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8-04-14 19:23

  本文选题:先秦儒家 + 道德教化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从本质上说,儒家教化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深入系统地研究先秦儒家教化范式正是为了尽可能地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历史借鉴和思想资源。中国自古注重道德教化,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与实践奠定了历代教化的范式与格调。本文以起始与回溯并重的立场,尝试从伦理政治的内在复杂关系中挖掘先秦儒家的教化形态,并说明这一治理方式如何在历代的治理实践中发展完善,并有效地发挥了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的巨大作用。考校于文本,贯穿儒家教化思想始终的关键词是"圣人","圣人"以其在道德、事功、境界、品格、智识等多个维度的完美统一而成为儒家"人能弘道"的最高担当词,其所指的形象也成为先秦儒家道德教化的典范。本文以《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为题,对"圣人之教"从缘起寻绎、范式阐释以及价值探索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上篇对先秦儒家教化的核心概念如"伦理政治"、"道德教化"等进行阐释,并对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解读"先秦儒家教化范式"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寻绎"圣人之教"的缘起,阐释儒家"圣人之教"就是对"礼乐之教"的继承与革新。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礼乐精神加以重新阐释,同时将礼乐天道自然化,提出"圣人制礼乐"。"圣人"身教示范的教化方式也由此形成。与此同时,孔子传承了西周以来教化的伦理政治使命,确定"六经"为教化的基本文献,倡导"有教无类",广泛推行平民教育。孔子的理论与实践为儒家教化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基本范式。析而言之,从其历史性上看,"圣人之教"是指被后世誉为"圣人"的孔子及其后学所建立的先秦儒家教化思想体系,从其旨归上讲,"圣人之教"是儒家教化思想体系中以"圣人"为榜样的教化范式。论文中篇对先秦儒家教化范式进行阐释和剖析。首先分析"圣人之教"的政治致思,儒家教化为了实现天下伦理政治秩序的和谐与稳定而展开,这成为儒家教化范式的核心。追溯其缘,"典范政治"传统是儒家"为政以德"治国方略选择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儒家强调君主应成为民之表率并对民众实施教化,同时进一步提出"内圣外王"的圣人治国理想。"圣化运动"就是诸子在乱世中塑造出的"圣人"典范,以期教化世人、重新将社会归于统一和安定的活动。统治者的"为圣"是对道德教化权威性的担保,同时论证了其政治合法性。儒家教化思想体现了现实政治与教化理念之间的契合性关系,使道德主动介入政治实践,把政治实施转化为教化的过程。儒家"教为政本"理念直接影响了"圣人之教"的理论建构和实践途径。其次,对"圣人之教"的理论支撑进行论述。先秦儒家论证和建构的"圣人之教"理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人性假设"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教化的理论前提。孔孟荀尽管对人性善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他们都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这是实施教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哲学基础。除此之外,西周以前的帝神崇拜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圣人崇拜,这为"圣人"的至高无上性奠定了心理基础,也为"圣人之教"的理论建构提供信仰保证。另外,祖先崇拜与宗法制的发展形成了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格局,这种政治格局决定了教化的基本内容"仁义忠信",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政治价值取向、"和为贵"的伦理价值取向、整体本位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追求"三不朽"的个人价值取向。以上构成了儒家教化理论的基本问题。再次,论述"圣人之教"的实践途径。儒家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必然是建立在社会成员皆能成就其德性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如何成就德性,一方面需要"自化",即个体内在的修身养性,另一方面,需要"外化",即"圣人"(君或师)以"先觉觉后觉"的身教示范培育社会成员使其成就德性。同时儒家也深知"圣人"境界是难以企及的,于是在圣人之下,将教化的目标层次分为:士、君子与贤人,以期在不同层次上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人格。在儒家看来,能否真正成为圣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为圣贤"的努力。论文下篇梳理和分析传统社会对"圣人之教"的传承发展以及近现代社会儒家教化范式的现代转向这一漫长的历史演进,以探究儒家教化范式的现代价值。传统社会中对儒家教化范式的传承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儒家教化的权力化与制度化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儒家教化思想通过宗族网络向民间渗透;加之教化者以身示教的实践精神,使得儒家思想卓有成效地发挥了思想引领、凝聚人心、良风美俗的重要作用。在近代启蒙运动中儒家教化失去了权力和制度的依托,日益瓦解,伴随着现代性教化生成,在教化主体、客体、以及目标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及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圣人之教"范式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动员了全社会成员积极投入到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和现代转向。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在前文对先秦儒家教化范式内在机理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先秦儒家教化范式的智慧所在,为应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变化和挑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其现代价值体现在:传统"圣人之教"中"教为政本" "与时偕行"的教化理念,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标准设定以及主体整合提供思想和文化资源;借鉴并倡导儒家教化中身教示范,正己为先的方法,可以促进当今的社会官德的培养,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以及民间榜样的树立及弘扬;从儒家教化"美俗移风" "以文化人"的教化内涵上汲取营养,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8;B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宗章;;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船山学刊;2014年01期

2 陈宗章;;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功能[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叶飞;;儒家德育的衰落与消亡:从晚清到“五四”的历史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黄敏兰;;史实证明儒家文化难以制约专制权力[J];探索与争鸣;2012年01期

5 叶飞;;试析儒家德育的三种类型及其现代命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6 陈宗章;;“道德的政治”抑或“政治的道德”——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本质辨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杜道明;;传统“信”观念探微[J];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03期

8 赵清文;;荀子对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发展的理论贡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袁文斌;;中国古代榜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河北学刊;2010年01期

10 祖国华;;“礼乐教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阐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1750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750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