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语性别歧视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07:08

  本文关键词:汉越语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性别歧视是社会问题,也是语言问题。近几十年来,语言里的性别歧视现象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人们已意识到性别歧视对语言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只有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才能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才能使语言更加完美。研究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一个民族的语言,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助于促进语言及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制定语言规划和第二语言教学计划,同时对于促进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学界对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比较关注,进行了不少研究,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也比较多见。但就对比研究而言,学者们往往是以汉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英语的进行比较,与其他语种的比较则很少,其中就包括越南语。中国和越南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汉语和越南语中都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但其表现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对汉语和越南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两种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共同之点与特殊之处;同时,本文拟对两种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形成的原因做一些探讨,并寻求避免性别歧视现象的对策。 本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创新点、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进行论述。第一章为基础理论,对本文所使用的“性别歧视”概念作出了界定,并介绍了本文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一语言相对论。第二章对汉语和越南语中歧视女性的现象进行了描述。这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本文认为,汉语、越南语对女性的歧视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以专指男性的词语通指男女;贬低女性;女性称谓的形式标记;女性称谓的缺位;女性被给予固定的负面形象。第三章对汉语和越南语中歧视男性的现象进行了描述。本文将汉越语对男性的歧视现象分为三大类,即缺位现象、贬低现象和固化现象,其具体表现分别为:男性被排除在某个概念之外,贬低男性各方面的能力,固定化地给予男性消极的性格和不良的形象。第四章探讨汉越语性别歧视的成因以及避免对策。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性别角色以及认知模式等四个角度对汉越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尝试性地提出避免汉越语性别歧视的对策。本文认为,为了避免汉越语性别歧视现象,可以采取避讳、代替、改变和创新等措施。本文最后的结论部分,归纳总结了汉越语性别歧视的异同之处:汉越语的许多词语都体现了以男性为中心、男性优于女性的思想;许多词语毁坏了女性形象,伤害了女性的自尊心。在汉越语里,女性是无形的。除了对女性的歧视之外,汉越语均存在着对男性的歧视现象。汉越语性别歧视现象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最为突出的是:汉语性别歧视现象往往体现在文字方面,这是越南语所没有的;两种语言虽然都存在对女性的歧视现象,但汉语比越南语表现得更为显著。 研究表明,汉语、越南语中确实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其中大部分为对女性的歧视。性别歧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阻碍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真正平等。汉越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会阻碍语言的发展,影响汉越语言的纯洁性。避免汉越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从而逐渐消除这一消极现象是当务之急。为了能完成这项艰难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性别歧视 成因 消除 避免 越南语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44;H13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9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1
  • 第二节 汉越语性别歧视研究现状11-16
  • 一、世界性别歧视研究概况11-14
  • 二、汉语性别歧视研究综述14-16
  • 三、越南语性别歧视研究综述16
  • 第三节 研究意义16-18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8-19
  • 第一章 理论基础19-24
  • 第一节 语言性别歧视的界定19-20
  • 第二节 社会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20-24
  • 一、社会语言学20-21
  • 二、相关理论——语言相对论21-24
  • 第二章 汉越语对女性的歧视24-75
  • 第一节 通指现象24-30
  • 第二节 贬低女性30-67
  • 一、男前女后30-33
  • 二、褒男贬女33-50
  • 三、女性与性的牵连50-54
  • 四、女性的美54-56
  • 五、女性的姓名56-61
  • 六、詈语61-64
  • 七、对女性的道德约束64-67
  • 第三节 无标记与有标记67-69
  • 第四节 缺位现象69-71
  • 第五节 固定化现象(刻板模式)71-75
  • 第三章 汉越语对男性的歧视75-87
  • 第一节 缺位现象75-79
  • 第二节 贬低男性79-83
  • 第三节 固定化现象83-87
  • 第四章 汉越语性别歧视的成因以及避免对策87-102
  • 第一节 汉越语性别歧视的成因87-98
  • 一、社会背景87-89
  • 二、文化因素89-93
  • 三、性别角色93-94
  • 四、认知模式94-98
  • 第二节 避免性别歧视的对策98-102
  • 一、避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重要性98
  • 二、避免汉越语中的性别歧视的对策98-102
  • 结论102-108
  • 一、汉越语性别歧视之相同点102-105
  • 二、汉越语性别歧视之相异处105-108
  • 附录108-109
  • 参考文献109-121
  • 致谢1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农;田源;王宇波;;独词句使用的性别差异——基于网络媒体监测语料库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陈锋;;两性话语差异和礼貌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江丽莉;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成因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张晓红;宋会芳;;浅析汉语称谓词的性别歧视现象[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王淑玲;顾宝珠;;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胡红云;;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李海霞;;浅析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男-女”构词词语及不对称现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8 苏琴;;从语义变化探察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的社会根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黎芳;;论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共性[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孙慧洁;;俄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显志;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叶斐;汉日隐性性别词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汉越语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65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