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10:10

  本文关键词: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媒介无处不在,它对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近年对于“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空间实则为媒介。从媒介环境的视角研究空间,不但能发掘空间作为信息载体的特点,并且更能专注于探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本文以“空间”和“权力”为逻辑起点,以上海人民广场作为空间媒介文本,将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针对它展开文化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广场空间的生产,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进而探究广场空间的文化政治、文化实践与差异变化,以此解读人民广场的文化嬗变。并期待从一个侧面关照上海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折射出上海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城市民众生活与文化水平变化,进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解析,揭示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广场的变迁特点、规律及广场文化嬗变的深刻原因。 研究发现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的风格经历了由人为主导到物为支配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人民广场,作为群体而出现的人构成了广场的主体;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组成的符号取代了散落于广场的个体建构出了广场的主要媒介景观。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生产或编码存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前身跑马厅长久持续性地传递着殖民者的权力话语,并且不断以此固化人们对跑马厅功能的认知。建国后的人民广场被打造成为巩固和强化政党合法性权力的政治空间,被重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符号。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厦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风格不一的标志性建筑拼贴共同组建的人民广场整体空间,被作为集中传播与展示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形象的窗口。 广场空间传播呈现支配性(及主导性)、协商性和对抗性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以支配性和协商性为主要解码特点。支配性和协商性的解码行动总体上都可以归为符合权力编码的空间活动,占广场空间消费、传播与实践的绝大部分。而挑战性的解码行为则是对空间控制权的逾越与背反。人民广场的空间再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解码实践,由此会产生多维度的再现空间。其中由支配性解码空间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再现空间属于正式、主流的空间,符合权力的构想与定位。反之,挑战或对抗式的空间解码形成的再现空间则是边缘化的空间,并且仅有狭小有限的空间余地。 人民广场的空间实践活动呈现由多元趋向于单一再回归多元的特点。权力控制力强化时,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组织化,被规范、整合,空间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趋于单一。权力控制减弱时,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多维,空间消费、传播和实践的活力才会被真正释放,呈多元化特点。 权力具体作用于人民广场空间(涵盖跑马厅时期),管理风格不断变化,体现出规范化——行政化——规范化的转变特点。在广场的整体空间-权力运作中,体现出从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风格转变,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权力作用的减弱,权力是以一种更加隐而不显的方式进行着潜藏化运作,实则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关键词】:空间 权力 人民广场 媒介 空间生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7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9
  • 绪论19-46
  • 一、问题的提出19-24
  • 二、广场意义的演变24-29
  • 三、空间、权力的界定29-33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33-43
  • 五、研究主题、框架与方法43-46
  • 第一章 人民广场前尘回顾46-103
  • 第一节 权力角逐下的跑马厅46-57
  • 第二节 跑马厅——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57-68
  • 第三节 微型公共政治舞台——权力的显性展示68-76
  • 第四节 体育休闲娱乐之所——权力的隐性渗透76-91
  • 第五节 跑马厅的衍生空间91-103
  • 第二章 空间生产与权力敞视103-148
  • 第一节 “政治化”广场的生产104-115
  • 第二节 城市市民广场的重构115-130
  • 第三节 广场空间品质的进深解读130-148
  • 第三章 单音独鸣与众声喧哗148-216
  • 第一节 庆典仪式:政治狂欢的集体记忆149-162
  • 第二节 泛政治化宣传的形成与消解162-174
  • 第三节 展览:观看的单一到多元174-186
  • 第四节 体育:革命化向休闲化的演进186-197
  • 第五节 娱乐的遮蔽与启封197-216
  • 第四章 广场空间的控制与对抗216-277
  • 第一节 广场“规训”:权力的控制216-240
  • 第二节 广场管理下的遵从与挑战240-255
  • 第三节 非常态:广场的异质活动255-263
  • 第四节 案例分析:摊贩与黑车管理下的生存博弈263-277
  • 第五章 人民广场的叙事与扩散277-317
  • 第一节 广场叙事与印象278-294
  •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扩散294-317
  • 结语317-327
  • 参考文献327-361
  • 后记361-3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雯;张兴国;廖屿荻;陶陶;冯维波;;中国传统社会、权力与权力公共空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斌;裴开瑞;;国家/民族与公共空间——裴开瑞(Chris Berry)教授访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朱大可;;中国建筑的头号敌人——权力美学[J];重庆建筑;2006年04期

4 吴敏燕;;城市文化视野的摊贩管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5 李瑾;;论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端需求——以城市摊贩问题为例[J];城市问题;2009年03期

6 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J];档案与史学;1996年06期

7 杨天亮;霍格兄弟三建跑马厅[J];档案与史学;1998年02期

8 ;1951年收回上海跑马厅史料选[J];档案与史学;2001年02期

9 李微;近代上海电影院与城市公共空间(1908-1937)[J];档案与史学;2004年03期

10 章兴鸣;;符号生产与社会秩序再生产——布迪厄符号权力理论的政治传播意蕴[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D];辽宁大学;2008年

2 李晓红;民国时期上海的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晓磊;社会空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2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