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白族木雕图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12:10

  本文关键词:大理州白族木雕图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艺术中,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使得这一艺术门类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工艺美术作品是美的形式和文化相结合,是当地群众生活最真实的反映。这些工艺美术作品阐述了当地群众对美的理解,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记载了历史,甚至还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哲学观和宇宙观。在中国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环境中,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反映了中国文化整体精神的发展细节,也留下了宝贵的民族融合资料。工艺美术的研究是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从宏观上看是对中国文化的探讨,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审美看文化的融合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国的艺术包罗万象,通过研究少数民族艺术来揭示少数民族丰富的世界观和哲学观,探寻在现当代社会发展中中国艺术精神。从微观来看,通过研究深入发掘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中包含的细节文化信息,充分保护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迅速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让艺术的形式美立足于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作为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创新点,在文明的发展中延续民族精神、衍生新的民族艺术,带动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在中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工艺美术,他们是少数民族劳动与审美的结晶。白族的工艺美术也是众多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中的瑰宝之一。白族的民族工艺种类丰富,包括扎染、铜银工艺、大理石工艺、沱茶工艺、木雕工艺等等。白族木雕发源于剑川,也被称为“剑川木雕”。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木雕归入第七类“传统美术(民间美术)”。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将“剑川木雕”列入“木雕”项目中,剑川木雕即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作品在白族聚居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区广泛存在,包括古代及现当代建筑木雕、家具木雕、木雕摆件等艺术形式。这些木雕艺术品既是对白族传统文化的记录和反映又是白族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表达。本文力图从白族木雕图案入手,将白族的木雕艺术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图案主题和意义的解读进行记录与研究。同时,通过对调研资料与文献的分析,从白族木雕图案的自然环境背景、人文历史背景、与主流文化的交融情况、审美分析等方面来对白族木雕图案展开研究,力图深入发掘白族木雕艺术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和艺术观念,对白族木雕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提供建议。本文内容以白族木雕艺术的图案研究为切入点,包括对白族木雕艺术的分类整理、背景分析、历史概述、文化分析研究、审美分析和现状总结六章。第一章主要对白族木雕图案的样式进行分类整理,木雕图案在长期被创造的过程中拥有丰富的样式,这些样式纷繁复杂,图案之间相互穿插、挪用和组合,文章根据图案与使用者的关系将图案分为三大类,祈福喻吉的“花鸟动物类”、满足实用与心灵的“几何图形类”、传播教化和思想的“博古人物类”。第二章对白族木雕图案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进行分析。在自然生态问题中主要研究了“坝子”和“地震带”两个问题。在地理条件与交通环境问题中主要研究了农产品不足对木雕手工艺的影响和木匠的流动带来的木雕图案的变化。第三章分析了白族的历史文化与其木雕图案之间的联系,分三个层次研究文化与木雕图案的关系。用水八仙、白族化的观音、万物有灵观念的图案实例分析白族历史文化在白族木雕图案中的影响。第四章通过对白族木雕图案具体的图式分析,对中国的主流文化和白族文化的交融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第五章从审美角度分析白族木雕图案,通过举例说明将木雕的审美背景、审美形式与内涵、审美观念进行详述。第六章在阐述关于白族木雕艺术的传承同时探讨白族木雕艺术的保护,为白族木雕艺术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它在体现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受到了经济、人文、社会的影响而不断变化。白族木雕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也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中不断改变。当代多元一体化的文化趋势使得白族木雕艺术的发展也倾向于多元化,所以研究和整理白族木雕艺术对研究这一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多元化以外,白族木雕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所以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研究,无论是对白族民族精神的传承还是对中国文化的保护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白族木雕 图案 审美 文化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314.2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abstract6-17
  • 绪论17-37
  • 一、选题缘起17-19
  • 二、该项研究意义19-24
  • 三、关于白族木雕图案已有的研究成果24-27
  • 四、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27-31
  • 五、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31-37
  • 第一章 白族建筑木雕图案分类37-71
  • 第一节 花鸟动物类37-58
  • 一、单一的图案37-48
  • 二、复合与组合图案48-58
  • 第二节 几何图形类58-62
  • 一、几何图案的样式58-62
  • 二、几何图案的意义62
  • 第三节 博古与人物类图案62-71
  • 一、博古类图案62-65
  • 二、人物类图案65-71
  • 第二章 白族木雕图案形成的自然环境71-78
  •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中的白族建筑71-73
  • 一、白族生活的基本单位“坝子”71-72
  • 二、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72-73
  • 第二节 自然生态中的白族木雕73-75
  • 一、木雕发源地的自然生态73-74
  • 二、剑川的文化交流条件影响白族木雕的发展74-75
  • 第三节 自然生态影响下的白族木雕图案75-78
  • 一、图案的形成基础75-76
  • 二、自然生态影响下的审美观念76-78
  • 第三章 白族木雕图案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78-99
  • 第一节 白族历史文化概述78-86
  • 一、白族木雕图案的历史文化背景78-79
  • 二、白族多元文化的三个层次79-82
  • 三、白族文化与白族木雕图案的联系82-86
  • 第二节 本土文化在白族木雕图案中的体现86-99
  • 一、八仙图案的变化原因86-92
  • 二、观音图案的变化与白族文化92-95
  • 三、“风花雪月”与“万物有灵”95-99
  • 第四章 木雕文化与主流文化99-122
  • 第一节 道教对白族木雕图案的影响100-106
  • 一、道教基本内容概述100-102
  • 二、道教对木雕图案影响的具体表现102-106
  • 第二节 佛教对白族木雕图案的影响106-115
  • 一、佛教基本内容概述106-108
  • 二、佛教对木雕图案影响的具体表现108-115
  • 第三节 儒家学说对白族木雕图案的影响115-122
  • 一、儒家学说基本内容概述115-117
  • 二、儒家学说对木雕图案影响的具体表现117-122
  • 第五章 白族木雕图案的审美122-138
  • 第一节 白族木雕艺术的实用美123-127
  • 一、建筑构件的实用美123-126
  • 二、木雕图案的实用美126-127
  • 第二节 白族木雕图案的审美特点127-134
  • 一、木雕构图的平衡美127-130
  • 二、木雕主题的祥福美130-134
  • 第三节 白族木雕艺术的审美观念134-138
  • 一、融合美的审美观念134-136
  • 二、自然美的审美观念136-138
  • 第六章 白族木雕艺术的传承与保护138-151
  • 第一节 白族木雕艺术的传承138-142
  • 一、白族木雕艺术的传承方式138-140
  • 二、白族木雕艺术的传承特点140-141
  • 三、白族木雕艺术传承中的问题141-142
  • 第二节 白族木雕艺术的保护142-151
  • 一、白族木雕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变化142-145
  • 二、白族木雕艺术的保护现状145-148
  • 三、白族木雕艺术的保护建议148-151
  • 结语151-154
  • 参考文献154-160
  • 后记160-1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京友;郝云华;;剑川木雕产业发展现状调查[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李纶;张瑞;刘茜;吴雨亭;;云南剑川木雕的发展与保护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3 张重艳;张利泉;;剑川“木雕”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1期

4 杨丽丽;李纶;;云南木雕的发展历史[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黄静华;剑川狮河村木雕调查[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1期

6 徐朝霞;传统产业如何发挥优势──剑川木雕业采访记[J];民族工作;1997年04期

7 孟娴;徐人平;;剑川白族木雕图案语义解读[J];今日民族;2009年02期

8 畅江;走出剑川的剑川木雕──李士瑜和他的思茅地区剑川旅游木雕厂[J];民族工作;1994年09期

9 杨苏;“洋人街”的剑川木雕[J];民族工作;1997年11期

10 吴扬;;剑川白族木雕艺术的展示与传播[J];今日民族;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勇;[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茜;白族建筑门窗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杜文超;传统木雕文化艺术研究及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艾佳;产业化进程中的剑川白族木雕工艺产品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理州白族木雕图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7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