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1 04:48
  随着战后全球冷战形势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地区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安全博弈的重要地带。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断介入以及在该地区投入安全力量的不断消长过程,其实质反映的是美国决策层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内这一地区出现的挑战性力量及自身实力的变化而采取的相应政策和手段的调整。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根本战略目的是为了维持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均势,实现本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以美苏大国博弈为主要特征,其演变过程始终以大国在东南亚的安全博弈与地区国家试图加强联合以摆脱大国影响的互动关系为主线。本文以冷战时期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过程中的种种安全策略和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为主要研究视角,主要关注的是冷战时期随着美苏两国在全球力量的对比变化以及东盟国家力量的不断崛起过程中,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力量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如何实现将其全球影响力有效转化为地区领导力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在冷战中后期随着自身实力相对下降是如何回应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东盟国家地区一体化力量对美国在该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主导权的冲击等问题。冷...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安全格局
        (二) 安全复合体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研究现状评析
    四、论文研究方法、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点
        (三)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美国因素与战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东南亚有可能被共产主义势力全面渗透控制
        二、东南亚有发生“多米诺”式崩溃的潜在风险
    第二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战略价值的重新认识
        一、美国在东南亚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二、东南亚在美国全球冷战格局中的战略价值
    第三节 美国“冷战共识”与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萌芽
        二、朝鲜战争爆发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进一步发展
        三、美国对越南的直接干涉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初步确立
    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与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45-1954)
    第一节 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的大国博弈
        一、第一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二、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
        三、日内瓦会议上的美国与中苏的博弈
    第二节 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一、美国对战后世界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二、冷战初期遏制战略在东南亚的实施和发展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联盟
        一、联盟战略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确立
        二、美国联盟战略在东南亚的运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与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54-1975)
    第一节 美中苏三角均势: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二、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第二节 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面临的“越南战争”困局
        二、“缓和与大国均势战略”与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三、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全面战略收缩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二:军事介入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军事介入政策的出台
        二、第二次印支战在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过程
        三、第二次印支战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成效
    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与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75-1991)
    第一节 美中“准同盟”的考验: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一、第三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二、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第二节 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一、里根“以实力求和平”战略的提出
        二、美国在东南亚安全力量的重新布局
        三、美国“撤离东南亚”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终结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三:开展援助
        一、美国对“自由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政策的确立
        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对外援助政策的实施及其成效
    小结
第五章 构建安全复合体: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回应
    第一节 美苏介入形成的安全困境与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一、东南亚国家间的矛盾冲突
        二、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三、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美国干预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内部整合
        一、增强“国家抗御力”
        二、提高“地区抗御力”
    第三节 美国淡出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发展演进
        一、早期建制:通过《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二、完善应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完成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谁掌控东南亚的安全[J]. 李晨阳.  世界知识. 2015(12)
[2]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与中国—东盟关系[J]. 贺圣达.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4(01)
[3]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透视——以1955—1978年中越铁路国际联运中的货物运输为视角[J]. 范丽萍.  东南亚研究. 2014(01)
[4]日内瓦会议上中国解决印支问题方针再探讨[J]. 李丹慧.  中共党史研究. 2013(08)
[5]东盟安全机制及其特点探究[J]. 李文良.  国际安全研究. 2013(02)
[6]援越抗美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及启示[J]. 张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7]对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反思[J]. 李晨阳.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04)
[8]论中国对越美和谈态度的转变及其对中越关系的影响(1968~1971年)[J]. 邵笑.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2(02)
[9]东南亚地区安全研究:方法与观点[J]. 王子昌.  东南亚研究. 2011(01)
[10]美国尼克松政府大三角战略决策肇始解析——以第63号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为中心[J]. 何慧.  世界历史. 2011(01)

博士论文
[1]越南战争与美国老挝政策研究[D]. 孙阳华.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分而制胜: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研究[D]. 凌胜利.外交学院 2014
[3]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 赵毅达.云南大学 2012
[4]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 向丽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1969-1976年美国对泰国的外交政策研究[D]. 邹子叶.江西师范大学 2016
[2]中美关系解冻时期的中国对越政策研究(1968-1972)[D]. 肖国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4
[3]冷战时期美国对柬埔寨的外交政策研究[D]. 孟素燕.云南师范大学 2014
[4]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老挝政策研究[D]. 胡远.南京大学 2012
[5]杜鲁门政府的缅甸政策研究(1949-1952)[D]. 郭朋弟.陕西师范大学 2012
[6]中国对越南的外交决策分析(1965-1972)[D]. 陈毅斌.厦门大学 2008
[7]国家利益在外交决策中的考量[D]. 张秀阁.广西师范大学 2007
[8]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研究[D]. 吴卓娅.浙江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54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54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a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