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识别中的效价和动机维度趋利避害及效价优先效应

发布时间:2017-05-03 07:25

  本文关键词:表情识别中的效价和动机维度趋利避害及效价优先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情绪的效价维度是指情绪引发的一种愉快或痛苦的心理体验;而情绪的动机维度是指情绪引发的一种想要接近或回避环境的心理体验。以往研究发现一方面,两个维度有着不同的加工脑机制:参与效价维度加工的主要脑区域是边缘系统;参与动机加工的主要脑区域是前额叶。另一方面,情绪具有趋利避害效应,即正性情绪诱发趋近动机,负性情绪诱发回避动机。这些发现说明效价与动机维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本论文利用表情识别范式及ERP技术探索在表情识别过程中面孔动机维度与面孔基本情绪类型的关系,面孔识别中的趋利避害效应及效价和动机维度的相对自动加工水平。研究1通过表情识别范式及相关分析发现,高兴面孔让人觉得此面孔表演者想要接近人或环境,而恐惧、厌恶、悲伤和惊讶面孔让人觉得此面孔表演者想要回避人或环境,平静面孔则让人觉得面孔表演者既不想接近,也不想回避人或环境。研究2包括2个ERP实验和1个行为实验,让被试识别面孔的效价和动机维度,并记录此过程的若干ERP成分。结果发现:在外显识别面孔效价维度的晚期,被试自身对应的趋近或回避动机受到激活;左前额不仅参与加工趋近动机,还参与加工回避动机;趋利避害效应在不对情绪刺激的效价进行外显加工时不会出现。研究3包括2个ERP研究和2个行为研究。实验1和2通过面孔-词语Stroop范式,让被试识别面孔效价维度或动机维度的信息,并要求他们忽视面孔上来自另一个维度(动机或效价维度)的词语干扰信息,并同时记录此过程的若干和冲突加工有关的ERP成分。结果发现,来自效价维度的词语信息能够对面孔动机维度加工产生较强干扰,表现为在冲突条件下,加工速度更慢,正确率更低,并且在晚期(500-700ms)引发更大的顶区冲突加工,而来自动机维度的词语信息只能对面孔效价维度的加工速度产生干扰。因此,面孔的效价维度比动机维度有相对更高的自动加工水平。此外,实验3和4让被试识别面孔性别维度信息,并要求他们忽视面孔上来自动机或效价维度的词语干扰信息。结果发现,效价和动机两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干扰只限于彼此,不能被拓展到其他(性别)维度。总之,三个研究发现,在识别面孔时,正性面孔让人觉得面孔表演者想要接近人或环境,而负性(恐惧和厌恶)面孔让人觉得面孔表演者想要回避人或环境。在识别情绪面孔的效价维度时,由于对效价的加工是外显加工,因此会激活识别者自身的趋近或回避动机,正性面孔激活趋近动机,负性面孔(恐惧和厌恶)激活回避动机。而在识别面孔的动机维度时,由于面孔效价维度有着相对更高的自动加工水平,所以也同时得到加工,但由于此时对面孔的效价维度是内隐而非外显加工,所以一方面,效价维度的冲突在这种条件下不易被探测到,另一方面,这种加工不会激活识别者自身的趋近或回避动机。
【关键词】:表情识别 效价 动机方向 ERPs 趋近动机 回避动机 趋利避害效应 相对自动加工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引言10-26
  • 1.1 情绪的效价维度及其神经机制10-12
  • 1.1.1 正负情绪的关系10-12
  • 1.1.2 情绪效价的神经机制12
  • 1.2 情绪的动机维度及其神经机制12-19
  • 1.2.1 前额叶非对称性激活现象12
  • 1.2.2 左前额叶在愤怒情绪加工中的作用12-15
  • 1.2.3 躯体运动对左前额叶激活水平的影响15-18
  • 1.2.4 情绪类型与动机方向18-19
  • 1.3 情绪的效价维度对动机维度的影响19-20
  • 1.4 面部表情加工中的ERP成分20-26
  • 1.4.1 早期(0-200ms)20-22
  • 1.4.2 中期(200-300ms)22-23
  • 1.4.3 晚期(300ms之后)23-26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路线26-32
  • 2.1 以往研究中仍未解决的问题26-28
  • 2.1.1 情绪的动机方向领域缺少面部表情识别研究26
  • 2.1.2 情绪的动机方向领域缺少加工过程研究26-27
  • 2.1.3 仍未清楚回避动机和前额叶非对称性激活的关系27-28
  • 2.1.4 趋利避害效应的成因28
  • 2.1.5 效价和动机维度的相对自动加工水平28
  • 2.2 研究计划28-32
  • 3 研究1:表情识别中的动机维度32-40
  • 3.1 前言32-34
  • 3.2 实验1:表情基本类型与动机类型的一致性34-35
  • 3.2.1 被试34
  • 3.2.2 刺激材料34-35
  • 3.2.3 任务和程序35-34
  • 3.2.4 结果34-35
  • 3.3 实验2:表情的基本类型与趋近或回避程度的关联性35-37
  • 3.3.1 被试35
  • 3.3.2 刺激材料35
  • 3.3.3 任务和程序35-36
  • 3.3.4 结果36-37
  • 3.4 讨论37-40
  • 4 研究2:表情识别中的趋利避害效应40-58
  • 4.1 前言40-41
  • 4.2 实验1:表情的效价维度识别与前额叶非对称性激活现象41-49
  • 4.2.1 被试41
  • 4.2.2 刺激材料41
  • 4.2.3 任务和程序41-42
  • 4.2.4 EEG记录与分析42-44
  • 4.2.5 结果和讨论44-49
  • 4.3 实验2:表情的类型识别率与趋避该表情呈现者概率的相关研究49-50
  • 4.3.1 被试49
  • 4.3.2 刺激材料49
  • 4.3.3 任务和程序49
  • 4.3.4 结果49-50
  • 4.4 实验3:表情的动机维度识别与前额叶非对称性激活现象50-54
  • 4.4.1 被试50
  • 4.4.2 刺激材料50
  • 4.4.3 任务和程序50-51
  • 4.4.4 结果51-54
  • 4.5 讨论54-58
  • 4.5.1 左前额与行为激活54-55
  • 4.5.2 面孔识别的趋利避害效应55-56
  • 4.5.3 正负或趋避面孔识别的行为和ERP差异56-58
  • 5 研究3:表情的效价和动机维度的相对自动加工水平58-78
  • 5.1 前言58-61
  • 5.2 实验1:效价维度对面孔动机维度识别的影响61-67
  • 5.2.1 被试61
  • 5.2.2 刺激材料61-62
  • 5.2.3 任务和程序62
  • 5.2.4 ERP记录和分析62-63
  • 5.2.5 结果63-67
  • 5.3 实验2:动机维度对面孔效价维度识别的影响67-72
  • 5.3.1 被试67
  • 5.3.2 刺激材料67
  • 5.3.3 任务和程序67
  • 5.3.4 ERP记录和分析67-68
  • 5.3.5 结果68-72
  • 5.4 实验3:效价维度对识别面孔性别维度影响的探索研究72-73
  • 5.4.1 被试72
  • 5.4.2 实验刺激72
  • 5.4.3 实验设计72
  • 5.4.4 结果72-73
  • 5.5 实验4:动机维度对识别面孔性别维度影响的探索研究73
  • 5.5.1 被试73
  • 5.5.2 实验刺激73
  • 5.5.3 实验设计73
  • 5.5.4 结果与讨论73
  • 5.6 讨论73-78
  • 6 总讨论与研究展望78-82
  • 6.1 面孔识别中的动机维度78-79
  • 6.2 面孔动机维度加工和效价维度加工的异同79
  • 6.3 左前额与回避动机的关系79-80
  • 6.4 效价维度与动机维度的关系80-82
  • 7. 总结论82-84
  • 参考文献84-98
  • 致谢98-100
  •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升;周颖;;移情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概述[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2 孟昭兰;为什么面部表情可以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J];心理学报;1987年02期

3 刘宏艳;胡治国;彭聃龄;;积极与消极情绪关系的理论及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4 胡治国;刘宏艳;张学新;;情绪冲突: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5 黄好;罗禹;冯廷勇;李红;;厌恶加工的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6 邹吉林;张小聪;张环;于靓;周仁来;;超越效价和唤醒——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7 张晓雯;yび蠲

本文编号:342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2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e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