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9:21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考察的是“中国现代谍战叙事”,主要是对20世纪现代至当代文学中涉猎谍战题材、讲述间谍故事、塑造间谍形象的叙述文本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包括谍战叙事的发生、发展及艺术特征。在历史阶段上,它主要涉及对20世纪民国30至40年代、建国后至80年代和新世纪的谍战叙事研究。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谍战叙事皆有鲜明的时代差异性特征,显示出背后的政治和文化的意识形态特质。因此,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谍战叙事的真实现象图景,展现其在80年历史中的艺术表现,为当前和以后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启发和借鉴。这也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 第一章阐述了谍文化,包括谍的起源、特征、精神资源和文化内涵。我国的谍最早起源于夏朝,是政治和军事斗争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功能性特征和行为性特征。谍文化从兵家、儒家和侠文化中汲取了一些思想传统,成为一种重要和文化观念,构成了我国现代谍战叙事的审美意蕴空间,成为研究新文学的新视角。 第二章主要是论述我国现代谍战叙事的发生及流变。现代谍战小说发端于民国30年代初期以张恨水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创作的“国难小说”,并在民国40年代走向成熟和繁荣。它是民族救亡的战争环境和民国通俗小说艺术共同催生的产物。因此在政治意识形态特征上它显示出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根源于作家主体的民族主义情结和启蒙观念。它也显示出鲜明的战争特性,在文化意识形态特征上它具有以休闲消遣为宗旨的娱乐性。 在叙事内容构成上建国三十年的红色谍战叙事包括“大叙事”和“小叙事”两种成分。大叙事就是历史的宏大叙述,指向了对历史的逻辑性认知和规律性揭示,显现为一套经典的情节叙事模式。小叙事就是一系列惊险的事件或者是日常生活场景,是小说艺术魅力的重要来源。大叙事和小叙事都是当下的元历史体验。在人物塑造上红色谍战叙事遵循类型美学规范,塑造了大量类型化的形象。这是二元对立的政治和文化结构模式造成的,也是革命英雄主义美学原则影响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谍战叙事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宣传向新娱乐性的蜕变。它延续了建国十七年文艺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和策略,实质是两种价值观和两条道路的尖锐对抗。它仍然是传统的政治和文化层面的二元对立结构模式的显现。同时,这个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出现松动和分化的迹象,表现在题材、人物角色上显现出新娱乐性,并汲取某些时尚元素以增强观赏性。 新世纪反特电视剧在整体上实现了对反特类型剧的叙事超越,表现为以家庭伦理情感冲淡强烈的阶级意志和情感,以生活化的情感副线来助推反特情节的发展,以平民视点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包括在侦察英雄或公安、女特务和男特务的塑造上均实现了突破。 第三章论述现代谍战叙事的传奇叙述。本文分析了“传奇”的叙事学内涵,认为以惊险奇巧的情节铺设形式来讲述奇情异事的叙事行为就是传奇。在内容上传奇表现为宏大景观与微观个体的扭结、单向度与多向度的人物形象塑造和多重而复杂的情欲纠葛三个方面,并显现出时代差异。在传奇化叙事策略上本篇主要论述了扣人心魄的悬疑、交互生辉的多类型冲突、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变化三个方面。 第四章阐述的是我国谍战叙事中的身体叙述。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谍战叙事文本中的女性身体。民国时期女性身体显示出解放内涵,是自由化的身体。建国后至80年代,女性身体是政治化的身体,反特片中的女性身体尤其是女特务最为典型。新世纪的女性身体作为商品化和娱乐化的重要载体和对象被过度刻写,是被消费的身体。建国后至80年代的女性身体与新世纪的女性身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前者是受到禁欲主义的规约而不能真实地展示自身的性别态身体,包括红色女性和黑色女性两类身体,后者是受到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规约的被消费的性别态身体。女性身体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力量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话语的隐秘操控而丧失了主体性。 红色谍战叙事中的男性身体的存在方式是暴力性的展示方式,即被刑罚和被杀戮两种特殊情势下的男性身体。对男性身体的酷刑和杀戮的展示包含了鲜明的道德和政治理性的审判意义,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识形态内涵。在政治的功能上,它是国家意志和政党力量及野蛮主义合法化的强力表达;在文化的功能上,它是英雄主义的审美标签;在消费的功能上,它是人的感官欲望消费的极大满足。男性身体同样丧失了主体性。 第五章阐述了二十一世纪谍战剧的浪漫化叙述。新世纪最初十年谍战剧的热播是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美学现象。在文化的审美层面,谍战剧的浪漫精神取向深度契合了公民社会文化的和政治的双重浪漫审美需求,这是谍战剧一度流行的内在原因。其主要的特征和方式便是“浪漫化”。浪漫化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显现为信仰的力量和英雄的塑造。这类文化的浪漫审美倾向还体现在神秘性体验之中,具体表现为悬疑的设置和惊悚事件及场景的设置以及体验效果之中。在成因上谍战叙事的浪漫精神取向是基于新“神话”的规定、是基于文化孤独个体的心理需求、也是基于世俗审美的需要,特别是当前谍战剧的言情化和武侠化泛滥倾向,值得反思。
【关键词】:谍战叙事 谍文化 传奇 身体 浪漫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42;J905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5
  • 绪论15-30
  • 一、现代谍战叙事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15-23
  • 二、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23-30
  • 第一章 谍文化:谍战叙事的审美意蕴空间30-45
  • 第一节 谍的起源和特征30-35
  • 一、谍的起源30-31
  • 二、谍的特征31-35
  • 第二节 谍文化的精神资源35-38
  • 一、谍与兵家思想35-36
  • 二、谍与儒家思想36-37
  • 三、谍与侠37-38
  • 第三节 谍文化:新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38-45
  • 一、谍文化的传统内涵39-41
  • 二、谍文化的现代性内涵41-45
  • 第二章 中国现代谍战叙事流变45-94
  • 第一节 在民族主义大潮中高歌的民国谍战叙事45-67
  • 一、民国谍战叙事的发生45-46
  • 二、民国谍战叙事产生的历史条件46-49
  • 三、民国谍战叙事产生的文化条件49-54
  • 四、民国谍战叙事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54-65
  • 五、民国谍战叙事的文化意识形态特征65-67
  • 第二节 为共和国歌唱的红色谍战叙事67-75
  • 一、红色谍战叙事的界定67-69
  • 二、大叙事与小叙事69-71
  • 三、类型人物塑造71-75
  •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宣传向新娱乐性追求蜕变75-94
  • 一、意识形态功能和策略的延续76-79
  • 二、新娱乐性走上前台79-83
  • 三、反特电视剧对类型反特片的叙事超越83-94
  • 第三章 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的传奇叙述94-131
  • 第一节 传奇的叙事学内涵94-97
  • 一、传奇属于故事94-95
  • 二、传奇属于话语95-96
  • 三、传奇的地位96-97
  • 第二节 叙事内容传奇化97-114
  • 一、两类传奇的扭结98-100
  • 二、单向度与多向度的人物100-107
  • 三、多重而复杂的情欲纠葛107-114
  • 第三节 传奇化叙事策略114-131
  • 一、悬疑扣人心魄115-119
  • 二、多类型冲突交互生辉119-125
  • 三、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变化125-131
  • 第四章 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的身体叙述131-161
  • 第一节 始于解放经由政治抵达娱乐的女性身体131-152
  • 一、自由化的女性身体131-134
  • 二、政治化的女性身体134-137
  • 三、被消费的女性身体137-140
  • 四、新世纪与建国后至80年代的女性身体比较140-143
  • 五、女性身体的主体性问题143-152
  • 第二节 男性身体的暴力性展示152-161
  • 一、男性身体的存在方式153-156
  • 二、暴力性男性身体的功能156-159
  • 三、男性身体的主体性问题159-161
  • 第五章 新世纪谍战剧的浪漫化叙述161-189
  • 第一节 谍战剧的浪漫精神取向161-172
  • 一、第三次谍战影视浪潮161-163
  • 二、政治浪漫化:理想主义163-166
  • 三、审美浪漫化:神秘性体验166-170
  • 四、关于浪漫精神退位的质疑170-172
  • 第二节 谍战剧浪漫化艺术的历史规定性172-189
  • 一、基于新“神话”的规定173-176
  • 二、基于文化孤独个体的心理需求176-180
  • 三、基于世俗审美的需要180-189
  • 结语189-194
  • 参考文献194-201
  • 附录201-202
  • 后记202-2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彤;;新世纪的“谍战剧”热:转型期的个体焦虑[J];当代电视;2010年02期

2 张慧瑜;;“谍谍”不休:谍战片的后冷战书写[J];当代电影;2010年04期

3 林正新;;论当前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类型化”和“恶劣的个性化”倾向[J];当代文坛;2011年03期

4 胡克;;新谍战片的美学倾向与文化分析[J];电影艺术;2010年01期

5 吴琼;;谍战那些事儿——中国历史上的反特片(一)[J];电影新作;2010年01期

6 孙焕英;《梅花档案》的胡诌与“文革手抄本现象”[J];当代电视;2005年05期

7 吴琼;;谍战那些事儿——中国历史上的反特片(下)[J];电影新作;2010年02期

8 韦华;;精巧安排 出奇制胜——《保密局的枪声》的情节与悬念[J];电影艺术;1979年05期

9 沈静;;传奇之美与诗化风格——电视剧《暗算》的人物塑造与叙事特色分析[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彭在钦 ,杨经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类型化、模式化研究[J];理论与创作;200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传领;消费主义视野下新世纪谍战剧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73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