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箴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18:23

  本文关键词:唐前箴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体 流变 职官制度 箴文 讽谏 扬雄 官箴书


【摘要】:箴文是夏商周时期出现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其随着社会环境、文学风气的变化而变化,最终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定型于汉代,发展于魏晋,兴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时期。本文着重研究唐前的箴文创作。文体研究的第一步是文体探源。每一种文体的出现,必然有其特定生成的环境和背景,这也决定了其文学体式存在的方式。本着“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的原则,从箴文的本源出发,简述箴文的流变与分类,并对其文体本义作以阐释,由此确定箴文的本质内涵、体式和特征。文体研究的第二步是辨体研究。“辨体”主张打破各种文体之间的界限,使之相互融合,共促发展。本文主要采用类比区分法,把箴文、铭文与诫文纳入到统一的文化背景中作以共时性的静态比较分析,概括出箴文不同于其他文体的个性特征。此外,辨体还包括文体分类。明·徐师曾《文体明辨》率先将箴文分为官箴与私箴两类。褚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亦遵循此种分类方法。本文则在此基础上细分为官箴、私箴、咏物箴及杂箴四类。在唐前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推源溯流,分别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职官制度、社会风尚、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探寻箴文发展的历史进程,展示唐前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其中从先秦至隋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职官制度来剖析箴文的发展变化是本文重点阐述内容,亦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箴文的文学性研究,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箴文作为一种劝谏性文体,在与同一时期的诗歌、散文、骈文、赋等相关文体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艺术风貌以及文体特征。箴文起初较为确切严谨,后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篇幅逐渐扩大,由最初短小精悍的纲要性文体转变为具有浓厚文学色彩、整饬庄重之美的长篇巨制。其艺术表现手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使箴谏之意表达得更为完整,更具说服力。陆机作评“箴顿挫而清壮”,刘勰评其“文资确切”、“体制弘深”,都反映了箴文创作的总体风格。为了更好的探寻箴文的内在发展痕迹,特选取扬雄及其作品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之所以选取扬雄,因为其共创箴文三十八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箴文之祖”。在对其系列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力图阐释扬雄思想转变的过程及其对箴文发展所起到的承继作用。作为本文的重点写作部分,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扬雄作箴的具体年代及其原因;扬雄《二十五官箴》“阙五亡四”的情况;“《十二州箴》还是《九州箴》”说法的确定问题以及王莽改制的相关问题;着重从职权和官德的角度分析扬雄的箴文作品。最后,从箴文与讽喻文学及唐宋元明清时期大量“官箴书”涌现的角度来诠释唐前箴文创作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文体 流变 职官制度 箴文 讽谏 扬雄 官箴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论8-19
  • 一、唐前箴文研究现状8-14
  • 二、唐前箴文研究价值14-16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6-19
  • 第一章 箴文概述19-50
  • 第一节 箴文辨体19-34
  • 一、文体学视角19-24
  • 二、箴文的文体学视角审视24-27
  • 三、箴文与铭文27-31
  • 四、箴文与诫文31-34
  • 第二节 箴文的分类34-50
  • 一、历代文选类总集对箴文的归类34-37
  • 二、箴文的历代分类37-38
  • 三、箴文的新分类38-50
  • 第二章 唐前箴文的演变及其现实功用性50-106
  • 第一节 唐前箴文的历史渊源50-100
  • 一、先秦时期——箴文之初50-61
  • 二、两汉时期——箴文兴盛61-77
  • 三、魏晋时期——箴文创新77-95
  • 四、南北朝与隋——箴文没落95-100
  • 第二节 唐前箴文的现实功用性100-106
  • 一、唐前箴文的现实功用性100-102
  • 二、唐前箴文思想内容102-106
  • 第三章 唐前箴文的文学特征106-116
  • 第一节 唐前箴文的艺术特征106-111
  • 一、文体特征106-107
  • 二、语言风格107-108
  • 三、典故使用108-111
  • 第二节 唐前箴文的文学意义111-116
  • 一、箴文与其他文体的关系111-114
  • 二、箴文与其他文体的交融114-116
  • 第四章 扬雄与箴文创作116-161
  • 第一节 扬雄箴文创作概况116-134
  • 一、扬雄生平及其撰作116-129
  • 二、扬雄箴文考述129-134
  • 第二节 扬雄箴文的内容134-149
  • 一、官箴134-145
  • 二、州箴145-147
  • 三、咏物箴147-149
  • 第三节 扬雄箴文的艺术特点149-156
  • 一、篇幅精当、四言兼杂149-151
  • 二、文辞典雅、语言精炼151-153
  • 三、用典精到、辞约义丰153-156
  • 第四节 扬雄箴文的承前启后156-161
  • 一、扬雄箴文的价值157-159
  • 二、扬雄箴文的影响159-161
  • 第五章 唐前箴文对后世的影响161-171
  • 第一节 箴文与讽喻文学161-166
  • 第二节 官箴书的涌现166-171
  • 参考文献171-175
  • 致谢175-17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保明;;明清官箴文献论略[J];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02期

2 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J];文学遗产;2005年01期

3 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J];文学遗产;2002年05期

4 何兹全;中国社会形态演变——从三权鼎立走向专制[J];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04期

5 葛荃;官箴论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 张晓明;扬雄箴文略论[J];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7 束景南;;扬雄作州箴辨伪[J];文献;1992年04期



本文编号:518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518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