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21:11

  本文关键词:谶纬天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谶纬天学以古代天文历法知识为依托,以探求天人关系为目的和归宿,以术数、星占为基本工具,研究宇宙、天体、天象的形成、运行以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天与人、天与万物、天与社会之关系,从而提出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祥瑞灾异为核心的政治理论。天文历法知识是其“体”,天学理论是其“道”,星占术数是其“术”。三者从逻辑上、内容上构成了谶纬天学的相对完整性。天文历法知识是谶纬天学的载体,它内容丰富、全面,从恒星、五纬、日月、彗星、流星等天体到历法的诸要素,都有涉及,在谶纬天学中占有重要比重,在天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天文历法只是谶纬天学的载体,而并非其最终归宿,因而其内容主要是在当时社会上最为普遍、最为通行的天文历法知识,甚至不一定与朝廷所采用的天文历法体系保持一致。谶纬围绕对天的思考而提出的一系列天学理论是其核心,它包括宇宙论、天体论、天象论以及探讨天人关系的“天论”。借助于这些理论,谶纬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从天地的形成、结构,天体、天象的形成到它们的变化与人事的关系,谶纬都有与众不同但却颇具说服力的理论。而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天人相感。通过对于宇宙、天体、天象的研究,谶纬不厌其烦地论证了其天人感应思想的正确性,同时也为如何使用天人感应理论提供了范例,从而使得谶纬最终成为国家信仰,实现了儒家自董仲舒以来的神道设教的长期努力。星占术数是谶纬天学理论付诸实施的工具,它以政治、军事、重要自然灾害为占验对象,以阴阳五行说为基础和基本框架,也吸收了一些上古占辞和传说以及当时普遍流行的星占学说,形成了结构完整、内容庞大、颇具特色的星占理论。其中最具特色、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其关于分野的理论以及两大妖星系统,二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谶纬星占学的特色与成就。谶纬天学内容驳杂,通过对其进行层层剥离与分析,发现谶纬天学是独具特色的。它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体”、“道”、“术”三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三者从逻辑和内容上共同构成了谶纬天学的完整性,也形成了谶纬天学与众不同的结构方式;而三者各自的特色也一同组成了谶纬天学的特色。这些特色又决定了谶纬天学的价值与不足。就其价值来说:从科学史的角度看,谶纬天学虽少有发明,但其所保存的上古的天文历法资料,弥补了《天官书》到《晋书·天文志》之间两汉天文学史料的空缺,为现代天文学者以及科学史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它对于天体与天象的观测细致入微,因而在客观上必然也促进了天文观测活动的发展。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谶纬天学虽从研究天人关系的目的出发,但的确提出了诸如“地动说”、日月食理论和太阳黑子理论等宝贵的学说,展现了谶纬造作者们对于宇宙、天体、天象的深入思考,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后世对于宇宙、天地万物的思考与研究。从术数学的角度看,谶纬天学在星占理论的建构方面,提出了许多系统完整的学说,对于古代星占学的发展和星占理论的完善都作出了宝贵贡献。因而谶纬天学是颇具宝贵意义与独特价值的,是我国古代一种卓越的思想体系,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谶纬天学也有其有限的一面,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主观、非科学的一面,其混乱的形成过程所带来的文字驳杂、重复甚至一些细节上的自相矛盾,以及在天文历法知识上的保守性,这些使得谶纬天学最终难以成为一个绝对严谨、密契的理论学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诟病的把柄。谶纬天学的内容如此庞大,其形成固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对其文字的分析可以看出,谶纬天学与较早或同时期的许多文献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资料有来自甘氏、石氏以及《天官书》等所载先秦至汉初的天文历法知识,有来自《管子》、老庄、《淮南子》、《周髀算经》等早期的天学理论思想,也有来自京房等相近时期的方士化的儒生们的星占理论。从其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则谶纬的渊源远可溯至东夷文化及其所衍生出的殷商文化与齐文化,它们丰富的原始崇拜观念和由此带来的阴阳五行、神仙灾异以及天文观念,对于谶纬天学都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对出土文献器物的分析,楚巫卜文化也是其重要思想来源之一。由此可以说,以谶纬天学为中心的谶纬之学远承上古文明,近取诸子百家,是诸子在两汉时期的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言谶纬为两汉思想文化的结晶,并不为过。谶纬天学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自洽的结构和理论,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上来说,东汉的帝王们以谶纬天学中的天命理论立国、论证其政治权利的合法性,也通过谶纬天学中的灾异理论更改执政观念和法则;从学术上说,古代许多天文历法之学以谶纬天学中的天文历法数据和理论为依据;从宗教上来说,谶纬成为东汉的国家信仰以后,谶纬天学的影响更加深刻,从其崇拜体系和思想到其核心的阴阳五行理论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教的兴起从神仙体系的建立到炼丹、修行、符咒之术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谶纬天学。
【关键词】:谶纬 天文历法 天学思想 星占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92.2
【目录】:
  • 摘要12-15
  • ABSTRACT15-18
  • 绪论18-23
  • 一、写作缘起18-20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20-21
  • 三、“谶纬天学”的界定与研究思路21-23
  • 第一章 谶纬天文历法资料研究23-69
  • 第一节 谶纬天文资料研究23-36
  • 一、经星23-31
  • 二、五纬31-33
  • 三、客星彗星流星杂星气33-36
  • 第二节 谶纬历法资料研究36-54
  • 一、冬至点37-38
  • 二、历元38-40
  • 三、岁、月、日、时(日月运行与日影变化)40-46
  • 四、五星与纪年46-50
  • 五、谶纬历法思想50-54
  • 第三节 谶纬天文历法资料之文献来源探析54-69
  • 一、谶纬天文资料与《吕氏春秋》54-56
  • 二、谶纬天文历法资料与《淮南子》56-59
  • 三、谶纬天文资料与《史记·天官书》59-63
  • 四、谶纬天文资料与《周髀算经》63-65
  • 五、谶纬天文资料与甘、石氏65-69
  • 第二章 谶纬天学思想研究69-111
  • 第一节 谶纬宇宙论研究69-83
  • 一、宇宙生成演化说69-71
  • 二、宇宙结构说71-77
  • 三、天地运动学说77-83
  • 第二节 谶纬天体论天象论研究83-96
  • 一、天体论84-91
  • 二、天象论91-96
  • 第三节 谶纬“天”论与儒家神道设教96-107
  • 一、从宗教之“天”到天神之“天”99-101
  • 二、天人感应101-104
  • 三、符命灾异104-107
  • 第四节 谶纬天学理论之思想来源探析107-111
  • 一、谶纬天学理论与先秦诸子学说107-108
  • 二、谶纬天学理论与《淮南子》108-109
  • 三、谶纬天文资料与《周髀算经》109-111
  • 第三章 谶纬星占理论研究111-150
  • 第一节 谶纬经星分野思想研究112-119
  • 第二节 《河图稽曜钩》与《孝经雌雄图》妖星系统研究119-125
  • 一、《河图》、《河图稽曜钩》系统119-123
  • 二、《孝经雌雄图》妖星体系123-125
  • 第三节 谶纬星占之思想及文献来源探析125-150
  • 一、谶纬星占的文献来源125-134
  • 二、谶纬星占的思想来源——阴阳五行学说134-148
  • 三、谶纬星占的其他来源148-150
  • 第四章 谶纬天学产生之文化背景探析150-188
  • 第一节 谶纬天学与殷商文化150-159
  • 一、殷文化溯源——东夷文明及其特色150-154
  • 二、谶纬天学与殷人宗教文化思想154-159
  • 第二节 谶纬天学与齐文化159-176
  • 一、齐文化简述159-166
  • 二、谶纬天学与齐文化166-176
  • 第三节 谶纬天学与楚文化176-188
  • 一、楚文化概述176-178
  • 二、谶纬天学与楚地天学178-188
  • 第五章 谶纬天学之评价188-215
  • 第一节 谶纬天学的特色188-193
  • 一、谶纬天学之天文历法知识的特色188-189
  • 二、谶纬天学之天学理论的特色189-191
  • 三、谶纬天学之星占术的特色191-193
  • 第二节 谶纬天学的价值193-209
  • 一、谶纬天学的天文学价值193-199
  • 二、谶纬天学的思想史价值199-205
  • 三、谶纬天学星占学价值205-209
  • 第三节 谶纬天学之不足209-215
  • 一、主观性209-212
  • 二、混乱性与矛盾性212-213
  • 三、保守性213-215
  • 第六章 谶纬天学之影响215-234
  • 第一节 谶纬天论对东汉政治之影响215-220
  • 一、以谶纬天论预言、符瑞论证政权的合法性215-216
  • 二、以谶纬天论决定重大国家制度216-220
  • 第二节 谶纬历法对古代历法之影响220-225
  • 一、以谶纬中的历法观念为依据221-223
  • 二、以谶纬中的数据为依据223-224
  • 三、因“不合图谶”而改革历法224-225
  • 第三节 谶纬天学与道教兴起之关系225-234
  • 一、谶纬天学的天神星神体系与道教神仙系谱226-230
  • 二、谶纬天学阴阳五行思想与道教基本思想230-234
  • 结语234-237
  • 参考文献237-244
  • 致谢244-24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245-246
  • 附件2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一农;;星占、事应与伪造天象——以“荧惑守心”为例[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谶纬天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8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f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