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我国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的法律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22:15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关系的形成和转型过程,这种转型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结果,这一转型过程至今仍在进行,并且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重合。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转型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与历史过程,是在全球化影响下的必然发展。我国已经深度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经济运行中的要素、环节、政策、制度已经与国际经济紧密结合。用工成本、产品价格竞争力、劳动力价格机制、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劳工权利和经济自由的实现程度等劳动关系相关问题,也成为融入全球化的战略中的问题。其中劳动力价格机制是否扭曲残缺、我国劳工基本权利是否贫弱、经济自由是否不足、能否自由谈判等诸多问题,也是我国劳动法在应对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时不能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可认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转型已是重要趋势,劳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是国际经济关系,我国劳动法问题已是国际问题。因此,面对劳工权益保护的严峻形势、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趋势,在充分考虑劳动关系国际属性的前提下,对我国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的法律调整、法律对策问题,应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和重点解决。本文致力于对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过程中的法律调整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依法治国的战略,从法律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对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问题予以法治化调整。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在我国经济全面参与全球化的情况下,国际性已成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属性之一。我国劳动关系已经开始国际化转型,并且这种转型过程仍在进行。第二部分,对我国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钢铁行业的国际贸易争端进行分析,以劳动力价格机制扭曲为切入点,引出全球化下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对劳动关系国际化对劳动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国际劳工组织历史进行回顾,对劳动法的“国际法化”的主要领域和重难点进行探讨,进而对“劳动国际法治”的不断扩充的价值和功能进行研究,并对依据这些价值建立的主要制度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以我国劳动力定价机制为例,将我国劳动法与“国际劳动法”进行比较,并提出对我国的相关启示。通过对国际劳工标准的规定、区域性国际条约等关于劳动力定价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对比我国在劳动立法方面的成果及不足,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我国应当遵守的规则和可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对我国劳动法因应劳动关系国际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劳动法改革的政策目标,主要从三方面,即劳动基本权利的国内法转化、集体谈判制度的构建和完善、现代劳动行政体系的确立,对劳动关系进行法治化调整。本文研究发现:1.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劳动(产业)关系深度融入了全球化进程;国际性或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劳动(产业)关系的重要属性和特征;我国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转型已经是、继续是重要的发展趋势。2.我国劳动(产业)关系在国际化转型的过程中,因参与全球化而外生性地、因国内经济、社会变革而内生性地产生了劳工政策、劳动立法领域的诸多重大问题,以劳动力价格机制的扭曲、劳动基本权利和经济自由的贫困最为典型。这是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所必须解决的重难点问题之一。3.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一般规律,受劳动关系国际化的影响,我国劳工政策、劳动立法也需要、必然会“国际法化”。劳动力的定价机制、相关劳动基本权利的保障,是重难点之一,须符合国际通则;应认真检视国内法,遵守和吸收国际经济法、国际劳工标准,学习借鉴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解决重难点问题,使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与高效。据此,本文建议:应当高度重视到全球化对于我国劳动(产业)关系的深刻、广泛影响,即我国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的重大趋势,劳工政策和劳动立法应积极适应这些经济、社会变革。应当把这些政策、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中的重难点问题,予以解决。相关的政策目标应当是: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特别是劳动力价格机制、劳资博弈合作机制,全面建设劳动法治。在制度安排方面,以解决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中凸显的劳工基本权利贫弱、集体谈判机制不健全、劳动力价格机制扭曲等问题为重难点和突破口。从而实现劳动者经社文人权、体面劳动、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价值目标。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D922.5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一、我国劳动关系的国际属性
    (一)我国经济对全球化的参与和融合
    (二)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融入全球化的一般理论
    (三)我国劳动关系的“国内性”和国际性
二、我国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中的问题分析
    (一)从国际贸易争端看我国劳动关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三、劳动关系国际化转型对劳动立法的影响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
    (二)劳动法的“国际法化”的主要领域和重难点
    (三)“劳动国际法治”的价值目标和主要制度
四、我国劳动法与“国际劳动法”的比较——以劳动力定价机制为例
    (一)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力定价的规定
    (三)对我国的启示
五、我国劳动法因应劳动关系国际化的方法
    (一)我国国家利益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关系
    (二)我国劳动法改革的政策目标
    (三)我国劳动法改革的重难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德成;;转型时期的劳动关系:趋势与思维嬗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王潇;刘明巍;;趋同存异:经济全球化下中美劳动关系比较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16期

3 陈步雷;陈朝闻;;劳资自治中的劳动者“自赋权维权模式”——以广州利得鞋业公司集体劳动争议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08期

4 林燕玲;;TPP中劳工标准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05期

5 林燕玲;郑桥;;国际贸易中劳动者权益保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新视野;2015年04期

6 李宝元;董青;仇勇;张静;;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路径及走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06期

7 谭泓;;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的问题、困境与个性特征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8 乔健;;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外劳动关系趋向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01期

9 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10 李杏果;;三方协商机制:迈向合作型劳动关系——基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实践[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斌;中国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7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837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e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