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韩国语敬语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05-20 00:09

  本文关键词:古今韩国语敬语的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韩国语中,敬语的使用较为普遍。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敬语能显示出个人的特殊身份,言语者根据与听者之间的亲疏关系、社会地位差异以及辈分关系等来选择恰当的语言并使用。语言交流是社会生活交流的重要途径,而在进行语言交流时,人们必需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律。韩国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征有很多,其中发达的敬语体系可算是其最大的特征。历史上,韩国语的敬语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其变迁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产生时期,即古代韩国语;第二时期为其成长时期,即中世韩国语;第三时期为其过渡时期,即近代韩国语,第四时期为完成时期,即现代韩国语。 本论文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有关韩国语敬语的著作及资料文献进行了梳理,对敬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简单阐述了韩国语敬语的成因与敬语组合。韩国语敬语体系是现存的“尊待(respectful,ordinary):平待(ordinary honorific):下待(disrespectful treatments)"或者“敬语:评语(modest):卑语(obscenity)”和“尊敬:降低”等不是对立性的,而是“+上位性(superiority)"、“-上位性(superiority)"来进行研究。再说,把敬语的对上位者在动词上表示“+上位性(superiority)"并说明。尊称是现存的相当于主体敬语的谓语,句中发话者是以主语登场的人物就上位者的时候要显示“+上位性(superiority)"和表示先词末词尾的“(?)[(?)i]”。谦称是现存的客体敬语与相对敬语都可以包括进来的谓语,也是以“恭敬性”为主进行的分析。动作的恭敬性是很恭逊的进行动作主体的行为,表述的“恭敬性”是说话者对听者很恭敬的陈述。还使用“上位性(superiority)"与“恭敬性(politeness)"来具体说明敬语。 第三章到第七章,从古代到现代韩国语敬语的内容,在尊称方面是根据词素的方法以先词末词尾“(?)[(?)i]”、尊称助词“(?)[kεsΛ]”、“(?)[kε]” 根据词汇方法的词缀“(?)[nim]”。谦称中动作的“恭敬性”是先词末词尾“(?)[shap]”与谦称词汇和表述的“恭敬性”是先词末词尾“(?)[i]”并表示“(?)[i]”的词末”词尾为中心进行的分析。通过根据词素的有无结合的情况下“+上位”与“上位”划分的方法。 古代韩国语敬语是尊称的‘赐’与谦称的‘白’、‘音’。中世早期韩国语敬语的尊称是‘赐’、‘教’、‘教是’与谦称是‘白’。训民正音创制以后的中世晚期韩国语敬语中尊称是“(?)[(?)i]”,谦称的“(?)[shap]”和“(?)[i]”是到17世纪功能上没有变化,形态上发生变化。18世纪以后经历了“(?)[shap]”和“(?)[i]”的合并过程,这表明是功能上发生变化原因是认为有‘谦称的“恭敬性”的相似性’。 现代韩国语敬语各时期变迁过程的结果。自韩国语敬语相关研究开始以来,比较关注和讨论的对象就是对“相对敬语”进行分析。对现代韩国语敬语的分析,是通过对不同社会身份、亲族关系、性别、年龄上使用的敬语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韩国语 敬语 尊称 谦称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5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外文摘要8-14
  • 第一章 绪论14-37
  • 1.1 问题的缘起与意义15-18
  • 1.1.1 问题的缘起15
  • 1.1.2 研究意义15-18
  • 1.2 研究方法及设定谓语18-24
  • 1.2.1. 研究方法18-20
  • 1.2.2. 设定谓语20-24
  • 1.3 韩国语敬语研究概况24-37
  • 1.3.1 韩国语敬语的研究成果24-32
  • 1.3.2 非韩国人对韩语敬语的研究成果32-37
  • 第二章 韩国语敬语界定37-75
  • 2.1 韩国语史37-42
  • 2.2 韩国语敬语界定42-51
  • 2.2.1 韩国语敬语的成因43-51
  • 2.3. 韩语敬语的组合51-55
  • 2.4. 韩国语敬语的系统与特点55-75
  • 2.4.1. 尊称:“上位性”56-64
  • 2.4.2 谦称:“恭敬性”64-75
  • 第三章 古代韩国语敬语75-101
  • 3.1 文献资料及概况75-78
  • 3.2. 古代韩国语的敬语体系78-98
  • 3.2.1. 尊称79-87
  • 3.2.2 谦称87-98
  • 3.3 古代韩国语敬语特点与变迁98-101
  • 第四章 中世早期韩国语敬语101-113
  • 4.1 文献资料及概况101-103
  • 4.2. 中世早期韩国语的敬语系统103-113
  • 4.2.1 尊称103-106
  • 4.2.2 谦称106-111
  • 4.2.3 中世早期韩国语敬语特点与变迁111-113
  • 第五章 中世后期韩国语敬语113-147
  • 5.1 文献资料及概况113-116
  • 5.1.1 15世纪文献资料及概况113-114
  • 5.1.2 16世纪文献资料及概况114-116
  • 5.2 15世纪韩国语的敬语体系116-132
  • 5.2.1 尊称116-121
  • 5.2.2 谦称121-131
  • 5.2.3 15世纪韩国语敬语特点与变迁131-132
  • 5.3 16世纪韩国语敬语体系132-147
  • 5.3.1 尊称132-136
  • 5.3.2 谦称136-143
  • 5.3.3 16世纪韩国语敬语特点与变迁143-147
  • 第六章 近代韩国语的敬语147-174
  • 6.1 文献资料及概况147-150
  • 6.2 17世纪韩国语敬语体系150-160
  • 6.2.1 尊称150-154
  • 6.2.2 谦称154-160
  • 6.3 18世纪韩国语敬语体系160-174
  • 6.3.1 尊称160-165
  • 6.3.2 谦称165-169
  • 6.3.3 18世纪韩国语敬语特点与变迁169-174
  • 第七章 现代韩国语敬语174-207
  • 7.1 尊称174-183
  • 7.1.1 按照词素的方法174-178
  • 7.1.2 按词汇的方法178-183
  • 7.2 谦称183-196
  • 7.2.1 动作的”恭敬性”183-186
  • 7.2.2 表述的”恭敬性”186-196
  • 7.3 现代韩国语敬语的运用196-202
  • 7.4 现代韩国语敬语的误用202-207
  • 第八章 结论207-214
  • 参考文献214-233
  • 附录233-247
  • 致谢2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朴钟锦;韩语交际尊敬法及其文化内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2 赵新建;;朝鲜语词缀、词类和词尾范畴的相互渗透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廉光虎;十五世纪以前朝鲜语敬语表现形式的考察[J];民族语文;1998年01期

4 李丹;;韩国语相对敬语法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古今韩国语敬语的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