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

发布时间:2017-05-29 07:02

  本文关键词: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人们对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开始了更深入的思考,并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更好、更能守护人类社会长远未来的发展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方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汉语小说领域出现了一批年轻作家,他们关注底层,书写社会变迁,反思现代化进程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前景。绪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以文学方式描摹社会转型,反映了作家们对现代性的反思。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需要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分析,这不仅继承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传统,也拓展了新世纪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第一章:乡土叙事的现代性反思。乡土叙事在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数量众多,在其中,直接表达人与土地关系的作品较为突出,有以下倾向值得关注:描写城市的扩张对农村土地的侵蚀;展示土地的被污染和被损害;述说人与土地的情感;描绘土地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发展。而陶丽群和关仁山的作品几乎包含有上述所有倾向,在不同程度上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一个在回望土地和故乡,另一个则在迎接新型的人与土地关系,展现了作家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第二章: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的城乡叙事有以下几种倾向:描写年轻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部分农民对城市充满抵触情绪;描写农民进城后的生活状态;描写进城农民返乡的现实和心灵之旅;描写城市底层人之间的温情和城市对他们的善意。王华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城乡冲突主题,集中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乡村与城市的种种互动和矛盾。少数民族文学中也不乏对于城乡融合的书写,作家们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具有了多元化的价值立场。第三章:伦理叙事的现代性反思。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显现出明显的伦理叙事内涵,有如下几种不同的书写倾向:描写了乡村伦理关系的毁坏;展现家庭伦理的被损害;描绘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伦理观念;书写“孤独”的生命伦理感觉。对于乡村伦理和家庭伦理变化的描写,集中体现了现代性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而肖勤的女性生命伦理观、王华感性的生命伦理观以及了一容对孤独的生命伦理体认,显示出少数民族年轻作家对伦理叙事范围的拓展以及对现代性的深度思考。第四章:生态叙事的现代性反思。进入新世纪之后,少数民族生态小说呈现井喷之势,表现出以下几种倾向:描写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对动物的描写;展示大自然呈现的各种危机;歌颂保卫自然环境的人。以叶广芩和了一容的作品为例分析被人类贪欲伤害的自然和生物;以王华作品为例展示生态恶托邦和生态乌托邦的启示;对潘灵的小说的分析则是为了探讨合理而科学的发展观念。总之,在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创作中,有大量的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作品出现,这类小说体现的是文学介入生活的美学原则,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新世纪 少数民族汉语小说 现代性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26
  • 一、选题缘起、意义及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发展与研究9-16
  • 二、现代性与少数民族文学之关联16-19
  • 三、现代性反思类作品的总体特征19-21
  • 四、研究方案21-22
  • 五、主要内容、文本选择的说明及论文创新点22-26
  • 第一章 乡土叙事的现代性反思26-53
  • 第一节 土地与故乡30-40
  • 一、人对土地的热爱31-34
  • 二、人与土地的别离34-36
  • 三、土地是生命之根36-40
  • 第二节 土地神性的复归40-53
  • 一、小麦崇拜:土地神性的复归41-45
  • 二、土地即命运45-48
  • 三、唯一不变的是土地48-53
  • 第二章 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53-80
  • 第一节 城乡冲突57-72
  • 一、因为贫苦,所以逃离59-61
  • 二、“逃”往城市61-65
  • 三、被“剩下”的故乡65-67
  • 四、返乡:故乡的失落67-72
  • 第二节 城乡融合: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72-80
  • 一、勤劳坚忍善良的城市打工者72-74
  • 二、小人物之间的温情与温暖74-76
  • 三、城市对农村所表现出的善意76-80
  • 第三章 伦理叙事的现代性反思80-126
  • 第一节 现代社会伦理变化之反思84-96
  • 一、乡村伦理关系的变异84-91
  • 二、家庭伦理关系的轰塌91-96
  • 第二节 女性生命伦理观96-109
  • 一、“重男轻女”恶习造成的人生悲剧97-101
  • 二、女性生命伦理观的美善救赎101-104
  • 三、女性自主生命意识:长成一棵树104-109
  • 第三节 张扬感性的生命伦理观念109-114
  • 一、白芍:“理性”的生命策划109-112
  • 二、红杏:感性的生命伦理观112-114
  • 第四节 孤独的生命伦理感觉114-126
  • 一、孤独的无处不在115-117
  • 二、孤独源自存在的荒谬117-120
  • 三、与荒谬对抗120-123
  • 四、“山”的象征123-126
  • 第四章 生态叙事的现代性反思126-156
  • 第一节 人类的贪欲与动物的受难129-139
  • 一、生态反思: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130-135
  • 二、被损害的“红山羊”135-139
  • 第二节 生态恶托邦与生态乌托邦139-145
  • 一、生态恶托邦:生态伦理的毁坏140-143
  • 二、生态乌托邦:寻找逝去的家园143-145
  • 第三节 发展的快慢之思145-156
  • 一、发展之殇:自然生态危机146-149
  • 二、人性异化:人文精神危机149-152
  • 三、发展还是不发展:快慢之思152-156
  • 结语156-158
  • 参考文献158-168
  • 附录一 2014暑期调研实录168-174
  • 附录二 王华访谈:小说写到最后拼的就是一个想象力174-183
  • 附录三 肖勤访谈:我相信文学的力量183-19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93-194
  • 致谢194-1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来;;遥远的温泉[J];北京文学;2002年08期

2 叶广芩;;猴子村长[J];北京文学;2003年05期

3 萨娜;;达勒玛的神树[J];当代;2007年02期

4 王华;;回家[J];当代;2009年05期

5 张大伟;;城市文化与“身份认同”[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王海燕;;乡村伦理的颓变与叙事伦理的救赎——晓苏新世纪乡村小说漫评[J];当代文坛;2013年02期

7 肖勤;;谷雨的月光[J];长江文艺;2010年11期

8 叶广芩;;长虫二颤[J];当代;2003年04期

9 黄玲;;鹤之舞[J];边疆文学;2001年02期

10 陶丽群;;夜色里,那些关于村庄的记忆[J];边疆文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晓燕;[N];文艺报;2006年

2 杨立元 王蓉辉 刘笛;[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3 陶丽群 (壮族);[N];文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有顺;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德华;新时期小说中的土地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04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