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

发布时间:2017-05-14 12:08

  本文关键词: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是一篇描写吴语绍兴柯桥话的参考语法。 全文一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八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九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绍兴柯桥以及绍兴柯桥话,同时进行了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本项研究所使用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主要关注柯桥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 第三章讨论了柯桥话的词、词类和构词法。文章首先根据类型学的操作方法区分了“句法词”和“音系词”,然后在“句法词”的基础上讨论了柯桥话的词类和构词法。 第四章主要讨论做论元的名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的扩展主要有两类: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本章先后讨论了外延性定语(包括“指量名”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 第五章主要考察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先是介绍了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这三类不同的谓词,接着讨论了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最后讨论了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 第六章讨论柯桥话的简单句。先是讨论了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然后介绍了副词性的修饰语,最后讨论了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 第七章研究柯桥话的复杂句和复合句,先后介绍了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 第八章介绍柯桥话的句类,分别讨论了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同时讨论了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 第九章讨论了柯桥话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重要的语义范畴。 第十章总结了柯桥话的语序类型特征。
【关键词】:绍兴柯桥话 吴语 参考语法 类型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5
  • 图、表目录15-17
  • 符号说明17-18
  • 第一章 绪论18-28
  • 第一节 绍兴和柯桥简介18-22
  • 1.1.1 地理位置18-20
  • 1.1.2 绍兴及柯桥的政区变更20-21
  • 1.1.3 方言系属21-22
  • 第二节 绍兴话研究综述22-25
  • 1.2.1 绍兴话研究历史22
  • 1.2.2 语音研究22-23
  • 1.2.3 语法研究23-24
  • 1.2.4 词汇、语义研究24-25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25-26
  • 1.3.1 参考语法25-26
  • 1.3.2 语料搜集26
  • 第四节 章节安排26-28
  • 第二章 音系28-39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28-35
  • 2.1.1 声母系统28-29
  • 2.1.2 韵母系统29-31
  • 2.1.3 声调系统31-35
  • 第二节 音节结构35-38
  • 2.2.1 柯桥话的音节结构35-37
  • 2.2.2 入声音节的舒化37-38
  • 第三节 派生音和边际音38-39
  • 2.3.1 派生音38
  • 2.3.2 边际音38
  • 2.3.3 与单字音系统的不同38-39
  • 第三章 词、词类和构词法39-93
  • 第一节 从类型学看“词”的界定问题39-40
  • 3.1.1 “词”的多维性39-40
  • 3.1.2 类型学界的操作方法40
  • 第二节 句法词及其判定标准40-43
  • 3.2.1 句法词的判断标准40-41
  • 3.2.2 特殊的句法词:附着词41-43
  • 第三节 音系词及其判定标准43-53
  • 3.3.1 音系词的判定标准43-44
  • 3.3.2 柯桥话音系词的连调模式44-50
  • 3.3.3 音系词内的语流音变50-53
  • 第四节 各类结构的成词性问题53-67
  • 3.4.1 名词性结构53-57
  • 3.4.2 谓词性结构57-62
  • 3.4.3 其他结构62-67
  • 3.4.4 音系词与句法词的对应关系67
  • 第五节 词类及其操作性定义67-81
  • 3.5.1 开放性词类68-70
  • 3.5.2 封闭性词类70-81
  • 第六节 构词法81-93
  • 3.6.1 复合构词法82-83
  • 3.6.2 派生构词法83-88
  • 3.6.3 复杂的构词法88-93
  • 第四章 名词及名词性短语93-183
  • 第一节 名词和人称代词93-104
  • 4.1.1 名词的种类93-97
  • 4.1.2 光杆名词的指称97-98
  • 4.1.3 名词的构形成分98-100
  • 4.1.4 人称代词100-104
  • 第二节 指量结构修饰名词104-131
  • 4.2.1 指示词104-120
  • 4.2.2 量词及其形态120-130
  • 4.2.3 指量结构修饰名词130-131
  • 第三节 数词、量词修饰名词131-150
  • 4.3.1 数词131-134
  • 4.3.2 数量结构的形态134-137
  • 4.3.3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137-142
  • 4.3.4 “一量(名)”结构142-150
  • 第四节 定指的“量名”结构150-159
  • 4.4.1 定指“量+名”结构150-158
  • 4.4.2 “个+名”158-159
  • 第五节 领属结构159-174
  • 4.5.1 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159-165
  • 4.5.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165-172
  • 4.5.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172-174
  • 第六节 内涵性定语174-178
  • 4.6.1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175-176
  • 4.6.2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176-178
  • 第七节 多项定语的共现及语序178-179
  • 4.7.1 多项粘合式定语的内部语序178
  • 4.7.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178-179
  • 第八节 同位结构179-181
  • 4.8.1 由名词构成的同位结构179-180
  • 4.8.2 由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同位结构180-181
  • 4.8.3 指示成分复指181
  • 第九节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181-183
  • 4.9.1 并列标记181-182
  • 4.9.2 使用标记与否的差异182-183
  • 第五章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183-240
  • 第一节 动词及其形态183-190
  • 5.1.1 动词183-187
  • 5.1.2 动词的构形重叠187-190
  • 第二节 形容词、状态词190-204
  • 5.2.1 形容词的词类地位190-192
  • 5.2.2 形容词及其形态192-194
  • 5.2.3 状态词及其构成194-198
  • 5.2.4 形容词和状态词的句法功能198-200
  • 5.2.5 形容词短语200-204
  • 第三节 动补结构204-220
  • 5.3.1 “补语”的性质204-205
  • 5.3.2 结果补语205-209
  • 5.3.3 趋向补语209-217
  • 5.3.4 程度补语217-218
  • 5.3.5 粘合式动补结构的形态218-220
  • 第四节 动宾结构220-226
  • 5.4.1 名词性宾语220-225
  • 5.4.2 谓词性宾语225-226
  • 第五节 连动结构226-233
  • 5.5.1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226-228
  • 5.5.2 由“来”“去”构成的连动结构228-232
  • 5.5.3 由“有”构成的连动结构232-233
  • 5.5.4 由“是”构成的连动结构233
  • 第六节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指称化233-239
  • 5.6.1 自指形式234-236
  • 5.6.2 转指形式236-239
  • 第七节 谓词及谓词短语的并列239-240
  • 第六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240-312
  • 第一节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240-243
  • 6.1.1 完整句240-242
  • 6.1.2 非完整句242-243
  • 第二节 动词谓语句243-262
  • 6.2.1 及物性243-249
  • 6.2.2 存在句249-254
  • 6.2.3 领有句254-256
  • 6.2.4 系词句256-262
  • 第三节 论元关系的调整262-272
  • 6.3.1 致使结构262-269
  • 6.3.2 被动结构269-270
  • 6.3.3 处置结构270-271
  • 6.4.4 相互结构271-272
  • 第四节 旁格成分和加接成分272-287
  • 6.4.1 介宾状语272-283
  • 6.4.2 副词状语283-286
  • 6.4.3 其他状语成分286-287
  • 第五节 话题287-306
  • 6.5.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287-292
  • 6.5.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292-301
  • 6.5.3 话题化的规则301-305
  • 6.5.4 话题的话语功能305-306
  • 第六节 焦点结构306-312
  • 6.6.1 整句焦点307-308
  • 6.6.2 成分焦点308-312
  • 第七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312-348
  • 第一节 补足语从句312-318
  • 7.1.1 主语从句312-314
  • 7.1.2 宾语从句314-318
  • 第二节 定语从句318-327
  • 7.2.1 关系从句319-327
  • 7.2.2 同位语从句327
  • 第三节 补语从句327-330
  • 7.3.1 结果补语从句328-329
  • 7.3.2 程度补语从句329-330
  • 第四节 主从关系和主次关系330-340
  • 7.4.1 时间小句330
  • 7.4.2 原因小句330-333
  • 7.4.3 目的小句333-334
  • 7.4.4 条件小句334-338
  • 7.4.5 让步小句338-340
  • 第五节 并列复合句340-348
  • 7.5.1 连接复合句的手段340-341
  • 7.5.2 等立关系341-343
  • 7.5.3 选择关系343-344
  • 7.5.4 承接关系344-345
  • 7.5.5 递进关系345-346
  • 7.5.6 取舍关系346
  • 7.5.7 转折关系346-348
  • 第八章 句子的功能类型348-402
  • 第一节 疑问句348-384
  • 8.1.1 是非问348-363
  • 8.1.2 特指问363-378
  • 8.1.3 选择问378-383
  • 8.1.4 回声问383-384
  • 第二节 祈使句384-388
  • 8.2.1 肯定性祈使384-388
  • 8.2.2 否定性祈使388
  • 第三节 感叹句388-391
  • 8.3.1 有感叹算子的感叹句388-391
  • 8.3.2 其他感叹格式391
  • 第四节 语气词391-402
  • 8.4.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392-397
  • 8.4.2 表主观态度的语气词397-400
  • 8.4.3 语气词的连用400-402
  • 第九章 语义范畴402-454
  • 第一节 否定范畴402-411
  • 9.1.1 形态特征402-404
  • 9.1.2 句法、语义功能404-411
  • 第二节 时间范畴411-431
  • 9.2.1 完整体412-421
  • 9.2.2 完成体和经历体421-422
  • 9.2.3 起始体422-423
  • 9.2.4 进行体423
  • 9.2.5 延续体423-425
  • 9.2.6 即将实现体425-426
  • 9.2.7 反复体426-427
  • 9.2.8 先行427-429
  • 9.2.9 已然和非已然429-430
  • 9.2.10 体标记的位置关系430-431
  • 第三节 情态范畴431-436
  • 9.3.1 情态范畴431-432
  • 9.3.2 动力情态及其表现432-433
  • 9.3.3 道义情态及其表现433-434
  • 9.3.4 认识情态及其表现434-435
  • 9.3.5 传信435-436
  • 9.3.6 情态词的连用顺序436
  • 第四节 量范畴436-445
  • 9.4.1 客观量436-442
  • 9.4.2 主观量442-445
  • 第五节 比较和比拟445-454
  • 9.5.1 差比446-451
  • 9.5.2 等比和比拟451-454
  • 第十章 总结454-460
  • 第一节 柯桥话的语序类型特征454-459
  • 10.1.1 基本语序类型454-457
  • 10.1.2 话题显赫457-458
  • 10.1.3 其他类型参项458-459
  • 第二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459-460
  • 参考文献460-479
  • 致谢479-482
  • 个人简历及攻读期成果482

  本文关键词: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5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0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