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九长调体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2:24

  本文关键词:宋代九长调体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词九个长调 体式 平仄格律 句式 用韵 名家词作 定量分析


【摘要】:本文以宋词较为流行的九个长调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式展开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部分、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指出词调体式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正文部分以一个词调为一章,分别对《念奴娇》《满江红》《沁园春》《贺新郎》《满庭芳》《水龙吟》《木兰花慢》《摸鱼儿》《八声甘州》九个词调体式,进行平仄格律、句式、用韵及名家名作四个方面进行定量考察,以此反观万树《词律》、王奕清《钦定词谱》及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中的相关论述,指出其存在的瑕疵;句式考察以韵句为单位,对句式进行定量,指出不同韵句对句式的要求;对各词调用韵进行定量考察,得出不同词调与韵部间的关系;韵部通押考察结合鲁国尧先生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跨地域间的相同现象;名家名作考察是在上述三方面考察基础上,结合名家名作的粗略分析。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念奴娇》词调体式研究。与《词律》、《词谱》所载不同,该调平仄定式应该为:中平中仄,仄中中中仄,中中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仄。名家词作考察表明: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念奴娇》词作,都有以上作平,或以入作平,或多音字替代的情况。句式上,《念奴娇》词调多数词作为:四五(顿)四(韵)四(顿)三六(韵)四四五(韵)四六(韵)六四五(韵)七六(韵)四四五(韵)四六(韵)。该调上下阕第三韵两个四字句宜用对偶。苏轼“大江东去”词句式比较独特,且影响力较大;辛弃疾该调词作最多,句式变化也最多,上下阕第三韵四字句有些词用对偶,有些不用;姜夔词和吴文英词,则都用对偶。用韵上,《念奴娇》词调以入声部韵最多,平声韵词只有8首,比例非常小。名家词作用韵与词情相切合。第二章:《满江红》词调体式研究。该调平仄格律为: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中中仄,平中仄。中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中中仄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名家词作,平仄与上述平仄格律有出入者不在少数,柳永除去以上代平、以入作平、多音字替代三种情况,有一词出律;苏轼有二词不合律;辛弃疾有一词出律。句式上,《满江红》调最通行的句式为四三(顿)四(韵)三(顿)四(韵)七七(韵)三(顿)五三(韵)三三(韵)三三(韵)五四(韵)七七(韵)三(顿)五三(韵)。其中停顿处可以与后面句字一气呵成。名家词作方面:柳永词句法灵活,减字添字信手拈来;苏轼词则为“曲子中缚不住者”,句式多样;周邦彦词中规中矩;辛弃疾该调词34首,句式灵活多样;姜夔一首为平韵,句式也有一定变化;吴文英词属于典雅句式居多者,基本上能用对偶处均用之。用韵上,《满江红》词调除少数平声韵词作外,均押仄声韵,又以入声韵为主,占词作总数的70%。柳永4首,分别用4个不同的韵部;苏轼5首,3首为入声韵通押,1首为4个入声韵部通押,实属少见。周邦彦1首,入声韵;辛弃疾34首,32首用入声韵,2首用上去声韵;姜夔1首,平声韵;吴文英2首为平声韵,3首用入声韵。第三章:《沁园春》词调体式研究。该调平仄格律为:中中中平,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名家词作:除辛弃疾一首外,其他词人词作无出律现象。句式上,使用最多的句式为四四四(韵)五四四四(韵)四四七(韵)三五四(韵)六(韵)八(韵)五四四四(韵)四四七(韵)三五四(韵)。上阕首韵三个四字句,可用对偶也可不用;次韵五字句为一四句式,四字句当用对偶,且以扇面对为多;第三韵四字句以用对偶为好;尾韵五字句以一四句式为好,对偶可用可不用。下阕从第三韵起同上阕次韵以下。苏轼、辛弃疾、吴文英3人,均于上下阕用对偶处对偶,且上阕第二韵与下阕第三韵多用扇面对。用韵上,《沁园春》用平声韵,以支微部、皆来部、寒先部韵最多,侵寻部、宵豪部、歌戈部韵最少。该调有下阕首二字入韵作品,但比例较小,不到20%,三位名家只有苏轼“情若连环”阕用此句中韵。辛弃疾该调词作较多,用韵较为丰富;苏轼与吴文英各2首,不易看出用韵特点。第四章:《贺新郎》词调体式研究。该调平仄格律为: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中平仄。名家词作:苏轼“乳燕飞华屋”阕,辛弃疾“路入门前柳”阕,均有出律者。该调句式主要为五(韵)三(顿)四四(韵)七六(韵)七(韵)七八(韵)三三(韵)七(韵)三(顿)四四(韵)七六(韵)三(顿)四(韵)七八(韵)三三(韵)。上下阕首韵不同,次韵以下句式相同,上下阕第四韵七字;上阕三字后停顿没有下阕明显。用韵上:《贺新郎》押仄声韵,上去声韵占优势,入声韵较少;句中韵较多,位置比较灵活。苏词、吴词存词少,没有句中韵情况;苏词“乳燕飞华屋”用入声韵,吴词2首为上去声韵;辛词较多,上去声韵居多,句中韵有多达4个者,既表现出用韵的丰富性,也表现出句中韵的灵活性。第五章《满庭芳》词调体式研究:该调平仄格律为: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仄平平。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仄平平。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名家词作,周邦彦“山崦笼春”阕不合律。句式上,该调多数词作句式为:四四六(韵)四五(韵)六三(顿)四(韵)三四五(韵)五四四(韵)五四(韵)六三(顿)四(韵)三四五(韵)。上下首韵的四字句可用对偶,亦可不用。苏词句式与周词、辛词相比,变化较多,周词句式最为规整。用韵上,该调除一首用入声韵外,其他均为平声韵词作,且韵部分布较广:苏词6首,用江阳韵、歌戈和监廉部三个韵部韵字,其中5首用句中韵;周词4首用寒先、真文、江阳、皆来四个韵部韵字,其中1首用句中韵;辛词4首,3首用支微韵部字,1首用尤侯部韵字,1首用句中韵。第六章:《水龙吟》词调体式研究。该调平仄格律为: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仄平中、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名家词作:苏轼“露寒烟冷蒹葭老”阕不合律;句式上,主要为六七(韵)四四四(韵)四四四(韵)五四六(韵)(下阕)六七(韵)四四四(韵)四四四(韵)五四四(韵)。上下阕四字句可用对偶,亦可不用;上下阕尾韵五字句一四句式为主,与其后四字句可用对偶。苏轼、辛弃疾句式变化较多,其他词人相对工整;苏轼《水龙吟》6首,吴文英10首,于上下阕次韵、第三韵处多用对偶;辛弃疾13首则少用对偶;周邦彦《水龙吟》1首,于上下阕次韵、第三韵均用对偶;姜夔《水龙吟》1首,只上阕次韵处用对偶。用韵上:《水龙吟》多用上去声韵,入声韵很少,适合表达积郁心中缠绵难禁的感情。苏轼《水龙吟》用支微韵部字最多,辛词、吴词用韵则分布较广,周词、姜词各1首,均用支微韵。第七章:《木兰花慢》词调体式研究。该调平仄格律为: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平平仄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名家词作:柳永、辛弃疾、吴文英词,均无出律情况。该调主要句式为:五三(顿)三(韵)五四四(韵)六八(韵)六六(韵)七五(韵)五四四(韵)二(顿)四三(顿)五(韵)六六(韵)。上下阕次韵五字句宜用一四句式,与其后的两个四字句以用对偶为正,对偶可随意两句对。柳词,上下阕次韵多对偶;辛词,上下阕次韵基本不用对偶;吴词,上下阕次韵少用对偶。用韵上,该调用平声韵,韵部分别较广,以寒先韵和尤侯韵最多。下阕句中韵较多,位置比较灵活。柳词句中韵丰富,位置灵活,开创了该调用句中韵各种情形。辛词,句中韵多用于下阕首韵第七字后;吴文英词,句中韵也很丰富,基本同于柳永,且用多个韵部创作。第八章:《摸鱼儿》词调体式研究。该调平仄格律为: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仄。名家词作,只有辛弃疾3首,不出律;姜夔1首,出律。《摸鱼儿》词调主要句式为:三(顿)四六(韵)七六(韵)三(韵)五五(韵)四(韵)五四五(韵)三六(韵)六(韵)七六(韵)三(韵)五五四(韵)五四五(韵)。辛弃疾、姜夔词,均于上下阕第三韵中的十字均用一气贯注的句式,没有用多数词作所用的两个五字句;辛词上下阕尾韵句式多样,姜词上下阕尾韵第二句五字句均用一四句式的领字句,领起的两个四字句用对偶手法。用韵上:多用上去声韵,且以用鱼模部与支微部韵为最多。句中韵较多,位置灵活。辛词3首均用鱼模部,姜词则为真文、庚青、侵寻三部通押。第九章:《八声甘州》词调体式研究。该调平仄格律为: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仄中中、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名家词作没有出律现象。句式主要为:三(顿)五五(韵)五四四(韵)六五(韵)五四(韵)六五四(韵)五五(韵)三(顿)四三(顿)五(韵)三四四(韵)。上阕次韵第一个五字句主要为一四句式,与其后的四字句多用对偶;下阕首韵五字句当用一四句式,与其后的四字句少用对偶;下阕次韵第一个五字句用一四句式,第二个五字句则多用二三句式。上阕次韵使用对偶的名家词作有柳永、苏轼、吴文英(1首),辛弃疾则不用;次韵第一个五字句全部都用一四句式的领字句。其他句式则比较灵活。用韵上:《八声甘州》词调用平声韵,韵部分布较广,以支微部与尤侯部韵词作最多。名家词作也表现出同样特点。结论:通过九个词调的考察,得出宋词在平仄方面有字音灵活处理的现象(入可作平、上可代平及多音字替代);万树《词律》、康熙《钦定词谱》等对这些词调定式的表述均有瑕疵;名家词作都有出律现象;句式则表现为规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不同词调用韵有韵部倾向性;跨韵部通押不仅仅是个别区域现象;句中韵没有规定性。
【关键词】:宋词九个长调 体式 平仄格律 句式 用韵 名家词作 定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3
【目录】:
  • 中文摘要5-10
  • abstract10-22
  • 绪论22-31
  • 第一章 词调《念奴娇》体式研究31-75
  • 第一节 《念奴娇》词调概况31-36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31-34
  • 二、添字减字情况34-36
  • 第二节 《念奴娇》平仄格律定量分析36-51
  • 一、《念奴娇》的平仄定量37-47
  • 二、前人词谱指瑕47-49
  • 三、上去、去上连用的考察49-50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50-51
  • 第三节 《念奴娇》句式定量分析51-66
  • 一、《念奴娇》句式定量分析51-59
  • 二、名家词作句式59-66
  • 第四节 《念奴娇》用韵定量分析66-75
  • 一、《念奴娇》用韵定量66-70
  • 二、用韵定量分析70
  • 三、句中韵70-72
  • 四、名家词作用韵72-75
  • 第二章 词调《满江红》体式研究75-117
  • 第一节 《满江红》词调概况75-80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75-77
  • 二、添字减字情况77-80
  • 第二节 《满江红》平仄格律定量分析80-97
  • 一、《满江红》的平仄定量80-87
  • 二、前人词谱指瑕87-93
  • 三、上去声连用的考察93-94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94-97
  • 第三节 《满江红》句式定量分析97-108
  • 一、《满江红》句式定量分析97-99
  • 二、名家词作句式99-108
  • 第四节 《满江红》用韵定量分析108-117
  • 一、《满江红》用韵定量108-114
  • 二、用韵定量的分析114-115
  • 三、名家词作用韵考察115-117
  • 第三章 词调《沁园春》体式研究117-157
  • 第一节 《沁园春》词调概况117-123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117-118
  • 二、添字减字情况118-123
  • 第二节 《沁园春》平仄格律定量分析123-138
  • 一、《沁园春》的平仄定量123-130
  • 二、前人词谱指瑕130-134
  • 三、上声去声连用考察134-138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138
  • 第三节 《沁园春》句式定量分析138-149
  • 一、《沁园春》句式定量分析138-146
  • 二、名家词作句式146-149
  • 第四节 《沁园春》用韵定量分析149-157
  • 一、《沁园春》用韵定量149-153
  • 二、用韵定量分析153-154
  • 三、句中韵154-155
  • 四、名家词作用韵155-157
  • 第四章 词调《贺新郎》体式研究157-202
  • 第一节 《贺新郎》词调概况157-160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157-158
  • 二、添字减字情况158-160
  • 第二节 《贺新郎》平仄定量分析160-179
  • 一、《贺新郎》平仄的定量160-167
  • 二、前人词谱指瑕167-171
  • 三、《贺新郎》上声去声连用考察171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171-179
  • 第三节 《贺新郎》句式定量分析179-187
  • 一、《贺新郎》句式定量分析179-182
  • 二、名家词作句式182-187
  • 第四节 《贺新郎》用韵定量分析187-202
  • 一、《贺新郎》用韵定量187-194
  • 二、韵部定量分析194-198
  • 三、句中韵198-199
  • 四、名家词作用韵考察199-202
  • 第五章 词调《满庭芳》体式研究202-238
  • 第一节 《满庭芳》概况202-206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202-204
  • 二、添字减字情况梳理204-206
  • 第二节 《满庭芳》平仄格律定量分析206-223
  • 一、《满庭芳》的平仄定量206-212
  • 二、前人词谱存在的问题212-220
  • 三、上去声连用的考察220-221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221-223
  • 第三节 《满庭芳》句式定量分析223-230
  • 一、《满庭芳》句式定量分析224-227
  • 二、名家词作句式227-230
  • 第四节 《满庭芳》用韵定量分析230-238
  • 一、《满庭芳》用韵定量230-232
  • 二、用韵定量分析232-235
  • 三、《满庭芳》句中韵235-236
  • 四、名家词用韵考察236-238
  • 第六章 词调《水龙吟》体式研究238-281
  • 第一节 词作概况238-241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238-239
  • 二、添字减字情况梳理239-241
  • 第二节 《水龙吟》平仄格律定量分析241-256
  • 一、《水龙吟》的平仄定量241-247
  • 二、前人词谱考察247-253
  • 三、上去声连用的考察253-254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254-256
  • 第三节 《水龙吟》句式定量分析256-273
  • 一、《水龙吟》句式定量分析256-266
  • 二、名家词作句式266-273
  • 第四节 《水龙吟》用韵定量分析273-281
  • 一、《水龙吟》用韵定量273-276
  • 二、用韵分析276-277
  • 三、名家用韵分析277-281
  • 第七章 词调《木兰花慢》体式研究281-316
  • 第一节 《木兰花慢》概况281-283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281-282
  • 二、添字减字情况282-283
  • 第二节 《木兰花慢》格律考察283-302
  • 一、《木兰花慢》的平仄定量283-290
  • 二、前人词谱存在的问题290-296
  • 三、对上去声连用的考察296-297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297-302
  • 第三节 《木兰花慢》句式定量分析302-310
  • 一、《木兰花慢》句式梳理302-305
  • 二、名家词作句式考察305-310
  • 第四节 《木兰花慢》用韵定量分析310-316
  • 一、《木兰花慢》用韵定量310-311
  • 二、用韵定量分析311-313
  • 三、句中韵考察313-314
  • 四、名家词用韵314-316
  • 第八章 词调《摸鱼儿》体式研究316-343
  • 第一节 《摸鱼儿》概况316-318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316-317
  • 二、添字减字情况317-318
  • 第二节 《摸鱼儿》平仄格律定量分析318-330
  • 一、《摸鱼儿》平仄声调定量318-324
  • 二、前人词谱指瑕324-328
  • 三、上去声连用考察328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328-330
  • 第三节 《摸鱼儿》句式定量分析330-334
  • 一、《摸鱼儿》句式定量330-333
  • 二、名家词作句式333-334
  • 第四节 《摸鱼儿》用韵定量分析334-343
  • 一、《摸鱼儿》用韵定量334-338
  • 二、用韵定量分析338-339
  • 三、句中韵339-340
  • 四、名家词作用韵340-343
  • 第九章 词调《八声甘州》体式研究343-363
  • 第一节 《八声甘州》概况343-345
  • 一、词人与词作数量343-344
  • 二、添字减字情况344-345
  • 第二节 《八声甘州》平仄格律定量分析345-355
  • 一、《八声甘州》平仄定量345-350
  • 二、前人词谱指瑕350-353
  • 三、上去声连用的考察353-355
  • 四、名家词作平仄考察355
  • 第三节 《八声甘州》句式定量分析355-359
  • 一、《八声甘州》句式定量分析355-357
  • 二、名家词作句式357-359
  • 第四节 《八声甘州》用韵定量分析359-363
  • 一、《八声甘州》用韵定量359-360
  • 二、用韵定量分析360-361
  • 三、《八声甘州》句中韵361
  • 四、名家词用韵考察361-363
  • 结论363-366
  • 参考文献366-370
  • 后记370-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乃银;英汉诗歌句中韵比较研究[J];国外文学;1992年04期

2 田玉琪;谈词的句中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王炳江;;水书启蒙拜师祝词押韵特点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代会;宋代九长调体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5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875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9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