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学的两种元价值:良心与自主权利

发布时间:2017-05-16 17:18

  本文关键词:价值学的两种元价值:良心与自主权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价值既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又是经济学的首要概念,更是经济伦理学的奠基性概念;价值问题不仅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而且是经济学的根本问题,更是经济伦理学的首要问题;价值观变革是制度改革、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进步的社会变革必须以合理的、科学的价值理论为指导。本文首先从伦理学和经济学研究领域总结出六种价值理论和三种价值类型,并初步提取出自主(权利)和良心这两种元价值;其次,从分别以自主(权利)和良心为首要价值的西方伦理学史和中国伦理学史中讨论这两种元价值的产生和变迁过程,以及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包括西方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自主、康德的理性道德自主以及罗尔斯、诺齐克的政治自主权利,其缺陷需要得到良心价值的弥补;中国伦理学中孔子在推己及人的伦理推论方法方面、孟子在普遍的道德情感根基方面、朱熹在道德形而上学方面、王阳明在作为社会价值生活领域首要价值方面对良心分别做出了贡献,良心本身蕴含着自主性,其缺陷在于相对忽略了最早由庄子、杨朱揭示,在晚清的社会变革时期萌芽的自主和自主选择权利。自主权利是良心的对象,良心是自主权利的本源,二者的关系类似于阴、阳的依存共生的关系,合则成,分则损,它们共同构成价值学的元价值。迈克尔·斯洛特在西方首次提出以“容生心”(RECEPTIVITY)平衡自主(AUTONOMY),容生心与蒙培元的情感理性——良心可相互借鉴,但二人均未特别强调经济自主权利的价值。在经济生活领域,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自利的自主选择权利即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是冲突关系,还是和谐关系,这是自主权利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问题。首先,以良心为本源的理性自利的经济人是自主权利人,也是道德人即“经济道德”人,道德即自主不损人,人格道德与经济道德之间是“体”和“用”的关系;其次,王国乡通过微分数学方法(边际分析、Lagrange拉格朗日定理即多元函数求极值定理)推导出“等边际原理”,由此论证了市场经济制度的正义性、永恒性和神圣性,其正义性在于通过证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可以同步实现极大化(条件是“边际收益=价格”)的“利益和谐论”证明了经济生活领域自主选择权利即个人利益的应当性、道德性和价值合理性,及个人良心道德以自主权利为对象的合理性。可见,良心和自主权利是通过数学中的科学定理证明的价值学、经济伦理学、经济学、伦理学以及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的两种元价值。总之,价值观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先决条件,中国的改革实践需要价值学的指导,价值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当前中国社会改革意义重大。
【关键词】:良心与容生心 自主权利 理性与情感 需求与效用 边际分析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1 导论12-37
  • 1.1 价值学研究的意义12-17
  • 1.2 研究起源、现状与不足17-30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30-37
  • 2 两种元价值的引出及概述37-75
  • 2.1 价值理论的六种形态37-60
  • 2.1.1 伦理学领域的三种价值理论37-49
  • 2.1.2 经济学领域的三种价值论49-59
  • 2.1.3 引出:(经济)自主权利59-60
  • 2.2 三种价值类型60-67
  • 2.2.1 理性(决定)价值61-63
  • 2.2.2 情感(决定)价值63-65
  • 2.2.3 情感理性(决定)价值——引出“良心”65-67
  • 2.3 元价值两种及其关系67-72
  • 2.4 论价值先行72-75
  • 3 以自主(AUTONOMY)为核心的西方理性主义价值体系75-113
  • 3.1 引言75-78
  • 3.2 以自主为核心的西方理性价值体系78-91
  • 3.2.1 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强调自主认知能力78-84
  • 3.2.2 康德:强调理性的道德自主84-91
  • 3.3 理性自主价值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应用——以罗尔斯、诺齐克为例91-102
  • 3.3.1 罗尔斯的理性正义论,主张政治自主权利和经济他主权利91-95
  • 3.3.2 诺齐克批判罗尔斯,强调个人的政治自主权和经济自主权利95-102
  • 3.4 对“自主”的反思:斯洛特以“容生心”(RECEPTIVITY)平衡自主102-111
  • 3.4.1 受休谟情感伦理学、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影响103-104
  • 3.4.2 批判西方启蒙理性割裂情感与理性的传统104-108
  • 3.4.3 以容生心融合、平衡启蒙理性108-110
  • 3.4.4 应用:情感正义论110-111
  • 3.5 遗留问题: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到底是冲突,还是和谐?111-113
  • 4 以良心为核心的情感理性价值体系113-142
  • 4.1 引言中国传统儒学以良心为核心价值113-117
  • 4.2 以良心为核心的情感理性价值体系117-135
  • 4.2.1 孔子与孟子:强调以人情为基础的仁、良心117-122
  • 4.2.2 朱熹、王阳明:良心的形而上基础及其无上的价值意义122-130
  • 4.2.3 蒙培元情感理性即“良心”与斯洛特“容生心”的相遇与借鉴130-135
  • 4.3 庄子对人的自主天性的描绘135-137
  • 4.4 良心及其对象:自主权利——近代的出现和杨朱的揭橥137-140
  • 4.5 遗留问题: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必然冲突吗?140-142
  • 5 以自主权利和良心为核心的价值科学体系142-155
  • 5.1 引言 何谓价值科学?142-147
  • 5.2 市场经济人是以良心为本源的自主权利人和道德人147-151
  • 5.3 自主权利与良心共同构成价值科学体系151-155
  • 6 终论:价值观的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先决条件155-160
  • 参考文献160-168
  • 作者简介1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林莉;浅析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1年04期

3 李高阳;;再论道德理论的层次结构:以义促利——与陈晓平教授、罗伟玲博士商榷[J];道德与文明;2014年01期

4 林振礼;中国哲学的特质:情感与理性的合一——评蒙培元新著《情感与理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韩东屏;人·元价值·价值[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徐克谦;论庄子式的个人主义——兼论东、西方“个人主义”传统之异同[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戴茂堂;李伦;;中西价值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反思[J];江汉论坛;2008年03期

8 沈昊驹;乔洪武;;西方经济伦理研究中的数理方法述评[J];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9 黄玉顺;中西自然价值观差异之我见[J];理论学刊;2004年03期

10 李德顺;;价值思维的主体性原则及其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徐友渔;[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本文关键词:价值学的两种元价值:良心与自主权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71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