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斯科学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6:01

  本文关键词:雅斯贝斯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雅斯贝斯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是存在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相对于石里克、马赫、库恩、赖欣巴哈等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雅斯贝斯的科学哲学思想属于更广义的科学哲学。广义的科学哲学是相对于维也纳学派发展而来的传统的科学哲学而言,其包容更广阔的外延和深厚内涵,为当今科学哲学走出白为的樊篱、瓶颈提供更开放的视野和思考空间,为解决当代科学哲学研究重大理论问题提供思想资源。研究雅斯贝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不仅有助于弥补学术界一直以来偏重于研究“传统科学哲学”思想而忽视广义科学哲学思想的缺陷,而且对于国内成果较少,主题相对单一的雅斯贝斯哲学研究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作者认为雅斯贝斯的存在哲学不是一种新哲学,而是哲学的一部分,这个部分一直以来被以主张“科学的哲学”为主导的现代哲学所遗忘。他的存在哲学的提出是为了反对传统哲学把某种既定的原则当作普遍有效的原则来作为以“总体知识”出现的哲学;反对诸如实证主义者等科学哲学家要求“科学的哲学”。雅斯贝斯的科学哲学正是从哲学的“自我遗忘”中唤醒而建立在以科学为前提的存在哲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批判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突破“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因此,本文站在广义的科学哲学视角,主要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思想”和“现代科学与人的存在的关系思想”两个方面对雅斯贝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其科学哲学思想的特点、意义、局限性进行全面探讨和定位。 通过纵观雅斯贝斯科学与哲学关系思想,本文从九个方面重点分析和厘清科学与哲学的不同,申明雅斯贝斯在承认科学、肯定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工具的同时确立和强调哲学不可替代的坚定的“人本主义”思想立场,提出哲学的力量于“世界指向”中科学的界限之处彰显,从而将哲学在“自我遗忘”中找回。在此研究基础上,指出雅斯贝斯以真理统一科学与哲学,视“大全”为真理的源泉,将真理分为“此在的真理”、“意识一般的真理”、“精神的真理”、“存在的真理”,从而突破以往单一、狭隘的真理观;在面对例外和权威时指出雅斯贝斯通过“理性”进行真理追寻的思想。本文通过“现代科学与人的存在的关系思想”指出作为历史哲学家的雅斯贝斯站在历史分期的角度,将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大致分为:科学前科学、理性认识自觉和现代科学三个阶段,经过对现代科学的兴起和特点的考察,雅斯贝斯认为“科学迷信”是现代科学时代下精神困境的主要特征,现代科学的畸变是导致现代人精神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试图在雅斯贝斯的科学哲学思想内部寻求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解除方案,即通过“纯粹科学”建立“大学之理念”;通过“纯粹哲学”过“哲学式生活”。 文章最后提炼出相对于传统科学哲学,雅斯贝斯科学哲学所具有的开放的科学系统、超越的形而上学、无限的哲学理性的思想特点,得出雅斯贝斯走向哲学信仰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结论,并站在科学哲学史的角度对雅斯贝斯科学哲学思想进行总体上的再评价,指出其意义、局限性,得出结论和作出展望。 总之,在“科学的哲学”的大背景下雅斯贝斯坚守哲学的阵地,不因科学而遗忘哲学,不因哲学而丢掉科学的科学哲学思想打开了传统科学哲学的新视野,提供了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出路,丰富了广义的科学哲学内容。
【关键词】:雅斯贝斯 科学哲学 存在哲学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16.5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TABLE OF CONTENTS11-14
  • 1 绪论14-28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14-19
  • 1.1.1 问题的提出14-17
  • 1.1.2 选题意义17-19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9-26
  • 1.2.1 国内研究评述19-24
  • 1.2.2 国外研究评述24-26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6-28
  • 1.3.1 研究思路26-27
  • 1.3.2 研究方法27-28
  • 2 雅斯贝斯的哲学之路28-49
  • 2.1 时代与际遇28-32
  • 2.1.1 学术与生活际遇28-31
  • 2.1.2 时代背景31-32
  • 2.2 存在哲学的提出32-36
  • 2.2.1 为何提出32-34
  • 2.2.2 如何提出34-36
  • 2.3 对科学哲学的“破”与“立”36-48
  • 2.3.1 批判实证主义的教条36-41
  • 2.3.2 突破“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41-46
  • 2.3.3 从科学问题到科学作为哲学问题46-48
  • 2.4 本章小结48-49
  • 3 存在论视野下的科学与哲学49-76
  • 3.1 历史中的科学与哲学49-56
  • 3.1.1 作为“总体知识”的自然哲学49-50
  • 3.1.2 作为“元物理学”的形而上学50-51
  • 3.1.3 作为“科学的哲学”的实证哲学51-53
  • 3.1.4 作为“科学”-“人本”二分的现代哲学53-56
  • 3.2 科学与哲学的划界56-64
  • 3.2.1 划界之因56-58
  • 3.2.2 划界思想来源及标准58-61
  • 3.2.3 科学-哲学的界限61-64
  • 3.3 科学与哲学的统一:“真理”64-72
  • 3.3.1 “科学真理”与“哲学真理”64-69
  • 3.3.2 “例外”、“权威”与真理的达致69-72
  • 3.4 存在哲学与“哲学危机”72-75
  • 3.4.1 历史中的“哲学危机”72-73
  • 3.4.2 “存在启明”对“哲学危机”的拯救73-75
  • 3.5 本章小结75-76
  • 4 存在论视野下的现代科学与人的存在76-92
  • 4.1 现代科学的界定76-81
  • 4.1.1 现代科学的兴起76-78
  • 4.1.2 现代科学的特点78-81
  • 4.2 现代科学时代下的精神困境81-86
  • 4.2.1 特征:“科学迷信”82-85
  • 4.2.2 原因:现代科学的畸变85-86
  • 4.3 精神困境的解除86-91
  • 4.3.1 纯粹科学——“大学之理念”87-89
  • 4.3.2 纯粹哲学——“哲学式生活”89-91
  • 4.4 本章小结91-92
  • 5 雅斯贝斯科学哲学评析92-116
  • 5.1 雅斯贝斯科学哲学的特点92-106
  • 5.1.1 开放的科学系统92-95
  • 5.1.2 超越的形而上学95-100
  • 5.1.3 无限的哲学理性100-103
  • 5.1.4 哲学信仰:科学哲学的归宿103-106
  • 5.2 雅斯贝斯科学哲学的意义106-111
  • 5.2.1 跳出“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106-108
  • 5.2.2 融合东方与西方文化108
  • 5.2.3 展现科学伦理的维度108-111
  • 5.3 雅斯贝斯科学哲学的局限性111-115
  • 5.3.1 矛盾性111-113
  • 5.3.2 超验性113-114
  • 5.3.3 理想性114-115
  • 5.4 本章小结115-116
  • 6 结论与展望116-121
  • 6.1 结论116-117
  • 6.2 创新点117-119
  • 6.3 展望119-121
  • 参考文献121-126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126-13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133-134
  • 致谢134-135
  • 作者简介1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理海;追求,还是占有——论哲学真理[J];东岳论丛;1998年04期

2 鲁路;;雅斯贝斯对原子论与单子论的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袁义江;论雅斯贝尔斯哲学的特征和基本倾向[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张一兵;;此在的到场:雅斯贝尔斯人学的解构——青年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路标细解[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田薇;雅斯贝尔斯对于西方科技时代的批判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洪晓楠;;科学文化哲学及其问题意识[J];求是学刊;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俊;雅斯贝尔斯的元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雅斯贝斯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94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