neural Network Model[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志伟;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姜延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勇智;我国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窦亚玲;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约束网络路由决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冯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6 盛峰;公平与效率均衡的财政投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范高贤;基于价值网的企业再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苏煜;基于SCF范式的在线P300脑机接口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宇昀;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高速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岳海亮;信息论在粗糙集连续属性离散化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顺岩;灰色系统理论在间歇式染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潘俊任;基于相似度的模糊推理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翔;基于DEA方法的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鹏;基于模糊物元的中小型水电站增容改造方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晓冬;基于全矢谱的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李昕哲;关系邻域系统的属性约简[D];郑州大学;2010年

9 刘琪;正态云模型模糊推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田美丽;潍坊化工厂1万吨/年乙撑胺项目经济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林;价值工程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3年05期

2 疏祥林;杨柳青;;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邓文斌,梁青槐,刘金玲;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利益关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王玉国,王稼琼;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及演变[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陈有孝,林晓言,刘云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地价影响的评估模型及实证——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胡方;黄建国;褚福照;;基于粗糙集的武器系统灰色关联评估模型[J];兵工学报;2008年02期

7 王丽,刘小明,任福田,金永燊;对大城市交通影响分析理论与方法的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王丽,刘小明,任福田;对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确定方法的初步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石兆旭,崔莹,任福田,石建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朱沛;民用机场的投资指标体系与投资决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2 张生瑞;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D];长安大学;2002年

3 黄德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欧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张飞涟;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春才;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军;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杨励雅;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文娟;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益、规模效益评价与决策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兴宇;沈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顾典;旅客出行时间节省价值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花拥军;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顾克东;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苏浪;不确定条件下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李雪芹;城市轨道交通经济效益分析及其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吕政义;城市交通公平性评价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陈旭;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宝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史富文;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果评价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1期

2 ;城市轨道交通互通互换式信号系统技术研讨会召开[J];都市快轨交通;2007年03期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安全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课题专家研讨会在武汉举行[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7期

4 傅志寰;;轨道交通推动城市科学发展——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创刊10周年[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9期

5 ;国务院批复22个城市地铁规划 总投资近9千亿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2期

6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即将截稿[J];运输经理世界;2010年07期

7 冯智楷;;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措施研究进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8 ;本刊评出2010年我国城轨建设发展十件要事[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年06期

9 苏青;;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普及运用[J];内江科技;2010年12期

10 潘曾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划规不能放松[J];都市快轨交通;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仲衡;;序言[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2 付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监控中心设计浅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程谦;;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项目课程开发[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黄衛;;前言[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6 金淮;黄伏莲;刘永勤;庞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蓓玲;;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背景下车辆基地布局及功能特点[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于松伟;;项目管理服务(PM)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实践及意义[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设备国产化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姚健;潘晓莉;郭海柱;;后建车站穿越运营车站施工技术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汇总表[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强 乔地;[N];科技日报;2003年

2 蔡立辉;[N];中国证券报;2002年

3 记者 王虹航 通讯员 黄波;[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王立武;[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5 记者 付晓海;[N];昆明日报;2009年

6 方方;[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赵忻英;[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8 王常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记者 亢振洲;[N];团结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潘青青;[N];台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王悦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曹阳;城市轨道交通信息融合与决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罗小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张育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宋宏;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运行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五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能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剑锋;基于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流量分配建模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丽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竞争理论与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10 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君福;铁路客运站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衔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程晓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相关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史文雯;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与最优客运能力调配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昂;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换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杨冉;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及运营调度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秦志鹏;成网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路径选择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郭彦涛;物联网在城轨交通安全应急领域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赵小窕;城市轨道交通BOT项目融资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婷;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点线优化的运营组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毛荣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1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4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