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22:06
  译者主体性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到今天,涉及诸多研究视角及重点,研究成果较为显著。由于译者主体性源自哲学的主体性内涵,早期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在哲学层面上展开,后来也涉及具体翻译策略研究。不论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技巧探究,都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许钧,2003;查明建、田雨,2003),强调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的转换。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因此更注重译者主体的静态特征研究。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实质,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余光中,2014;郭建中,2014),肯定翻译创造性这一内涵特质。创造性叛逆从最初引入译学研究引起极大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误读,尤其表现在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描述误认为翻译策略等(谢天振,2012)。以上这些概念盘根错节,界限不清,经常混用。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重点聚焦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内涵与特征研究,注重译者主体的动态行为与译者实际深入译文创作的个体文化认知体验,为译学研究增添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概念补充。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认...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


译者主体性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图

共现,期刊,创造性叛逆,目的论


译者主体性研究期刊发表共现词分布

关键词,论文,共现,词汇


11图 2-3:译者主体性关键词分布在此基础上,本节观察分析了 3516 篇中发表在 CSSCI 期刊的 240 篇论文(图 2-4)研究发现,第一篇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 CSSCI 论文从 2002 年开始,逐年呈上升趋势2010 年达到最高峰 30 篇,之后 2012 年又降到 12 篇,之后一直到 2018 年都维持在年 20 篇左右,呈现较为稳定的研究趋势。研究共现词主要围绕译者主体性,出现的究热点词汇有 16 个(图 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译者选择的场景框架认知模式分析[J]. 闫怡恂,成晓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贾平凹《废都》英译出版及其他[J]. 闫怡恂.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5)
[3]文化翻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J]. 杨仕章.  中国外语. 2018(04)
[4]《论语》英译的改写与顺应研究[J]. 徐珺,肖海燕.  外语学刊. 2018(04)
[5]先秦哲学研究(一):作为概念隐喻的“无为”[J]. 森舸澜,闫怡恂,史国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6]发展译论,反思实践,共建翻译学科未来——“大数据时代下的翻译”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 闫怡恂,潘佳宁.  东方翻译. 2017(06)
[7]身份演变过程中的译者伦理变革[J]. 单宇,范武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8]《水浒传》英译本的复调研究——文化批评视角[J]. 唐子茜,丁建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9]翻译学中语言的认知机制与创新——评《认知翻译学探索: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与认知制约》[J]. 秦恺.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5)
[10]再谈鲁迅的翻译以及“硬译”[J]. 郑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博士论文
[1]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 贺爱军.苏州大学 2012
[2]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 刘小刚.复旦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06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06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