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颜色词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0 16:43

  本文关键词:《金瓶梅词话》颜色词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4年

《金瓶梅词话》颜色词计量研究

唐甜甜  

【摘要】:颜色词是汉语词汇中一种标记性很强的词汇类聚,《金瓶梅词话》是一部描写家庭伦理关系的世情小说。小说中大量使用了各种颜色词,其种类之多、频率之高,在明代的白话文献中首屈一指,构成了《金瓶梅词话》词汇应用的一大特色。本文穷尽性地搜罗了《金瓶梅词话》中的所有颜色词应用案例,通过整理、爬梳和归纳,对《金瓶梅词话》颜色词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 《金瓶梅词话》的颜色词大致可以分为红、黄、绿、蓝、紫、灰、褐、黑、白9个色系,共有颜色词189个,使用次数共计2098次。本文对这189个颜色词的使用频率、构词特点、词义特点、句法特点、着色域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考察中全程应用了计量统计的方法,从而真实而又详尽地展示了《金瓶梅词话》的颜色词系统以及单个形容词的所有特点。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交代《金瓶梅词话》颜色词研究的目的、意义,历史、现状、研究步骤、方法等。第二章 第七章依次讨论了红、黄、绿、蓝、紫、灰、褐、黑、白等九大类颜色词在《金瓶梅词话》中的种种表现。第八章为结语,整理归纳了主体部分六章的基本结论。文章指出,在《金瓶梅词话》九大色系的颜色词中,红白黑三个色系的颜色词最为常用,构成了《金瓶梅词话》颜色词的主体部分,尤其是红色系的颜色词,竟占《金瓶梅词话》颜色词总量的四分之一强,,这不仅与汉民族尚红的特点有关,也与明代中后期市井家庭女性服饰及家庭环境布置的尚红特点有关。 汉语词汇史的建构,是汉语学界几代人的梦想。那些有特殊标记的词汇类聚,可以成为汉语词汇史建构中的排头兵。汉语颜色词,就是这么一种有特殊标记的词汇类聚。因此,汉语颜色词史的描写,可以先走一步,为汉语词汇史的书写提供参考和依据,而汉语颜色词史的建构,又依赖于汉语颜色词的断代描写,《金瓶梅词话》颜色词系统的讨论,是明代汉语颜色词断代描写的基础,在汉语颜色词史的建构中意义重大。这是本文写作的动力和目标,也是本文实现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宗武;杨飞;;今文《尚书》颜色词研究[J];长江学术;2007年01期

2 符淮青;;《基本颜色词,其普遍性和发展》[J];国外语言学;1981年01期

3 许嘉璐;说“正色”——《说文》颜色词考察[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03期

4 丁石庆;王彦;;国内色彩词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傅憎享;《红楼梦》色彩初论[J];红楼梦学刊;1982年01期

6 冷宇;;浅谈《红楼梦》中的颜色语汇[J];红楼梦学刊;1987年02期

7 杜永道;《红楼梦》色彩描写的特点[J];红楼梦学刊;1992年04期

8 王宝利;;殷周金文颜色词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9 高建新;杜诗“颜色字”略谈[J];汉字文化;2005年03期

10 张映梦;略谈宋词中的“颜色字”[J];汉字文化;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炜艳;从衣饰到神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赵晓驰;隋前汉语颜色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研究现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刘富伟;;论胡适的聊斋学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4 刘富伟;;论胡适的聊斋学研究(续)[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5 甘宏伟;;“孤愤”与“公心”:《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看举业[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6 崔志伟;;元明之际松江诗人“史诗”创作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杨红;;浅论《红楼梦》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林晓纯;;商务信函中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翻译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胡健;试论模糊语义的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10 李萍,郑树棠;中英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琛;;简析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邹玉婷;;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许文骏;;略论明代后期的造物艺术思想[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夏远利;;法律语言中词语的模糊语义现象及其翻译原则[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8 罗思明;;词典使用技能教学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红印;;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敬;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艺术[D];河北大学;2007年

2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云美;《现代汉语词典》属性词收词与释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海瑛;《万历野获编》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聂明燕;基于数码仿真彩丝织方法的“织成”新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建林;基于语料库的国际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立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超女粉丝团名称和成员身份认同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联荣;词义引申中的遗传义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2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张京菁;隐喻在词汇系统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王宁,黄易青;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王玉英;;汉英颜色词“绿”之国俗语义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田野;论《红楼梦》中颜色词的翻译[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马凤华;红的缺失与隐匿:宝钗色彩心理透视[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高宏伟,王仲岳;诗歌中的色彩与情感[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符淮青;;《基本颜色词,其普遍性和发展》[J];国外语言学;198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远征;汉语颜色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娥;汉语红、黄、蓝三类颜色词考释[D];武汉大学;2005年

3 黄有卿;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应利;《全唐诗》颜色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金瓶梅词话》颜色词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09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5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