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撮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1:11

  本文关键词:《正音撮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音撮要》成书于嘉庆庚午年(1810年),是清代中后期一部重要的正音读本。作者系广东省南海人高敬亭。《正音撮要》也是目前所见清代最早的正音内容详尽(涵盖语音、词汇、短文等)的正音读本。我们着重考察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正音撮要》进行了版本校勘,通过多种版本的对比,考订其间源流关系及其版本的校勘价值,最后确定道光甲午本(1834年)为善本,价值最大;第二,以《正音撮要》卷四“千字文切字”的反切注音为主要依据,结合卷一所记录的其它语音资料,探寻《正音撮要》声韵调系统的特点,构拟其各音类的音值,剥离出主流音系之外的方音现象,再通过与同时期的其它官话韵书音系的比对,讨论《正音撮要》的音系性质及其“正音”观念,明确了《正音撮要》音系是具有复合性质的语音系统,其主要记录的是清代中后期读书音与口语音并存的北京官话音,但也掺杂着一些作者的广州方音。第三,通过对《正音撮要》二、三卷词语部分从点至面的考察,了解到《正音撮要》词语系统主要记录了清代中后期以书面语词为主,兼有部分口语词的北京官话词语,其中亦载有一些南方官话词语,并且从其词缀特征中可以窥探出《撮要》词语有受到当时南京官话影响的痕迹。
【关键词】:《正音撮要》 版本 音系性质 北京官话音 广州方音 北京官话词语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1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8
  • 绪论8-18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8-14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材料和方法14-18
  • 第一章 《正音撮要》概况18-24
  • 第一节 《正音撮要》的作者及其正音思想18-20
  • 第二节 《正音撮要》的体例20-24
  • 第二章 《正音撮要》的版本研究24-34
  • 第一节 《正音撮要》八种版本简况24-26
  • 第二节 《正音撮要》的版本比较研究26-31
  • 第三节 《正音撮要》的版本源流31-32
  • 第四节 《正音撮要》的版本校勘价值32-34
  • 第三章 《正音撮要》的声母系统研究34-88
  • 第一节 《正音撮要》声母概述34-44
  • 第二节 《正音撮要》的声母及其拟音44-66
  • 第三节 声母相关问题讨论66-85
  • 第四节 《正音撮要》声母系统小结85-88
  • 第四章 《正音撮要》的韵母系统研究88-146
  • 第一节 《正音撮要》的韵母及其拟音88-117
  • 第二节 《正音撮要》韵母系统的特点117-143
  • 第三节 《正音撮要》韵母系统小结143-146
  • 第五章 《正音撮要》的声调系统研究146-162
  • 第一节 《正音撮要》的入声问题146-153
  • 第二节 平分阴阳153-156
  • 第三节 浊上变去156-162
  • 第六章 《正音撮要》音系的方音现象162-196
  • 第一节 “土话同音官话异音”所反映的方音特征163-169
  • 第二节 “土话异音官话同音”所反映的方音特征169-181
  • 第三节 “千字文切字”所反映的方音现象181-196
  • 第七章 《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及其“正音”观念196-212
  • 第一节 《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196-208
  • 第二节 从《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看清代“正音”观念208-212
  • 第八章 《正音撮要》的词语研究212-248
  • 第一节 《正音撮要》词语之概貌212-215
  • 第二节 《正音撮要》词语的构词个案研究215-225
  • 第三节 《正音撮要》与《正音咀华》的词语比较研究225-230
  • 第四节 《正音撮要》词语的性质230-248
  • 第九章 结论248-254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重点回顾248-251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创获与展望251-254
  • 附录1254-296
  • 附录2296-306
  • 参考文献306-314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314-316
  • 致谢316-318
  • 个人简历318-3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东;威妥玛氏《语言自迩集》所记的北京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黄薇;;明清官话的标准音研究述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李康澄;;关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回顾及思考[J];武陵学刊;2011年05期

4 王进安;李绍群;;宋元明清韵书编纂中“助纽”的传承与演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俞敏;北京音系的成长和它受的周围影响[J];方言;1984年04期

6 麦耘;《正音撮要》中尖团音的分合[J];古汉语研究;2000年01期

7 鲁国尧;论“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兼议汉语研究中的“犬马鬼魅法则”[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8 叶荧光;;《李氏音鉴》北京音的文白异读——也谈《李氏音鉴》音系的性质[J];古汉语研究;2010年04期

9 吕朋林;清代官话读本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03期

10 王为民;;《正音撮要》作者里籍与版本考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正音撮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75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6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