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水画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2:01
  明代山水画美学思想有其独特性,认为山水画是物我适然相遇后的神会心得,既是对象原初本真的澄明,也是画家真性的自然呈现;主张山水画创作的前提是画家直接的审美感知,画家在绘画创作中既重视山水画本身的形式美也强调抒情写意,旨在寄托自我人格与心灵,同时彰显身份与批判社会。具体来说,本选题立足明代山水画遗存及其画论,从四个方面深入研究其蕴含的美学思想:第一章明代山水画本质观。明代山水画家认为只有呈现了对象的原初本真的绘画才是美的,此类样态的山水画没有画家刻意雕琢的痕迹,是画家主体在澄澈心境下与对象适然相遇后的神会心得,是物我由两忘到同一的意象。明代山水画本质观,相较于宋元文人画重“写意”,表现出对“体物象形”的强调;相较于宋代院体重“形似”,又表现出“写意”倾向,崇尚“形意兼备”的山水画形态。第二章明代山水画创作观。山水画创作过程,正是将无生命的自然物融心,主体无形的情铸形,形成心物一体、情景交融的意象。明代山水画家主张绘画意象创构建立在直接的心物感知基础之上,深化了 ’“造化”与“心源”由两厢外在走向交融合一的中间环节,强调“外静内定”是绘画意象形成的前提,只有“外静”,“造化”才会显其“真”,...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明代山水画美学思想研究


图1??—、写意论??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将有关画家主体论思想进一步深化,形成了绘画审??,、

明代山水画美学思想研究


图4??题跋中明确指出:“疏木逼雨迹,秋风生嫩凉

明代山水画美学思想研究


图6??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水性情:生态艺术的中国符号与表达——古典文论阅读札记[J]. 殷国明.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3)
[2]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对“南画”研究的贡献[J]. 王洪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3]论审美意象的创构[J]. 朱志荣.  学术月刊. 2014(05)
[4]荆浩的图真论与本源之思[J]. 夏开丰.  美术观察. 2014(02)
[5]明代山水画成就原因探微[J]. 叶红.  艺术教育. 2013(09)
[6]明代画风的代表人物——沈周及其山水画艺术[J]. 谢华文.  美与时代(中). 2013(08)
[7]明代美学的历史语境[J]. 肖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8]论老庄生命美学与魏晋山水画发生的关系[J]. 赵以保.  中华文化论坛. 2013(05)
[9]源于自然的真我表现——议明代山水画的的表现境界[J]. 王晓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10]林良花鸟画研究[J]. 阴澍雨.  书画世界. 2013(03)

博士论文
[1]北宋绘画文人化研究[D]. 陈思.中央美术学院 2013
[2]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 阴澍雨.中央美术学院 2011
[3]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 胡新群.南京艺术学院 2011
[4]早期抽象绘画中的“象”[D]. 薛朝晖.中国美术学院 2011
[5]沈周的生活世界[D]. 罗中峰.中国美术学院 2011
[6]竞尚清雅:明代嘉万时期的书画消费[D]. 叶康宁.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北派山水画研究与实践[D]. 陈云刚.中国美术学院 2010
[8]倪瓒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李珊.武汉大学 2010
[9]中国绘画史中的语图关系研究[D]. 李彦锋.上海大学 2010
[10]明代佛传故事画研究[D]. 邢莉莉.中央美术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明代渔父题材绘画研究[D]. 徐明.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明代女性绘画研究[D]. 尹茜茜.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3
[3]吕纪花鸟画艺术特点探微[D]. 张文娟.青岛科技大学 2012
[4]心灵的映像—隐逸文化与明代山水画风的嬗变[D]. 杨少青.西北师范大学 2012
[5]论明朝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形式差异[D]. 孙小路.浙江大学 2011
[6]貌似异常 实则必然[D]. 邓晶晶.陕西师范大学 2011
[7]明代艺术中的丑石研究[D]. 郄运涛.河北大学 2011
[8]唐寅画史地位考[D]. 魏辉.陕西师范大学 2010
[9]吴门画派审美取向研究[D]. 付文龙.陕西师范大学 2010
[10]明代画学中的“趣”论研究[D]. 许婧星.南京艺术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530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530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e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