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文学之形成与南北文学互动

发布时间:2017-09-22 07:01

  本文关键词:北朝文学之形成与南北文学互动


  更多相关文章: 北朝文学 南朝文学 文学形成 文学互动


【摘要】:以往南北朝文学互动的研究,多关注南朝文学在北朝的流传,而对北朝文学之南传,关注不够。本文以北朝文学为立足点,以南北朝文学、文化交流互动为视角,从历史、社会、文化、制度等多角度、多层面入手,立体描述北朝文学区别于南朝文学风格特质的形成、发展、演化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北朝文学对南朝文学在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人心态上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试图达到扩展北朝文学、文化研究;深化南朝文学研究;补充南北文学交融研究中某些缺失环节的目的。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南北分立与北朝文学的形成。永嘉南渡后,南北朝士人在社会环境、发展条件、士人心态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别,是南北文学分化产生的基础。在此后的发展中,北朝文学经历了早期的困顿,到自觉继承汉魏风骨精神的过程,并逐渐形成了以“气质”为主要特质的文学风貌。而南朝文学在走向日益柔靡的同时,也自觉地寻求刚健气息。 第二章,以北魏汉化及其与南朝正统之争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北朝文学发展之影响。北魏早期汉化经历了被动汉化到主动汉化的曲折过程,在此过程中,北魏拓跋氏认识到政权的稳固需要得到汉族士人的支持,而汉族士人认识到,汉化并不是朝夕而至之事。因此,北朝文学在汉化的曲折徘徊中,缓慢发展。汉化之目的一在于得到辖内士人认可,一在于与南朝一争正统。以此看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礼制建设、以及对文学的推进,无不充斥与南朝一争正统的诉求。 第三章,以聘使为中心,探讨聘使往来对南北文学交流的影响。在对聘使选拔、聘使具体职责等问题进行细致考论的基础上,以李彪使南为典型案例,探讨北朝出使南朝时,从上层到使者对南朝文化抱持的态度,以及南朝士人对北朝使者的评价等问题。南北朝交聘因历史条件不同,与先秦两汉的外交形态有明显差别,其对南北文学的交流,亦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第四章,以胡乐南传及其对南朝文学的影响为主要内容。作为胡乐代表,“羌胡伎”与鼓角横吹曲同属于横吹曲系统,其哀、响、俗的主要特征,深刻影响了南朝后期的文学风格。北朝民歌《敕勒歌》的南传,与六镇一带武人文化南下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南朝文学对北方“陇首”意象的接受与改造,可从侧面反映南朝文学对北方意象的态度,及其在文学中应用的方式。 第五章,以北僧南下与南北文化交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晋宋之际北僧南下之表现形态进行细致梳理,对其南下原因及文化意义进行探讨。北僧南下对南朝山水意识的演进关系密切,以会稽僧团、庐山僧团为代表的群体,对晋宋间山水诗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北僧南下过程中,南北僧人之间的论难,不仅对南北宗教交流、文化交流意义重大,其论难思维方式,对南朝论难文之发展,亦有间接影响。 第六章,以北朝文人及作品南传,以及南朝文人入北后的改造为中心,讨论文人流动所产生的南北文学碰撞及其文学意义。其中,温子升在孝庄朝诸多政治事件中“柔顺文明,志存讨贼”,具有光辉的政治人格,其作品南传至梁朝,受到梁武帝的高度评价,得力于陈庆之北伐时期将其作品引入南朝一事。北周李昶文学风格的几次转变,能够清晰地展现西魏北周文学的发展轨迹,,其与南朝文宗徐陵的交往,能够从侧面反映南朝文学对待北朝文学的态度。颜之推进入北朝后,因为经济条件、政治环境、文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生活状况、为政态度、文学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与颜之推类似,入隋陈人因受到来自山东、关陇、南朝梁人集团的排挤,其文学多以奉和为主,间以表达仕宦不畅的苦闷。
【关键词】:北朝文学 南朝文学 文学形成 文学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绪论12-22
  • 第一章 南北分立与北朝文学的形成22-54
  • 第一节 永嘉南渡后南北文学之分化22-32
  • 一、 永嘉乱后北方士族的文化保存22-25
  • 二、 永嘉南渡后南方文化的发展25-28
  • 三、 永嘉南渡后南北文学的分化28-32
  • 第二节 北朝文学对汉魏传统的继承32-41
  • 一、 从继承到师古——北朝文学早期的困顿32-35
  • 二、 北朝文学对汉魏风骨的继承35-38
  • 三、 北朝重“气质”与汉魏文学传统38-41
  • 第三节 南朝文学对北方文化的想象41-54
  • 一、 南朝重文轻武之风及风骨的削弱41-45
  • 二、 南朝对刚健文风的追念45-48
  • 三、 南朝对汉魏风骨的恢复48-54
  • 第二章 北魏汉化与南北正统之争54-83
  • 第一节 北魏入洛前汉化进程与文学表现54-63
  • 一、 “文德与武功俱运”的提出与被动汉化54-58
  • 二、 《征士颂》与太武帝时期的主动汉化58-60
  • 三、 后崔浩时期的自觉汉化60-63
  • 第二节 孝文帝正统意识及其文化改制63-74
  • 一、 “以正一统”与太武建制63-66
  • 二、 孝文帝礼制建设与正统追求66-72
  • 三、 从祭祀杂神到“崇圣祀德”72-74
  • 第三节 南北争胜与孝文帝的文学推进74-83
  • 一、 南北对话中的正统之争75-77
  • 二、 借书南齐与南北文化争胜77-80
  • 三、 正统意识与孝文帝对文学的推进80-83
  • 第三章 聘使往来与南北文学互动83-122
  • 第一节 “妙简行人”与“一门多使”83-93
  • 一、 “妙简行人”之标准83-88
  • 二、 “一门多使”考述88-91
  • 三、 聘使选拔与门第观念91-93
  • 第二节 聘使职事考论93-100
  • 一、 对双方贸易的促进93-95
  • 二、 对国情军情的刺探95-97
  • 三、 对国家正统的维护97-100
  • 第三节 李彪使南与南北文化争胜100-111
  • 一、 李彪仕宦与“二李交恶”100-103
  • 二、 李彪使南及其与南朝文人的交往103-108
  • 三、 李彪使南中的南北文化对抗108-111
  • 第四节 交聘与南北朝文学交流111-122
  • 一、 作为文学传播中介的聘使111-113
  • 二、 聘使的文学传播活动113-120
  • 三、 聘使文学交流的影响120-122
  • 第四章 胡乐南传与南朝边塞诗的形成122-149
  • 第一节 羌胡伎与西北乐舞之南传122-131
  • 一、 羌胡乐与鼓角横吹曲之区别123-125
  • 二、 羌胡乐的审美特征及其在南朝的流行125-128
  • 三、 羌胡乐与西北乐舞的南传途径128-131
  • 第二节 《敕勒歌》的形成及其经典化131-140
  • 一、 从敕勒族之歌到《敕勒歌》的形成132-134
  • 二、 六镇对《敕勒歌》的传诵134-138
  • 三、 唐宋之后对《敕勒歌》的认同138-140
  • 第三节 南朝边塞诗对“陇首”意象的塑构140-149
  • 一、 “陇首”意象的文学生成141-144
  • 二、 南朝诗歌对“陇首”意象的重构144-146
  • 三、 “陇首”与西北边塞的想象性构建146-149
  • 第五章 北僧南下及其对南朝文学的影响149-184
  • 第一节 北僧南下表现形态及文化意义149-162
  • 一、 北僧南下表现形态及其原因149-157
  • 二、 “太武灭佛”与北僧南下157-160
  • 三、 北僧南下之文化意义160-162
  • 第二节 南下僧人与晋宋间山水意识之演进162-172
  • 一、 会稽僧团与“以玄对山水”162-165
  • 二、 庐山僧团与“山水以形媚道”165-169
  • 三、 佛理与谢灵运的“山水为理窟”169-172
  • 第三节 佛教论难及其文学意义172-184
  • 一、 南北朝佛教论难的方式与技巧173-176
  • 二、 南北僧人的经义论难176-180
  • 三、 佛教论难与南朝论难文之新趋向180-184
  • 第六章 北文南传及入北南人的改造184-224
  • 第一节 由温子升论梁朝对北魏文化态度的转变184-193
  • 一、 温子升政治人格辨析184-188
  • 二、 温子升对南北文风的融合188-190
  • 三、 温文南传与梁武帝对北文的态度转变190-193
  • 第二节 李昶与徐陵之交往及南朝对其承认193-202
  • 一、 李昶作《明堂赋》时间考辨193-195
  • 二、 李昶与北周初期文学变革195-199
  • 三、 李昶与徐陵的文学交往199-202
  • 第三节 由《颜氏家训》论北朝社会对颜之推的影响202-213
  • 一、 “家道罄穷”与颜之推的思想变动202-205
  • 二、 北朝政风与颜之推的心态调适205-207
  • 三、 北朝风物及其对颜之推创作的重塑207-213
  • 第四节 入隋陈人仕宦心态与文学表达213-224
  • 一、 入隋陈人的政治困境213-217
  • 二、 入隋陈人的文化活动217-219
  • 三、 入隋陈人的创作新变219-224
  • 余论 南北融通与初唐文统的构建224-233
  • 一、 初唐史官对文统的建构224-227
  • 二、 南北两取其长的理论形成227-231
  • 三、 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及调适231-233
  • 附论 建安士人迁徙与文风新变233-244
  • 参考文献244-252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252-253
  • 后记253-2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江艳;;南北朝文学相互影响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杜晓勤;试论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陈恩维;;试论模拟与北朝文学的南方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运熙;梁鼓角横吹曲杂谈[J];楚雄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5 张金龙;;儒家经典:北魏孝文帝思想的理论源泉[J];东岳论丛;2011年01期

6 张泉;北魏行人的文学表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陈恩维;;入北南人的拟作与南北朝文风的融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琛;;南北朝的交聘与文学[J];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02期

9 宋冰;;北魏文化发展史上的崔浩时代[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王继训;;北魏太武其人及灭佛其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雪松;北魏外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金溪;北朝文化对南朝文化的接纳与反馈[D];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9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899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f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