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性前瞻记忆练习效应的特点和加工机制

发布时间:2021-08-25 16:46
  前瞻记忆是指记着执行已经计划好的事件或活动的记忆。根据线索性质的不同,前瞻记忆可以分为事件性前瞻记忆和时间性前瞻记忆。事件性前瞻记忆需要在遇到外界特定线索时执行(例如,路过顺丰记得取快递);时间性前瞻记忆没有明确的外界线索,它需要在特定时间执行(例如,周一下午两点半记得开组会)。前瞻记忆任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生活中有超过一半的记忆与前瞻记忆有关。鉴于前瞻记忆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前瞻记忆成绩一直是前瞻记忆领域研究的热点。重复的行为练习往往是一种提高认知成绩简单有效的方法,而本研究把通过对特定前瞻记忆任务重复地训练而提高其成绩的现象称为前瞻记忆的练习效应。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日复一日地执行某特定前瞻记忆任务对应着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养成,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前瞻记忆习惯通常会让我们既好又省力地完成这个前瞻记忆任务。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事件性前瞻记忆练习效应的存在。然而,目前只有四个研究涉及到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练习效应。其中三个研究采用了虚拟星期程序关注了这一现象。它们发现相比于仅出现一次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而言,多次出现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的成绩显著更好。然而,它们采用的虚拟...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时间性前瞻记忆练习效应的特点和加工机制


前瞻记忆任务(左)和背景任务(右)的正确率

反应时,背景,控制组,实验组


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4不同,按F键。具体如图2-1。前瞻记忆任务与实验1相同。3.2.1.4实验设计本实验设计与实验1相同。3.2.1.5实验程序实验程序与实验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练习阶段,被试所练习的背景任务的正确率需要达到0.7以上;(2)在训练阶段,控制组需要执行超过800个的背景任务,实验组需要执行超过800个背景任务和30个前瞻记忆任务;在测试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均需要执行超过140个背景任务和5个前瞻记忆任务。3.2.2结果与分析如果被试在1分钟前后5秒内(55秒至65秒)按1键,均算作正确执行前瞻记忆任务。对前瞻记忆任务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M=0.72,SD=0.29)和控制组(M=0.64,SD=0.32)之间的前瞻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如图2-2。这说明相对于没有训练的控制组,经过前瞻记忆训练的实验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联合实验1的结果表明高难度的背景任务干扰了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练习效应。注:*表示p<0.05图2-2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和背景任务反应时对背景任务的正确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M=0.90,SD=0.07)和控制组(M=0.89,SD=0.05)之间的背景任务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背景任务的反应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

流程图,背景,控制组,实验组


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63.3.1.5实验程序与实验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每个背景任务刺激之后增加了500毫秒的缓冲界面作为延迟;(2)两组在训练阶段执行的背景任务均超过700个;(3)两组在测试阶段执行的背景任务均超过110个。图3-1增加延迟的高难度背景任务(2-back)刺激流程图3.3.2结果和分析如果被试在1分钟前后5秒内(55秒至65秒)按1键,均算作正确执行前瞻记忆任务。对前瞻记忆任务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前瞻记忆成绩差异显著,F(1,57)=5.41,p<0.05,ηp2=0.09,实验组(M=0.87,SD=0.22)显著好于控制组(M=0.72,SD=0.28)。这说明相对于没有训练的控制组,经过前瞻记忆训练的实验组的前瞻记忆成绩显著提高。联合实验2的结果表明延迟的增加确实消除了高难度背景任务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练习效应的干扰。具体如图3-2。注:*表示p<0.05图3-2前瞻记忆任务(左)和背景任务(右)正确率对背景任务的正确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M=0.94,SD=0.04)和控制组(M=0.91,SD=0.04)之间的背景任务正确率差异显著,F(1,A+C++C500毫秒2500毫秒500毫秒500毫秒2500毫秒500毫秒500毫秒2500毫秒500毫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的年龄差异[J]. 辛聪,张曼曼,郭盈秀,陈幼贞.  心理科学. 2019(03)
[2]负性情绪背景和延迟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J]. 郭云飞,薛黎明,黄希庭,林冰心,邱俊杰.  心理科学. 2019(03)
[3]前瞻记忆后效的加工机制:对自发提取观点和抑制观点的检验[J]. 郭云飞,干加裙,张曼曼,胡锦慧,陈幼贞.  心理科学. 2019(02)
[4]目标显著性和任务重要性对数学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前瞻记忆和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英文)[J]. 陈幼贞,许艳凤,刘建榕,杨丽娴,连榕.  心理科学. 2018(03)
[5]提示促进时间性前瞻记忆:内、外部控制的作用[J]. 胡炜宇,齐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02)
[6]注意控制是否影响节律时间期待?[J]. 邱俊杰,黄希庭,于晓琳.  心理科学进展. 2017(12)
[7]编码方式、认知负荷和线索数量对前瞻记忆的影响[J]. 郭云飞,干加裙,张哲,黄婷红,陈幼贞.  心理科学. 2016(05)
[8]生物钟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J]. 王晗.  生命科学. 2015(11)
[9]时间期待的认知与神经机制[J]. 邱俊杰,毕翠华,袁祥勇,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3)
[10]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理论模型及神经机制[J]. 尹杰,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博士论文
[1]视觉短时距加工的分段性研究[D]. 尹华站.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62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62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