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受事前置句的話題性研究 ——信息結構視角

发布时间:2021-08-25 21:06
  本文是关於古漢語受事前置句“話题性”的專門研究,主要關注前置受事的性質問題,在信息結構理論指導下,結合焦點結構的劃分,力图系統而全面地探討古漢語受事前置句的信息結構類型及歷史表現,同時結合信息結構類型與句式功能的關係,重新探討受事前置句的功能及“意念被動”問題。全文共分7章。第1章,首先對相关術語、概念進行界定説明;其次,就受事前置句“話题性”的研究現狀造行評述,指出問題所在,並提出研究目標。第2章,具體介紹信息結構理論的基本概念、研究現狀;並結合Lambrecht(1994)的相關看法,著重介紹本文的理論框架及切入視角。第3章,主要闡述古漢語受事前置句信息結構類型判定的理論依據和操作細則。前者從“句法形式與信息結構的對應关係”“邏輯判斷的基本類型”以及“類型學證據”等三方面進行。後者,則結合具體實例,以三大焦點結構為綱,動靜態結合,結合名詞特徵、話题焦點標記、典型性分析、語境解析等方法,提出具體的操作細則。第4章,以漢語史分期為主綱,信息結構類型為次綱,運用已有操作細則,對受事前置句的歷史表現及類型特點造行描寫和分析。經考察發現,其特點如下:第一,結構類型多樣,前置受事具有“話題”、...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論
    1.1 術語界定
        1.1.1 受事
        1.1.2 受事前置句
        1.1.3 話题性
    1.2 受事前置句的話題性研究述評
        1.2.1 語用話題說
        1.2.2 句法話题說
        1.2.3 其他觀點
        1.2.4 古漢語領域之“話題性”研究
        1.2.5 關於已有研究的評議
    1.3 研究語料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語料
        1.3.2 研究思路和章節安排
第2章 信息結構的研究現狀及本文的切入視角
    2.1 引語:語用驅動與話題爭論
    2.2 信息結構研究現狀
        2.2.1 “信息包裝”與“信息結構”
        2.2.2 “信息結構”研究简史
    2.3 本文信息結構理論的切入視角
        2.3.1 話題
        2.3.2 焦點与焦點結構
        2.3.3 話題与焦點的統一性
第3章 受事前置句信息结構類型判定的理論依據及實施細則
    3.1 理論依據
        3.1.1 句法形式与信息結構的對應關係
        3.1.2 主題判斷与非主題判斷
        3.1.3 類型學佐證
    3.2 歷史語料面臨的困難及判定總則
        3.2.1 歷史語料面臨的困難及根本原則
        3.2.2 判定前事項說明
        3.2.3 判定總則及操作順序
    3.3 信息結構類型判定細則及例證解說
        3.3.1 句子焦點型
        3.3.2 論元焦點型
        3.3.3 謂語焦點型
第4章 受事前置句信息結構類型及其歷史表現
    4.1 判定前注意事項
    4.2 上古漢語受事前置句的信息結構及其歷史表現
        4.2.1 句子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2.2 論元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2.3 謂語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3 中古漢語受事前置句的信息結構及其歷史表現
        4.3.1 句子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3.2 論元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3.3 謂語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4 近代漢語受事前置句的信息結構及其歷史表現
        4.4.1 句子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4.2 論元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4.3 謂語焦點結構及其表現
    4.5 古漢語受事前置句的信息結構特徵及相關問題
        4.5.1 受事前置句信息結構特徵
        4.5.2 高典型性赋值的受事非話題句討論
        4.5.3 從受事前置句信息結構特徵看話題優先性等級
第5章 信息結構視角下受事前置句的功能再探
    5.1 狀態與被動之爭
        5.1.1 研究回顧
        5.1.2 研究简評
        5.1.3 功能術語界定
    5.2 信息結構與句子功能
        5.2.1 信息結構對句子功能的影響
        5.2.2 信息結構基本類型與句子功能對應關係
    5.3 有標焦點結構受事前置句的功能類型及表現
        5.3.1 句子焦點型受事前置句的功能
        5.3.2 論元焦點型受事前置句的功能
    5.4 無標焦點結構受事前置句的功能類型及表現
        5.4.1 受事話題句與“非現實”範疇的自然關聯
        5.4.2 “現實/非現實”視角下受事話題句的功能
    5.5 古漢語受事前置句功能小結及餘論
        5.5.1 古漢語受事前置句功能類型小結
        5.5.2 餘論:被動与作格
第6章 受事前置句功能续論:“意念被動”探討——兼論主语和話題問題
    6.1 作格理論簡單介紹
        6.1.1 類型學派之作格觀
        6.1.2 形式學派之作格觀
        6.1.3 功能學派之作格觀
    6.2 作格動詞与受事前置句
        6.2.1 作格動詞與中性動詞
        6.2.2 作格性受事前置句及被動性審視
    6.3 中性動詞與受事前置句
        6.3.1 中性受事前置句的歷史表現
        6.3.2 中性受事前置句的特徵及被動解釋
    6.4 從受事前置句看漢語主語特徵及話題問题
        6.4.1 受事前置句對以往“主語”概念提出的挑戰
        6.4.2 Langacker (2008)的主語概念及“施事導向”、“客體導向”
        6.4.3 古漢語受事前置句的“客體導向”及相關問題
第7章 結语
    7.1 研究内容及主要結論
    7.2 研究創新及存在問題
參考文獻
徵引文獻
後記
作者筒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视语言信息结构研究 开拓语言研究的新视野[J]. 陆俭明.  当代修辞学. 2017(04)
[2]及物分析、作格分析及其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J]. 刘明.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5)
[3]作格在类型和形式学派中的概念内涵差异[J]. 李静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及物与作格系统功能再分析[J]. 梁海英.  外语教学. 2015(04)
[5]吴语和西北方言受事前置语序的类型比较[J]. 刘丹青.  方言. 2015(02)
[6]近代汉语两种特殊宾语及其衰落[J]. 魏兆惠.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7]动词分类和施格、通格及施语、通语[J]. 金立鑫,王红卫.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1)
[8]中古佛典与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发展——兼谈佛经翻译影响汉语语法的模式[J]. 朱冠明.  中国语文. 2011(02)
[9]受事前置句中前置受事的语义属性表达的历史演变[J]. 张赪,荣晶.  语文研究. 2009(04)
[10]焦点敏感算子“只”的量级用法和非量级用法[J]. 殷何辉.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1)

博士论文
[1]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D]. 刁世兰.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62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62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