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举考官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2 10:30

  本文选题:宋代 切入点:科举 出处:《河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宋代御药院充当了殿试管理机构,殿试考官主要有主考官——皇帝,初考官,覆考官,详定官,编排官,封弥官,誊录官和监门官等。省试考官机构主要是礼部贡院,省试考官分内帘官和外帘官,内帘官主要有知贡举、同知贡举、参详官、点检试卷官、监试官等考官,外帘官主要有封弥官、誊录官、编排官、对读官、监门官、巡铺官等考官。发解试考官主要有监试官和考试官等。宋代科举考官选任一般要求所选考官为科举出身,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殿试考官一般以两制官、馆阁官和台谏官等充任。省试权知贡举在北宋前期和中期主要以翰林学士充任,权同知贡举主要以知制诰充任,自宋哲宗朝至南宋,知贡举、同知贡举主要以六部长贰充任。省试监试官一直以台谏官充任,封弥官在北宋多以台谏、三馆、三司等职位较高的官员充任,在南宋多以六部诸司郎中、员外郎,寺、监长官以上官员充任。参详官主要以寺、监长官,六部诸司郎中、员外郎充任,点检试卷官以三馆秘阁官、学官充任。北宋省试别头试考官主要以三馆、秘阁官充任,南宋增设省试别头试监试官,皆以监察御史充任。四川类省试考官主要有监试官和考试官,监试官多以转运副使、转运判官、知州、提点刑狱官充任,考试官多以知州、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官充任。诸路府州军监发解试考官主要由诸路转运司选任,选任的资格是本州的判官、录事参军等官员。诸州发解试监试官主要以通判充任。开封府发解试和国子监发解试主要由朝廷主持选任考官。北宋主要以三馆、秘阁官充任开封府、国子监发解试考官;南宋以秘书省官充任国子监发解试考官相比北宋大幅下降,以监察御史充任国子监发解试监试官成为南宋一大特色。宋代殿试考官命题方式是考官拟定题目,皇帝确定试题。在考试过程中,考官负责向考生解释试题。殿试考官在考生入考场之前编排考生的座次,并向考生公布座位图。殿试考官阅卷考校采用三级考校试卷制度,总体过程分初考、覆考、详定三级考校程序。殿试考官阅卷对诗赋音韵,避讳,字数,文风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殿试考官阅卷和评定等级后,皇帝根据情况升降和裁决考生的等级和名次。省试知贡举负责审查考生的家状、保状、籍贯等考试手续。省试知贡举官具有负责命题的相关职责,在命题之前须参阅各地试题和往年试题,在考试过程中负责向考生解释试题。省试考官在考生入场之前编排考生座次,并向考生公布座位榜图。省试监门官负责考场的门禁工作,巡铺官负责监督和维持考场秩序。宋代省试考官阅卷逐渐发展为三级阅卷考校。省试考官阅卷对诗赋音韵,字数,文风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发解试考官负责审查考生的籍贯、身份、疾病、言行操守和犯法情况。发解试考官命题时须参考往年的考题,不能阿谀权贵,不能涉及边防机密,不能断章取义。发解试考官在阅卷考校时批写“通”、“否”和黜落原因。宋代对科举考官的监督方式主要有皇帝监督,中书等大臣监督,省试、类省试、发解试中的监试官监督。宋代在各种别头试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考官回避制度,回避的方式以考生回避考官为主,考官回避考生为辅。宋廷在实行省试别头试之初,回避考官的考生仅限于知举官亲戚,至南宋孝宗回避的范围由内帘官亲戚、门客考生扩大到外帘官亲戚门客考生。开封府、国子监发解试考官的亲戚考生须参加别头试。诸州发解试考官的亲属、门客考生须参加转运司别头试。四川类省试内帘官与外帘官的亲嫌考生都要参加别头试。考官回避考生,主要表现为考官回避亲属和回避籍贯。针对科举考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考官作弊、受贿、考校不公等问题,宋廷集中力量审理重大影响的科考案,不仅对相关责任考官严惩不贷,而且逐步制定了惩治法令,完善了考官制度。宋代科举考官制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考官种类和人数逐渐增多,考官选任具有差遣性,考官职责分工更加细密,考官管理更加严密。宋代科举考官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在考官命题方面,断章取义,文意不通,泄露试题;在考官监考巡考方面,考官监考巡考不力,渎职舞弊;在考官封弥誊录方面,考官拆换卷首,偷换试卷,誊录脱误,毁弃试卷;在考官阅卷考校方面,不认真考校试卷,通同作弊。宋代严密的考官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朋党政治,有利于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和选拔优秀人才。宋代科举考官制度对后世元明清科举考官制度的发展、成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在考官设置上,采用内帘官和外帘官之制;在考官选任上,要求所选考官为科举出身;在考官防范上,采取封弥誊录制度;在阅卷考校上,采取多级考官考校制度。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瑞蕾;宋代官吏渎职犯罪与惩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于俊利;唐代礼官与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夏卫东;清代科举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石林;宋代科举省试考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李义英;明代乡、会试考试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凯乐;宋代殿试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4 易波;作弊与防弊博弈中科举考试功能的异化[D];湖南大学;2011年

5 路莉莉;隋代科举制度考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路任翰;北宋科举条制考[D];苏州大学;2011年

7 王雪君;古代科举回避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慧东;宋代锁院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王志勇;五代科举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汉灵;宋代“锁厅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8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648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1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