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舞蹈源流谱系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4:03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源流谱系调查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维吾尔族舞蹈在中华民族舞蹈之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谓独树一帜,无论在民间还是在舞台艺术中都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民族舞蹈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维吾尔族舞蹈事业继续有着全面长足的发展,在创作、教学、研究等各方面均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与挑战。 约定俗成的“维吾尔族舞蹈”的概念,作为对新疆地区该民族舞蹈的概括性和整体性称谓,反映出一种具有典型特征和文化内涵的舞蹈样式。实际上,维吾尔族舞蹈所呈现出的文化层面的多维、多样与复杂性,在中国范围,甚至亚洲范围内都是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中蕴含了一个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异性并反映文化差异性的多维、多层、多代系的乐舞源流谱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已有成果,遵循“舞蹈生态学”为方法论,同时结合人类学的访谈、观察、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匹尔舞、赛乃姆和萨玛舞三个维吾尔族典型舞种所折射出的维吾尔族舞蹈源流谱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力求将早期、中期以及后期的整体状况及发展特点在所选择的典型舞种中都有所呈现,以一种宏观的、多维的研究视角,去深入和动态地把握维吾尔族舞蹈纷繁复杂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规律。 建立维吾尔族舞蹈源流谱系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对不同代际、不同舞蹈样式之间的发展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形成对维吾尔族舞蹈结合了形态、功能、源流和播布区域的多维分析,从而深入认识其发展规律与文化特异性,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确认和提炼。对维吾尔族舞蹈发展的“优质基因”的发现并自觉地进行传承,将是实现对维吾尔族舞蹈科学化传承的关键环节。通过舞体在复杂生态系统中的选择,将有价值的“优质基因”保存和流传下来。能够确认和提炼这些优质基因,将对现时的舞蹈教学和创作产生重大的意义。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具有开创性地以多维舞种的科学概念和源流谱系的研究思路,首次构建了一个对维吾尔族舞蹈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体系,具有填补舞蹈学科研究空白的意义;二是在于运用具有创新意义的舞蹈生态学方法论,建立了对维吾尔族舞蹈样本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舞蹈艺术规律的研究手段,为民族自然舞蹈的研究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范本;三是在多维分析和文化比较的研究视野中更深入地探寻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特异性,对厘清和深入认识维吾尔族舞蹈复杂的文化现象做出了贡献,并有助于对其优质文化基因进行辨识和提炼,从而为今天的文化选择,尤其是在舞蹈创作和教学上提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参照。
【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 源流谱系 多维舞种 优质基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2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绪论10-20
  • 第一章 雏形与呈现:匹尔舞中谱系早期的文化印迹20-36
  • 第一节 匹尔舞的形态描述与分析21-31
  • 一 匹尔舞仪式的情景描述21-24
  • 二 匹尔舞的形态分析24-26
  • 三 匹尔舞的功能对形态的影响26-27
  • 四 匹尔舞的源流分析27-29
  • 五 匹尔舞播布区的文化融汇29-31
  • 第二节 匹尔舞所反映维吾尔族舞蹈源流谱系萌芽期的特点31-36
  • 一“自然崇拜”的灵性凸显31-32
  • 二 巫术中的交感思维32-36
  • 第二章 发展与分化:多地赛乃姆中谱系中期的文化变迁36-68
  • 第一节 维吾尔族赛乃姆的基本形态、情景描述与功能分析37-40
  • 一 赛乃姆具有共性的基本形态37-38
  • 二 赛乃姆共通的发生情境与功能38-39
  • 三 赛乃姆初始的源流推测39-40
  • 第二节 喀什赛乃姆的形态及源流谱系分析40-49
  • 一 喀什赛乃姆基本步伐的比较分析40-43
  • 二 影响喀什地区赛乃姆形态差异的因子分析43-47
  • 三 喀什赛乃姆所呈现出的源流谱系中期的特点47-49
  • 第三节 库车赛乃姆的形态及源流谱系分析49-56
  • 一 库车赛乃姆的典型形态分析49-51
  • 二 影响库车赛乃姆形态的生态分析51-54
  • 三 库车赛乃姆呈现出的源流谱系中期的特征54-56
  • 第四节 吐鲁番赛乃姆的形态及源流谱系分析56-61
  • 一 吐鲁番赛乃姆的典型舞蹈形态分析56-58
  • 二 影响吐鲁番赛乃姆形态的生态分析58-60
  • (一) 族群文化结构的变化带来乐舞融合58-59
  • (二) 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交流的结果59-60
  • 三 吐鲁番赛乃姆所反映的源流谱系中期的特征60-61
  • 第五节 哈密赛乃姆的形态及源流谱系分析61-68
  • 一 哈密赛乃姆的形态分析62-64
  • 二 影响哈密赛乃姆形态的生态分析64-65
  • 三 哈密赛乃姆所呈现出的源流谱系中期的特点65-68
  • 第三章 演进与变化:从萨玛舞看谱系后期的文化影响68-86
  • 第一节 萨玛舞的基本形态、情景描述与功能分析69-79
  • 一 萨玛舞的基本形态分析69-73
  • 二 萨玛舞的发生情景描述与功能分析73-79
  • 第二节 萨玛舞的源流分析79-83
  • 第三节 萨玛舞所反映的维吾尔族舞蹈源流谱系后期的特征83-86
  • 第四章 传承与延展:维吾尔族舞蹈现时性发展的思考与启示86-96
  • 第一节 维吾尔族舞蹈的共性特征初探86-90
  • 第二节 维吾尔族舞蹈的现时发展思考90-96
  • 一 确认和提炼维吾尔族舞蹈的“优质基因”90-91
  • 二 维吾尔族舞蹈在教学中的科学化传承91-93
  • 三 维吾尔族舞蹈创作的文化自觉93-96
  • 参考文献96-10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104-106
  • 致谢106-1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从基本手位看佛教文化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影响[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罗雄岩;“胡旋舞”与绿洲文化传承新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罗雄岩;;维吾尔木卡姆与绿洲舞蹈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戴虎;张静;;论阿吉·热合曼的舞蹈创作思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戴虎;;《伊犁赛乃姆》艺术形态特点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许岳军;;维吾尔族舞蹈《丽影舞歌》创作有感[J];当代经理人;2005年05期

8 付明华;龟兹文明及舞蹈艺术[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刘建,孙龙奎;维族舞蹈生成一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张萍;舞蹈的旋转 旋转的舞蹈——兼谈维吾尔族舞蹈的旋转[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源流谱系调查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93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