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的历史叙事与政治诗学

发布时间:2017-03-21 01:03

  本文关键词:修昔底德的历史叙事与政治诗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修昔底德是西方经典史学的奠基者,也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以及政治思想史上不可多得的政治哲学家。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不仅为后世了解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生活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而且还可以视为观照和理解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指引我们处理人与政治之间的良好关系。面对二十世纪以来有关修昔底德身份的论争,本文试图从历史观念、叙事艺术与政治思想三层面展开对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研究;主张以叙事为中介进行文本阐释,还原其特定时代的历史观念和政治哲学思想,进而建构一种古典政治诗学的阐释范式。修昔底德的历史叙事包含了真实客观的原则,同时也呈现出历史/文学叙事所具有的广阔的政治思想内涵。伯罗奔尼撒战争是雅典民主制逐步崩塌、希腊文明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修昔底德称其为“伟大时代的伟大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既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最高程度,也造就了人类生活的最大苦难。在写作方法上,本文通过对演讲辞和叙事技巧的分析,深入和系统地考察了修昔底德历史写作的特点,并揭示他在历史写作与文学创作两方面的融合与分裂;内容方面,正义、民主、政治领袖等问题构成了修昔底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展现了他对传统习俗与自然律法之冲突的思考。本文认为,修昔底德笔下的修辞与叙事不仅具有文学修饰功效,同时也是他表达其政治思想、展现人类政治生活基本面貌和生存困境的重要手段。全文五章,分别从历史观念、演讲辞、文本叙事、政治思想探讨了修昔底德著作及其思想的独特价值,最后归结为政治诗学建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一章首先梳理了古今史观的差异指出历史思想的历史性特征、修昔底德的历史理性建构范式的贡献;其次,通过还原荷马、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对“真实”的理解,揭示其各自思想的精神特质,进而指出修昔底德的“真实”观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二章以修昔底德的文本结构与叙事艺术为主要内容,从宏观角度描述了修昔底德文本的悲剧式结构,并以“阿基达姆斯战争”叙事为例,挖掘其深层叙述结构特点;然后,文章具体分析了修昔底德文本中的叙事技巧:重点与盲点、突出数据、位移以及环状特征。最后指出修昔底德的叙事与思想之间的张力。第三章详细探讨了修昔底德作品中出现的演讲辞。从“政治的演讲”和“演讲的政治”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古希腊政治生活的独特现象——演讲与政治的合一,指出演讲之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讲辞意欲表达的政治思想。第四章重点列举了修昔底德政治表达的三个方面:正义的脆弱、民主的缺点与雅典领袖的变化,通过文本的细读,指出修昔底德对正义的担忧,对民主的思虑与对美好领袖的想象。第五章提出建构“政治诗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通过梳理中西古典作品中表现出的诗学的政治维度,概括政治诗学的基本内涵与意义所指,最后表明修昔底德的政治诗学所具有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修昔底德 历史写作 演讲辞 叙事技巧 政治诗学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062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9
  • Abstract9-14
  • 1 导论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4-28
  • 1.1 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14-21
  • 1.1.1 修昔底德及其时代思想背景14-18
  • 1.1.2 伯罗奔尼撒战争与修昔底德的作品18-21
  •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21-26
  • 1.2.1 方修昔底德研究的盛况21-25
  • 1.2.2 修昔底德的中译本与国内的研究25-26
  • 1.3 研究方法的确立与价值26-28
  • 2 古今史观与修昔底德的身份之辩28-61
  • 2.1 现代人的历史观念28-38
  • 2.1.1 兰克的“历史科学”28-32
  • 2.1.2 海登·海特的“诗性历史”32-34
  • 2.1.3 现代人对“历史”的建构与解构34-38
  • 2.2 古希腊人的历史思想38-48
  • 2.2.1 希罗多德的“探究”38-41
  • 2.2.2 修昔底德的历史思想41-45
  • 2.2.3 对亚里士多德“史—诗”论的再分析45-48
  • 2.3 “真实”语境下的修昔底德48-61
  • 2.3.1 荷马和希罗多德的“真实”探析49-54
  • 2.3.2 修昔底德的“真实”及其“真实叙事”54-58
  • 2.3.3 “真实”的转向与意味58-61
  • 3 修昔底德的文本与叙事技巧61-82
  • 3.1 文本结构的系统分析61-68
  • 3.1.1 修昔底德的文本结构61-63
  • 3.1.2 “两个序言”及其用意63-65
  • 3.1.3 “阿基达姆斯战争”的叙事结构65-68
  • 3.2 修昔底德的叙事艺术68-76
  • 3.2.1 数据的叙事效果68-71
  • 3.2.2 战争叙事的重点71-74
  • 3.2.3 叙事位移及其效果74-76
  • 3.3 环状结构的叙事技巧76-82
  • 3.3.1 环状结构与口述故事76-78
  • 3.3.2 环状结构分析78-80
  • 3.3.3 环状叙事与修昔底德的历史观念80-82
  • 4 政治的演讲与演讲的政治82-112
  • 4.1 城邦生活中的演讲82-89
  • 4.1.1 演讲产生的历史条件82-84
  • 4.1.2 演讲与城邦生活的相互影响84-86
  • 4.1.3 演讲的使用与滥用86-89
  • 4.2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讲辞89-99
  • 4.2.1 修昔底德撰写演讲辞的原则89-91
  • 4.2.2 修昔底德笔下演讲辞的类型与分布91-95
  • 4.2.3 演讲的德性——以阿基达姆斯的演讲为例95-99
  • 4.3 修昔底德演讲辞的政治意味99-112
  • 4.3.1 相似演讲与雅典的帝国逻辑100-104
  • 4.3.2 密提林事件的言行相悖104-108
  • 4.3.3 战争中的言辞108-112
  • 5 修昔底德的叙事与政治表达112-140
  • 5.1 修昔底德对“正义”的担忧112-120
  • 5.1.1 爱皮丹努斯事件:正义与利益的较量112-115
  • 5.1.2 米洛斯对话:正义与现实的对抗115-117
  • 5.1.3 正义的脆弱性117-120
  • 5.2 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领袖120-130
  • 5.2.1 “第一公民”——伯里克利120-124
  • 5.2.2 “最有影响力的人”——克里昂124-127
  • 5.2.3 “审慎的老者”——尼基厄斯127-130
  • 5.3 修昔底德对“民主”的思虑130-140
  • 5.3.1 民主的高尚与丑陋130-133
  • 5.3.2 赫尔墨斯事件133-136
  • 5.3.3 “最好的政体”136-140
  • 6 政治诗学与修昔底德的启示140-154
  • 6.1 “政治”的必要与重要140-144
  • 6.1.1 “政治”的自然起源140-141
  • 6.1.2 “政治”与“好生活”141-144
  • 6.2 政治诗学及其价值144-151
  • 6.2.1 何为政治诗学144-146
  • 6.2.2 中国古典政治诗学的展开146-148
  • 6.2.3 西方古典政治诗学的展开148-151
  • 6.3 修昔底德政治诗学的启示151-154
  • 6.3.1 叙事的价值——政治观照151-152
  • 6.3.2 修昔底德政治诗学的意图152-154
  • 参考文献154-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新;江睿杰;;真与用:关于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问答[J];江海学刊;2011年05期

2 陈中梅;“投竿也未迟”——论秘索思[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志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叙事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白春晓;苦难与伟大:修昔底德视野中的人类处境[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修昔底德的历史叙事与政治诗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