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三音词语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5:46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三音词语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 三音词 语义结构 语义类别 词义透明度 历时发展


【摘要】:在现代汉语复音词的研究中,三音词占有重要地位。但与单音词和双音词相比,学界对三音词的研究却极为薄弱。汉语中的三音词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新词中三音词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并且三音词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与单音词和双音词不同的特点,因此,三音词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我们选择《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中所收的三音词,建立了现代汉语三音词语料库,经过仔细甄别,剔除非词,最后该语料库计有三音词7691个,8384个义项。我们分别对其词性、词素数量、结构层次、结构关系、语义结构、词义透明度等14项内容进行了标注,在这个封闭的语料范围内,借助数量统计的方法,对三音词的构词模式、结构关系、语义关系等进行详尽的统计,我们主要依据该语料库,但又不限于该语料库中的三音词,全面、系统地研究现代汉语三音词的构词、意义等,并与双音词、四音词进行共时层面的比较,与唐五代、近代汉语三音词进行历时层面的比较,希望能揭示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特点和三音词的发展脉络。文章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汉语三音词的研究现状、选题原因及意义和所用的理论方法、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辨识。我们在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切入对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存在词与语不分或混淆的情况,研究多是零散的、局部的,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研究大多基于共时层面,缺少历时视角。我们运用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中的一般理论,“词义透明度”的相关理论,韵律结构理论,向心结构理论,认知语言学中诸如范畴化、隐喻和转喻等相关理论,坚持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语料描写与理论解释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原则与方法,力求全面、透彻地从多个层面对现代汉语三音词进行分析。针对两部词典标注不一致的三音节词语,我们从意义的完整性、结构的定型性、韵律框架的复合性、语用的复呈性等方面对其进行辨识,最后剔除了我们认为是“语”的成分。第二章,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结构。我们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现代汉语三音词的构成成分、结构层次与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对于构成成分我们从单纯词素和合成词素的角度论述,着重讨论了合成词素的问题。合成词素”是由合成词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具有命名的合理性,由合成词素构成的三音词有5563个,占三音节合成词总数(8265)的67.30%。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层次以2+1式为多,占到十分之七强;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关系以偏正式为主,占到十分之八强。对于语义结构,我们在分析了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理论基础、分类标准的前提下,对三音词的语义结构,尤其是名词的语义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类与统计分析。其中,定中偏正式三音词最多,有6828个,占三音词总数的81.44%,其语义结构也最复杂。第三章,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别及语义类聚。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一个新的词汇语义分类系统,而在于窥探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别分布及其语义类聚,从而为认知三音词,尤其是词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因此我们以王惠等的《现代汉语语义词典》的分类为主,略加改造而成为一个语义分类体系,然后分别对名词、动词、形容词进行了语义类别的统计分析;词义类聚我们主要分析了现代汉语三音节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词义类聚。第四章,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词义透明度。我们将多应用于心理学界,而很少用于语言学界的词义透明度理论应用到三音词的研究中,以此来整体把握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词义透明度概况。我们把词义透明度区分为词典词义透明度和大众词义透明度,首先对词义透明度理论进行介绍,然后提出我们的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三音词中的“完全透明”、“比较透明”、“比较隐晦”和“完全隐晦”四种不同层级的词进行了量化统计和分析。其次,我们对词典词义透明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对于大众词义透明度,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最后分析了影响大众词义透明度的因素。第五章,三音词的历时发展。我们从词性、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等方面对三音词进行了历时比较,然后介绍了现代汉语三音词的压缩情况,最后从社会原因、语言内部原因和语言使用者的原因三个方面分析了三音词的发展原因。第六章,结语。介绍文章的主要观点、结论。文章的主要观点及结论如下:1、“合成词素”是由合成词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具有命名的合理性,也符合人们造词时的实际情况。在现代汉语三音词的构成成分上,由合成词素构成的三音词,占三音节合成词总数的67.30%。由于汉语的四音词数量不多,因此合成词素主要用来构造三音词。由于词语模和合成词素的“现成性”,使得它们所造的新词语往往是批量产生的。2、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层次以2+1式为多,占到十分之七强。三音词的2+1式之所以占到这么高的比例,与汉语词的韵律结构有很大关系:根据从右向左的“音步”实现方式,“双-单”式结构是韵律词的合法结构,[2+1]式“超音步”可以成词,尽管也存在[1+2]式超音步,但其数量远远比不上[2+1]式。3、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关系从所占比例来看,偏正附加补充联合主谓动宾半重叠的字结构方位结构。其中偏正式占绝大多数,占85.67%,这与三音词的词性以名词居多、结构层次以2+1式居多有密切关系。双音词中的“偏正式”仅占到十分之四强,而三音词和四音词中的“偏正式”却占大多数,占到十分之八强。比例居前两位的,双音词和四音词都为偏正式和联合式,三音词为偏正式和附加式。比例居前三位的,双音词为:偏正联合附加;三音词为偏正附加补充;四音词为:偏正联合主谓。三音节本身是不对称结构,联合式难以大量发展。4、定中偏正式三音词最多,有6828个,占三音词总数的81.44%,其语义结构也最复杂,这与“n+n”所占比例较高(3269个,占48.32%)以及谓词隐含、命名过程中的隐喻思维等因素有关,“n+n”共有20类语义结构;“v+n”共计有9类;“a+n”共计有6类。附加式三音词有582个,其中,前加式有93个,后加式有489个,其语义结构有14类。补充式三音词共有427个,其中,ABB式三音词有221个,动补式三音词有183个,其语义结构大多是不明的;用所标记物类进行注释说明的有23个,其语义结构有7类。状中偏正式三音词有213个,其语义结构共计有12类。补充式三音词有427个,重叠式三音词有28个,其语义结构我们将其大多判定为语义结构“不明”。联合式三音词有52个,其语义结构有11类。主谓式三音词有38个,其语义结构有3类。动宾式三音词有36个,其语义结构有4类。5、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别中,名词中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占五分之四弱,而表示“抽象事物”的词占五分之一强。现代汉语三音词中的名词占大多数,其中标记“具体事物”的词又占大多数。动词的语义类别中,表示“动态行为”的词占到十分之六强;形容词的语义类别中,表示“物性值”的词最多,占到十分之六强。6、从词义类聚方面看,就义项数量而言,现代汉语三音词以单义词为主:在7691个三音词中,有7053个单义词,所占比例为91.70%;多义词数量很少,有638个多义词,所占比例为8.29%。其中,多义词中又以两个义项的多义词为主,具有两个义项的多义词有593个,占92.66%;义项间词性相同的多义词有570个,占多义词总数的89.06%。除去兼类词,在义项间词性相同的多义词中,不同义项属于不同语义类别的词占多义词总数的三分之二强;兼类的多义三音词大多为两个义项。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三音节同义词大约有1414组,约占三音词总数的16.95%,分析例词我们发现,三音节同义词的音节对应可以打破,而单音词和双音词的同义词一般音节对应整齐;有一半以上的三音节同义词属于完全同义词,需要加以规范;三音节同义词大多至少包含一个共同词素;绝大多数三音节同义词属于词与词的同义。就三音节反义词而言,大约有140组,占三音词总数的1.67%,分析例词我们发现它们大多是三音节对三音节的形式,它们至少包含一个共同词素,词性上大多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因为三音词中单义词居多,因此其语义网络关系与单音词、双音词的语义网络关系相比要简单得多。7、大多数的现代汉语三音词处于词典词义透明度中的“完全透明”和“比较透明”两个梯级,占88.92%。“完全隐晦”的词只占2.15%。词典词义透明度与很多因素有关:高频词中的词义透明的词所占比例相对要高一些;义项越少,词义透明的词所占比例相对要高一些;由两个词素构成的三音词比由三个词素构成的三音词的词义透明词所占比例要高一些;结构层次中,“透明”词所占的比例由高到低的顺序为:2+1式1+2式(1+1)+1式1+1+1式1+1式1+(1+1)式;各结构关系的词所占“透明”词的比例由高到低为:附加半重叠补充偏正动宾联合主谓其它;语义结构与词义透明度有一定的关系:除名词外,语义结构不明以及语义中心非该词类所代表的语义的词一般词义较为隐晦;其它因素,比如语义类别、词性、词素的素性等,都对词义透明度有所影响。大众词义透明度一般高于或等于词典词义透明度。8、历时角度上,首先,从结构关系的类型来看,近代汉语比唐五代汉语多了重叠式和联合式;现代汉语比近代汉语多了补充式、的字结构和方位结构。其次,从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类型来看,唐五代和近代汉语三音词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类型是相同的,都是偏正附加动宾;唐五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音词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两位的类型是相同的,都是偏正附加;从现代汉语开始,动宾式所占的比例跌出前三位,而补充式“挤进”前三位。再次,从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类型所占的比例总和来看,唐五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分别为:97.80%、88.99%和97.89%——这说明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类型数量及比例占了总数的绝大多数。最后,从结构关系所占比例都居第一位的偏正式来看,唐五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分别为:66.70%、63.80%和85.60%——这说明唐五代和近代汉语三音词中的偏正式所占比例大体相当,但发展到现代汉语,偏正式的词已占很高的比例。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严格区分“词”与“语”的前提下,对现代汉语三音词进行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揭示了它在结构层次、结构关系、语义结构、词义透明度等各方面的特点。第二,对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结构,尤其是定中偏正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从谓词隐含、区域激活、隐喻式命名等角度解释了定中偏正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最为复杂的原因。第三,对“合成词素”在现代汉语三音词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将“词义透明度”理论运用至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研究,提出了详细的判定标准,对词典词义透明度各个梯级的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第四,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勾勒了汉语三音词在词性、结构层次、结构类型、语义构成等方面的发展脉络。限于自身水平,论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第一,我们的研究主要基于我们利用《现汉》(第5版)和《规范》(第2版)建立的现代汉语三音词语料库,该语料库中的三音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绝非现代汉语三音词的全部。如果进一步扩大语料范围,对有些问题的定性可能会有所偏差,比如,准词缀及其构词问题;第二,理论、方法与语料的结合不够好,各章节的融合度不高,,比如,对向心结构理论的应用不够充分、对合成词素与语义的关系、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与语义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太单薄;第三,我们的研究目的之一是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和词典编纂,但限于时间和精力,本文很少涉及该方面的论述;第四,有些问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对于有些词来说,具体归入词典词义透明度哪个梯级可能因人而异;对于大众词义透明度调查问卷来说,人们对其中某个词的透明度的判定也许会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制约,这种主观性是必然存在的,但如何将其将至最低的程度,我们并没有想出并提出很好的解决办法或规避措施。此外,对一些具体问题没有涉及,比如压缩是否影响表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日后的改进。
【关键词】:现代汉语 三音词 语义结构 语义类别 词义透明度 历时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目录】:
  • 中文摘要10-15
  • ABSTRACT15-22
  • 第一章 绪论22-45
  • 第一节 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研究现状22-30
  • 一、近代汉语的三音节词语研究22-23
  • 二、现代汉语的三音节词语研究23-29
  • 三、已有研究的成就和不足29-30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原因、意义及所用理论方法30-33
  • 一、本文选题原因、意义30-31
  • 二、本文所用理论方法31-33
  • 第三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辨识33-45
  • 一、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界定及语料库的建立33-35
  • 二、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辨识标准35-45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结构45-90
  •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构成成分45-54
  • 一、单纯词素45-46
  • 二、合成词素46-53
  • 三、两个单纯词素的临时组合53-54
  •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层次与结构关系54-68
  • 一、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层次54-58
  • 二、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关系58-68
  • 第三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结构68-90
  • 一、分析语义结构的理论基础68-69
  • 二、语义结构的分类标准69-70
  • 三、现代汉语定中偏正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70-81
  • 四、现代汉语附加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81-82
  • 五、现代汉语补充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82-84
  • 六、现代汉语状中偏正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84-86
  • 七、现代汉语其它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86-90
  • 第三章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别及语义类聚90-130
  •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别90-101
  • 一、现代汉语三音节名词的语义类别91-98
  • 二、现代汉语三音节形容词的语义类别98-99
  • 三、现代汉语三音节动词的语义类别99-100
  • 四、现代汉语三音节其它词类的语义类别100-101
  •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聚101-130
  • 一、现代汉语三音节多义类聚102-118
  • 二、现代汉语三音节同义类聚118-126
  • 三、现代汉语三音节反义类聚126-130
  • 第四章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词义透明度130-166
  • 第一节 词义透明度理论介绍与判定标准130-139
  • 一、词义透明度理论介绍130-132
  • 二、相关研究132-134
  • 三、词典词义透明度的判定标准134-139
  •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词义透明度的梯级139-152
  • 一、完全透明139-141
  • 二、比较透明141-146
  • 三、比较隐晦146-149
  • 四、完全隐晦149-152
  • 第三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词义透明度的影响因素152-160
  • 一、词频152-153
  • 二、词素数量153-154
  • 三、结构层次154-155
  • 四、义项数量155-157
  • 五、结构关系157
  • 六、语义结构157-158
  • 七、语义类别158-159
  • 八、其它因素159-160
  • 第四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大众词义透明度160-163
  • 第五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大众词义透明度的影响因素163-166
  • 第五章 汉语三音词的历时发展166-184
  • 第一节 汉语三音词的历时比较166-173
  • 一、词性的比较166-168
  • 二、结构层次的比较168-169
  • 三、结构关系的比较169-170
  • 四、词义透明度的比较170-173
  •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三音词的压缩173-175
  • 一、四音节及以上词语压缩为三音词173-174
  • 二、三音词压缩为双音词174
  • 三、三音词压缩为单音词174-175
  • 第三节 汉语三音词的发展原因175-184
  • 一、社会原因175-179
  • 二、语言内部原因179-182
  • 三、语言使用者的原因182-184
  • 第六章 结语184-188
  • 附录188-218
  • 附录1 现代汉语三音词语料库的说明188-192
  • 附录2 现代汉语三音词词表192-214
  • 附录3 现代汉语三音词大众词义透明度调查问卷214-218
  • 参考文献218-226
  • 致谢226-22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228-229
  • 附件2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长凤;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的词类分布及其语法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2 韩晨宇;;汉语三音节新词语与类词缀的发展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贺国伟;词义分解与词典括注[J];辞书研究;1998年02期

4 张超男;姜岚;;中文词典编纂中三音节词目的拼音标注问题[J];辞书研究;2008年02期

5 苏宝荣;;词(语素)义与结构义及其在语文辞书编纂中的处理原则[J];辞书研究;2010年04期

6 杨书俊;;国家语委词表三音节词语统计与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刘中富;现代汉语词汇特点初探[J];东岳论丛;2002年06期

8 董于雯;;汉语常用双音节词语义透明度研究——兼论对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9 王希杰;;四个世界和语境类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任敏;;影响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机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兵;中文双字合成词加工中的透明度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35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635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