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彝迎春会仪式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2 22:55
  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云南省南部一个彝汉杂居乡镇——龙武镇迎春会仪式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迎春会仪式过程的记述及对其所包含的文化符号含义的挖掘,在族群文化变迁的意义上探讨龙武镇迎春会仪式的结构,以求相对系统地揭示出处于日常生活层面的民众所做出的“合宜”的文化选择,从而进一步探讨多民族杂居区域新文化生成的动力机制。作为个案探讨的迎春会仪式是龙武地区彝族和汉族共同举行的节庆活动,既承载着中原汉族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文化基因,又融合了西南彝族的文化因子,仪式过程所包含的对应、对立、联结与转换的结构秩序映射着彝汉两族民众日常生活形态,是本地区民众文化情感的集中展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围绕龙武镇迎春会仪式的主体结构展开,描述了花腰彝、汉民和外来客在仪式活动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勾画出其在历史进程当中发展演变的系谱;第二部分主要围绕迎春会仪式的客体结构展开,首先介绍了迎春会活动发生的客观物质基础——神庙、老街、剧场,再从观音寺、武昌神庙两种不同类型的庙宇入手,理清交融于的两套信仰体系,结合笔者对当地文化心理的理解,阐...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田野点及田野过程
        (一)田野点
        (二)田野过程
第一章 迎春会仪式的主体结构
    一、“头家”
    二、组织者
    三、参与者
    四、复合仪式主体:“我们”与“他们”之间
第二章 迎春会仪式的客体结构
    一、神庙
    二、诸神
    三、老街子
    四、剧场
第三章 迎春会仪式的展演结构
    一、神庙“请神”
    二、老街“娱神”
    三、圣场“娱人”
第四章 迎春会仪式的隐喻结构
    一、祖荫之下
    二、众神庇护的彝汉民族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80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980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