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7:01

  本文关键词: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元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在蒙古族统治者实施的兼容并蓄的国家政策下,文化与艺术的蓬勃发展成为可能,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则构成了这一时代的最强音,在这种丰富、活跃而充满生机的文化背景下,各种艺术形式均得以焕发熠熠光彩,其中藏传佛教雕塑艺术更是这一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构成我国雕塑艺术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雕塑艺术以佛教造像为主要内容,其中,藏传佛教雕塑造像与汉地传统佛教雕塑造像在内容题材和风格样式上均有相互的影响和借鉴但同时又有很大差别,而元代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其雕塑艺术更是以藏传佛教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融合了来自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佛教造像的风格和特点,分为尼藏、克藏等样式,在与不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藏西、藏中、藏东、蒙古等造像样式,同时对我国汉地传统佛教造像手法也有一定的吸收和借鉴,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综合艺术形式。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题材丰富、内容广泛、造型优美、工艺精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佛教造像的造型特点鲜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经过漫长的演变,元代藏传佛教雕塑造像由最初的倒三角形脸庞、高耸肉髻、薄衣贴体等域外特征明显的造型特点,发展为方额广颐、褒衣博带等符合我国本土文化审美特性的造型样式,充分体现了文化对于艺术的影响力。同时期的汉地佛教雕塑也很好的传承了我国唐宋以来佛教造像的优良传统,并遗存下来一批精品力作,为我们进行梵式与汉式两种造像风格的对比性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例如位于北京郊区的居庸关过街塔云台石刻,具有典型的梵式造像特点,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代表精品;还有位于杭州飞来峰的石窟造像群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元代佛教雕塑艺术宝库,其中汇集了梵式、汉式不同类型和题材数量众多的雕塑作品,做工精美,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对比我们得知,“世俗化”是元代佛教造像的主要特点,而对造像“神性”的表达则更多的体现在了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是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性。
【关键词】:藏传佛教 雕塑艺术 元代 佛教造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1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11
  • 第一章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渊源11-19
  • 第一节 外来造像样式对藏传佛教雕塑的影响11-18
  • 一 巴基斯坦地区斯瓦特造像11-13
  • 二 克什米尔佛教造像13-15
  • 三 尼泊尔佛教造像15-17
  • 四 东印度佛教造像17-18
  • 第二节 汉地传统造像样式对藏传佛教雕塑的影响18-19
  • 第二章 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风格流派及造型特点19-37
  • 第一节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总体特征19-26
  • 一 丰富的内容题材19-20
  • 二 独特的供养形式20-22
  • 三 严格的造像仪轨22-23
  • 四 多样的造像材质23-26
  • 第二节 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与繁荣26-29
  • 一 汉传佛教入藏与藏传佛教的东渐26-27
  • 二 大规模的寺庙建设与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兴盛27-29
  • 第三节 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风格流派29-34
  • 一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诸多流派29-32
  • 二 尼泊尔风格对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影响32-33
  • 三 阿尼哥与“西天梵相”33-34
  • 第四节 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造型特点34-37
  • 一 整体简约、概括,形式感强34-35
  • 二 细节生动、具体,,表现力强35-36
  • 三 造型优雅、曼妙,艺术性强36-37
  • 第三章 元代“梵式”造像与汉地传统佛教造像的异同37-57
  • 第一节 杭州飞来峰石刻造像分析37-43
  • 一 飞来峰元代石刻造像概述37-38
  • 二 域外造像样式对飞来峰“梵式”造像的影响38-39
  • 三 飞来峰“梵式”与“汉式”造像的形式特点比较39-43
  • 第二节 北京居庸关过街塔云台石刻分析43-50
  • 一 建筑简介43-44
  • 二 文献考证44-45
  • 三 艺术解析45-50
  • 第三节 山西地区元代寺庙彩塑造像分析50-57
  • 一 山西地区元代寺庙彩塑作品概述50-51
  • 二 洪洞县广胜寺元代彩塑51-53
  • 三 新绛县福圣寺元代彩塑53-57
  • 第四章 元代汉地佛教雕塑与藏传佛教雕塑的审美差异57-62
  • 第一节 元代汉地传统佛教雕塑的审美特性57-58
  • 一 佛教雕塑艺术的汉化进程57-58
  • 二 元代汉地佛教雕塑的审美特性及成因58
  • 第二节 元代藏传佛教雕塑的审美特性58-62
  • 一 神性高于人性的艺术表现59-60
  • 二 注重工艺性与艺术性的结合60-62
  • 结语62-63
  • 注释63-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图(彩页)67-84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成果等84-85
  • 致谢8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春;;基于民族特征的蒙古族雕塑艺术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94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a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