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歌自然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23:05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诗歌自然意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新诗 中国当代诗歌 自然意象 古典山水 现代风景


【摘要】:一直以来,意象问题都作为中西诗歌的中心问题被反复探讨,而汉语新诗自然意象的专题研究却较为少见。随着自然主题在当代文学中的进一步诗学化,当代诗歌批评和研究也对此给予了相应的关注。但一般对自然主题的探讨都依托于生态文学理论之下,倾向于从社会学、伦理学和人类学的背景展开思考与分析,并不能充分面对诗歌内部的诗学问题、技艺问题和现代意识,缺乏深入的文本细读。本论文将自然意象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研究的基本视点,以文史互证、比较研究和社会批评为主要方法,通过对1949年以后汉语新诗中涉及自然意象的诸多诗歌进行文本梳理和阐释,考察当代诗歌自然意象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语境下的衍变轨迹,进而反思当代诗歌在面临共同的自然主题时,生发出怎样的诗学变化与新的传统。自然意象作为本论文的中心概念,有其产生的诗学根基和思想渊源,且意象作为诗歌理论的重要范畴经历了由古典玄学思想向西方意象诗学回流的过程。讨论中国当代诗歌自然意象的问题,不仅在于当代诗人如何描写自然,更重要的是诗人借由自然形象传达了怎样的幽微之意,且同一时期不同诗人在处理同一自然意象时形成了怎样的差异和文化选择,自然意象裹挟着的现代经验和意识的发生,以及对古典山水传统的重新认识。对当代诗歌自然意象的意识形态思维、抒情方式、语言修辞、现代感知和批判意识等问题的探讨,也成为本文的行文线索。基于此,本论文根据中国当代诗歌自然意象中心诗学问题的转移,以文本为依据分别从意识形态隐喻、伦理象征、诗艺变奏和风景诗学四个方面对自然意象的衍变进行考察,理解其间的缘由与得失。第一章以1949至1976年诗歌自然意象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对这一时期的主流政治写作和潜在写作中自然意象的意识形态隐喻作了分类探析。主流自然意象主要显现为意识形态隐喻的政治与国家属性,而潜在写作中自然意象主要凸显为苦难境遇的象征和怀疑、抗争精神。尤其牛汉和穆旦的诗歌,在诗歌勇气和批判意识上具有先觉意识。第二章围绕80年代前期的诗歌,尤其是“今天派”诗人笔下的自然意象进行史料分析和文本考察,发现“今天派”诗人倡导的人道主义诗歌精神主要是以诗歌中“自然与人”的主题回归为切入口,将自然与民主问题进行捆绑,自然意象主要显现为伦理维度的重建、意象的人格化象征和抒情主体分化的特点,其中顾城晚期诗歌和多多诗歌在自然意象知觉化和技艺创造上作了主动变革。第三章以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诗歌流派中的自然意象为考察视点,着重从语言策略和诗歌技艺角度对口语诗、新乡土诗和西部诗的自然意象进行了深入的细读分析。这三个诗歌流派的代表性在于,它们包含着自然语象、传统乡愁、田园记忆、地方经验等与自然密切相关的主题在当代诗歌中现代转型的问题。其中吕德安、韩东、海子、昌耀、沈苇等人的写作为这种转型提供了可能的思考。第四章将“风景”作为新的认识装置对新世纪至今当代诗歌自然意象的现代感知和批判意识进行探讨。这一章既是对全文视野的拓展,也是文体上的进一步创造。笔者以雷平阳、杨键、高春林、陈先发诗歌为例探讨了具有忧患意识和挽歌色彩的自然意象情感向度的不同,以孙文波、桑克、泉子诗歌为例分析了具有观看和语言反省意识的自然意象文化向度的区分,以哑石、雷武铃、蒋浩、李森的诗歌为例将具有纯粹风景感知倾向的自然意象作了进一步设想。总之,中国当代诗歌自然意象衍变中隐现着一条逐步破除政治意识形态隐喻,确立自然与人的现代关系和现代意识的线索。自然意象内蕴的流转植根于密压之下政治批判意识的形成,人道主义诗歌精神的重启,古典山水精神的反思,以及现代风景感知的确立。它不仅关乎诗歌中的自然主题,也关涉到诗歌的抒情主体、语言策略、认识装置等多个方面。其中不少文本,尤其是80年代以后的诗歌,以自觉的诗学实践为汉语新诗注入了新的诗歌元素和视野,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启发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5


本文编号:1227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27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