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无之辩”走向“自然”之境

发布时间:2017-12-09 01:14

  本文关键词:从“有无之辩”走向“自然”之境


  更多相关文章: 王弼 自然 境界


【摘要】:在汉魏之际儒学衰落、社会秩序失衡的学术与社会背景之下,王弼借助《老子》、《周易》、《论语》之注,沿着认知与实践两个向度建立起自己的玄学体系。从认知的角度看,王弼以“无”、“道”、“自然”等范畴为核心,展开对它们各自的内涵与相互之间关系的思考,提出了一整套天地万物运作法则或原理;从实践的角度看,王弼试图将天地万物运作的原理转化为人的思想导向,用于指导人们具体的社会实践。就认知层面而言,将王弼哲学理解为本体论是可取的路向,但将其所谓的本体理解为无,则是对王弼的误解。以“道”而言,“道”以“无形无相”之“无”不仅创生万物,而且作为万物存在的本原,被称为万物之宗、以“无不通也、无不由也”之“无”存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原则;以物而言,“无”不但为具体之物的本然属性,而且还指向具体之物存在的外部环境,成为保持物本然之性的前提条件;从“道”与物的关系看,“道”以“无恃”、“无为”之“无”使得万物得以“自相治理”,而物的“自相治理”体现了物“自己如此”的本然之性,即王弼所说的物之“自然”。可见是“道”的功能性之“无”成就了物之“自然”,而由于“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也就说“道”的“无为”成就了自身的本然之性,也就是道的本然之性即“自然”。综上所见,王弼的“无”分为存在形式上的“无”、属性方面的“无”与功能意义上的“无”,正是有了这些意义上的“无”,才使得“道”与万物紧密的联系起来, 展现出“道”、物、“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逻辑一致性,同时还可以看出,王弼本体论中的真正本体是“自然”。换言之,不是无本体,而是自然本体,才是王弼本体论的宗旨。自然包含、贯穿并连接有和无,而无只是自然存在的一个隐性向度就实践层面而言,王弼相信天道与人道之间存在着本原的和谐统一。由于人属于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相比更具有根本性,所以他以天道为原则,认为可以通过人主体性的努力,使人道符合天道,即通过天道的人化,实现人道的“自然”,以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如何达到上述目标?既然“道”以“无恃”、“无为”化育万物,使得万物具有“自然”之性,那么人只有以模仿“道”的“无为”对待物,在社会生活中“顺物性而为”,才能够循“道”,保持物的自然本性。如何才能做到“顺物性而为”?王弼认为,“道”以“无心”而“无为”成就了万物,因此,人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天心就是人的本性之心,人的本性之心也应是“无”心。只要心保持“虚无”,即可遵“道”、“无为”而行,既可以保持他者的“自然”,同时又可实现自我的“自然”。由此天道就可转为人道、天心转为人心,道之“无为”转为人之“无为”。但在实际社会实践中,本性之心常常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或影响而被个体的主观意志或私欲所掩盖,使“无”心而为变为“有”心而为而偏离了“道”,因此人只有内心摈弃私欲,保持虚无静笃,才能回归天“道”,即恢复对物的“无为”。由于人存在于社会之中无法不受其影响,因此王弼提出了“应物而不累与物”的修心之法。他认为修心能够达到或实现两个层次:一是心的“无私”、“无欲”,人依此在实践中能够遵“道”而行;一是心的“虚无”,人可实现理想的天人合一、人之“自然”。前者在实践中所体现的是个体对他者的社会道德修养与君主的政治修养,王弼的君主无为与臣民自为的政治哲学就是以君王心无私欲为前提条件的;后者则是就个体的自我而言,体现的则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魏晋士人虽未实现,却在精神上获得了解放与自由。就政治与道德相比较而言,政治哲学是王弼学说的核心,目的是为君主提供内圣外王之道,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出现的实际问题,最终寻找到一种永久适合的政治统治模式与君主心性修养的方法。而事实上,外王的政治理论虽已建立但无法付出实施,内圣哲学却真正在时下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综上还可以看出,心是联系天道与人道完成从“有无之辩”向“自然之境”转换的纽结,也是王弼玄学实践层面得以实现的关键。尽管王弼的哲学体系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理论上的罅隙与实践上的缺憾,但作为魏晋玄学的奠基者,其思想理论的影响概括来说,在促进个体的觉醒,人性的解放、思想的活跃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就个体来说,玄学思想在社会危难之时为个体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提高个体的人格品质、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个体的理想追求方面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的“无私欲”、“虚无”及“自然”理论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意义也不容小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35.2


本文编号:1268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68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