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7:13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目的论 外宣翻译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摘要】: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对外宣传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对迅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搞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对外宣传翻译。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快,同时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日益走向世界。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冲击,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出现了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等现象,从而影响了不同民族文学的互输与接收。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主要生活着布依族、侗族、苗族、水族等十多种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各少数民族形成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创造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相邻文化如,桂文化、蜀文化、滇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这种多元文化的传承与共生现象,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结合了对外宣传翻译的特点和原则,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运用外宣翻译策略和方法诠释贵州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特征。对外宣传翻译策略成为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外宣翻译研究实际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贵州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民族地域环境和对事物的理解与态度是语言中民族特点的基本形式。本文以文化学和翻译学为理论基础,运用目的论中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结合了对外宣传翻译的面向目标受众原则、可互译性原则和信息守恒原则分析讨论贵州少数民族的外宣翻译研究。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处理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翻译的内容可以从历史背景、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地域文化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运用对外宣传翻译策略,从宏观和微观维度审视少数民族文化意识,解决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空缺等问题,从而宣传少数民族的民俗和民风,传达民族文化信息和促进文化的交流。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综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主要内容、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分析外宣传翻译和目的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定义、分类、研究意义、特征和功能等。介绍了文化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我国少数民族翻译的现状。 第三、四、五分别把目的论的三个原则与外宣翻译三个原则相结合,,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中苗族、侗族和布依族的文化特征以及文化构成,即风俗习惯、历史因素、宗教信仰、环境与地域文化的差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外宣传翻译研究。采用了释义法,加注法,删减法,增补,改写,归化和异化等翻译策略有效的对外宣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本文的创新之处:目前有分别解读少数民族文化学,目的论和外宣翻译的相关文献,但把三者结合在一起研究的少之又少。本研究不仅仅针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只是把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作为个案分析,目的在于更有效地解读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传播和交流,使异民族的文化交流成为可能。本文将目的论三原则与外宣翻译的三原则对应并具体化是对目的论新的解读与运用。通过研究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外宣翻译、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实例分析,得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外宣翻译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向世界呈现了贵州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出有别于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体系,体现贵州少数民族智慧和生活的多样性,达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目的。不仅对目的论、外宣翻译而且对少数民族的风俗、民风的研究,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琳;文化全球化与翻译的文化转向——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杨永兴;;毛泽东为何倡议创办《红旗》[J];党史博览;2008年01期

3 张健;汉语新词误译现象剖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王金波,王燕;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J];中国科技翻译;2002年04期

5 王大来;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原则[J];外语研究;2004年06期

6 PENELOPE COLVILLE;;The Hidden Land of Guizhou[J];China Today;2011年05期

7 ;Mysterious Qiandongnan[J];China Today;2012年02期

8 潘惠霞,李辉;汉译英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探索[J];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9 彭杰;;从翻译的目的性看待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的意义与研究思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1236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36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