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今文禮學新論

发布时间:2021-08-21 00:03
  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用"禮經三百,威儀三千"之説來强調學禮與行禮之間的辯證關係,其微言大義得到曾子、子思與七十子後學的闡發而不斷具體化進而對漢初禮學覲念的分化演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伴隨着傳記之學的興起,早期禮記大量出現,禮的外延逐漸擴大,而經記混同、師法泯滅的程度隨之也不斷加深。可以説,"混亂龐雜"、"層累形成"是今文《禮》經及其傳記長期具有的特點。秦火之後,《禮》經喪亡,高堂生等早期今文禮學者唯能傳其訓詁、不至失墜而已,經的殘缺和記的混亂使得今文禮學傳授面臨着極大的挑戰。與此同時,一些習禮者脱離"禮經"、單求"威儀"以應付實用:上至國家製禮,則叔孫通漢儀一派大行其道;下至曲禮威儀,則徐生禮容之學盛行不衰。期間雖有蕭奮、徐延、桓生等人兼習《禮》經與禮容,"禮經"與"威儀"的分化仍然使得儒家禮學精義湮没不彰。在經歷了早期數代學者的薪火相傳之後,今文禮學在西漢武、昭之際做好了重返學林、轉移風氣的準備,四傳弟子后蒼於昭帝中立爲博士,他開創"推士禮以致天子"之法,在昭、宣二朝兼顧傳經與製禮,致力於"禮經"與"威儀"的統一,從而奠定了隨後數百年今文禮學發展的基礎。他的弟子戴德、戴聖編選禮記以羽...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基金致謝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論
    第一節 研究缘起与综述
    第二節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從"禮经三百,威儀三千"說起
    第一節 孔子立說的微言大義
        一、孔門早期流传
        二、七十子後學的論述
    第二節 漢以後學者的論說
        一、劉歆的改换概念
        二、漢唐學人的争論
        三、宋儒的各自申说
        四、清儒的再次論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禮经"与"威儀"的分化
    第一节《儀禮》传记考論
        一、今本《儀礼》"記"字標記晚於鄭玄考
        二、今本《儀礼》"传"字標记晚於鄭玄考
        附:《禮》經無"古記"、"古傳"說
    第二節 《儀礼》記文層累形成说
        一、早期的記
        二、後期的記
        附:今本《儀禮》成書斷限略说
    第三節 漢初容礼、漢儀二派考論
        一、容禮威儀溯源
        二、徐生容禮派新考
        三、叔孫通漢儀派新考
        附:《漢禮器制度》非叔孫通所作説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推士礼以致天子"——"禮經"与"威儀"的復歸
    第一節 后苔傅經考論
        一、《礼》經立博士時間略考
        二、聞人通漢与大、小戴传经略說
    第二節 后蒼製礼考論
        一 從《大戴禮記·公冠》看后苍在昭帝朝的製禮
        二 從《后氏曲臺記》看后苍在宣帝朝的製礼
        三、"推士礼以致天子"不始於高堂生說
        附:后蒼年表簡编
    第三節 慶氏礼考論
        一、慶普生平与傅學略說
        二、曹充、董鈞在光武、明帝二朝的传經与製礼
        三、曹褒在章帝、和帝二朝的传經与改定《漢礼》
        附:慶氏礼年表簡编
    本章小结
结語
参考文献
作者簡曆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354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54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