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的传播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14 07:11

  本文关键词:论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的传播与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范晔是刘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出身于士族家庭,博学多识却又恃才傲物,因此仕途坎坷。元嘉后期,宋文帝刘义隆和弟弟刘义康争夺最高权力。范晔卷入这场争斗,最后被刘义隆和大臣徐湛之诱杀。范晔之死象征皇权对相权的胜利,象征士族的衰落,象征私史传统的没落。范晔《后汉书》不但没有完成,而且立刻成为刘宋的禁书。 到了南齐,史家开始重视范晔《后汉书》。可是文坛领袖沈约却努力抵制范晔及其《后汉书》,给此书的传播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范晔《后汉书》的史志基本上散佚,沈约难辞其咎。沈约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大学者,从范晔《后汉书》里面学到很多知识,比如声律论。沈约甚至仿效《后汉书?范滂传》写下《宋书?范晔传》。因为宗教信仰、家族利益、生活方式、现实利益、文学观点等原因,沈约抵制范晔及其《后汉书》。沈约在当时有不少追随者。刘勰《文心雕龙》、刘孝标《世说新语注》虽然也学习范晔《后汉书》,却故意不提及范晔及其《后汉书》。 沈约的反对派开始为范晔鸣不平。他们肯定范晔的文史成就,恢复范晔的部分名誉,为范晔《后汉书》的传播奠定基础。陆厥肯定了范晔对音韵学的贡献,指出沈约剽窃范晔的音韵学成果。钟嵘肯定范晔的诗歌成就,也批评沈约的诗学观点。萧子显肯定范晔的史学、书法成就,揭露沈约利用编修史书的机会公报私仇。 到了萧梁,萧衍对沈约逐渐失去信任,最终排斥了沈约。范晔《后汉书》实现了公开传播。刘昭和吴均都注解了范晔《后汉书》。吴均注解本大概是范晔《后汉书》的第一个注解本。刘昭将司马彪《续汉志》附在范晔《后汉书》后面,使全书成为整体,影响很大。萧统《文选》高度肯定范晔《后汉书》的文史成就,所收范晔《后汉书》论赞的数量超越了班固和沈约。随着《文选》的“选本的力量”逐渐加强,范晔《后汉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萧绎、萧方等、萧该等皇族成员也参与范晔《后汉书》的研究。萧梁前期是范晔《后汉书》传播的转折点。 范晔《后汉书》在北方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郦道元《水经注》、杨圧之《洛阳伽蓝记》、贾思勰《齐民要术》都运用了范晔《后汉书》的资料。其中郦道元《水经注》引用的次数较多。魏收《魏书》也比较重视范晔《后汉书》。东魏皇帝甚至公开朗诵范晔《后汉书》。 南北朝末期,范晔《后汉书》取得了优势地位。文人、学者涉及东汉史书,基本上离不开范晔《后汉书》。徐陵《玉台新咏》、庾信的骈赋、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都运用了范晔《后汉书》。尽管颜之推并不喜欢范晔,对范晔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他对范晔《后汉书》却有精深的研究。考察《隋书?经籍志》,范晔《后汉书》在东汉历史书籍中已经占据优势地位。 总之,范晔《后汉书》从刘宋的禁书,,变成了南北朝末期的通书。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的传播与影响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关键词】:范晔 后汉书 南北朝 传播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39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2
  • 1.1 课题背景10
  • 1.2 前人成果10-11
  • 1.3 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11-12
  • 第2章 范晔之死及其象征意义12-22
  • 2.1 范晔的出身及经历12
  • 2.2 范晔死因的争论12-14
  • 2.3 范晔之死的真相14-16
  • 2.4 范晔之死的象征意义16-21
  •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范晔《后汉书》受到了严重抵制22-197
  • 3.1 范晔之死影响了《后汉书》的传播22-23
  • 3.2 南朝史学家沈约对范晔《后汉书》的抵制23-144
  • 3.3 沈约抵制范晔《后汉书》的原因和后果144-146
  • 3.4 刘勰《文心雕龙》避免提及范晔《后汉书》146-192
  • 3.5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避免提及范晔《后汉书》192-196
  • 本章小结196-197
  • 第4章 范晔的文史成就获得了承认197-237
  • 4.1 陆厥揭露沈约抹杀和强占范晔的成果197-198
  • 4.2 钟嵘挑战沈约,肯定了范晔的才华198-207
  • 4.3 萧子显提高了范晔《后汉书》的地位207-236
  • 本章小结236-237
  • 第5章 范晔《后汉书》获得了公开传播237-279
  • 5.1 萧衍排斥沈约,为范晔《后汉书》的传播扫清了障碍237-238
  • 5.2 吴均和刘昭对范晔《后汉书》的突出贡献238-239
  • 5.3 萧统奠定了范晔《后汉书》的经典地位239-254
  • 5.4 萧绎面对范晔《后汉书》的矛盾心理254-278
  • 本章小结278-279
  • 第6章 范晔《后汉书》在北朝的影响逐步扩大279-464
  • 6.1 郦道元对东汉各家史书的旁征博引279-424
  • 6.2 杨圧之《洛阳伽蓝记》对范晔《后汉书》的隐蔽使用424-436
  • 6.3 贾思勰《齐民要术》和范晔《后汉书》的联系436-462
  • 6.4 北朝皇帝公开朗诵范晔《后汉书》462-463
  • 本章小结463-464
  • 第7章 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末期确立了优势地位464-499
  • 7.1 徐陵《玉台新咏》和范晔《后汉书》的联系464-472
  • 7.2 庾信与范晔《后汉书》的复杂关系472-480
  • 7.3 颜之推《颜氏家训》与范晔《后汉书》的复杂关系480-497
  • 7.4 从《隋书·经籍志》看范晔《后汉书》优势地位的确立497-498
  • 本章小结498-499
  • 结论499-500
  • 参考文献500-503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取的科研成果503-504
  • 致谢504-5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凌风;;《后汉书》对偶艺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贵军;;范晔的东汉正统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刘英华 ,冯杰;论《石门颂》与《石门铭》的书法艺术[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曾超;巴人“白虎”的文化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乔守春;;刘勰佛学思想散论[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宝通;敦煌索劢楼兰屯田时限探赜[J];敦煌研究;2002年01期

7 瞿林东;;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J];东岳论丛;2008年04期

8 王运熙;《文选》选录作品的范围和标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9 王亦e

本文编号:364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4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