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绘画艺术中写生的外事造化和中得心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4-12-27 09:39


【摘要】 艺术是寻觅真理的心灵之旅,在这场旅途中如何采真与美呢?从写生到创作情感的表达,也是我重新审视认识自然与万物。回到心灵的源头,从心出发认识万物造化,凭借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心手合一,用自己的笔触表达自己内心的对万物的认识与体会。首先要用空灵的心去体会万物的美,用心去观察万物的每一个瞬间,以真实的观察指导每一个笔触的表达,这表达出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声音成为你的认知,成为观察世界的经验。真实自然的表达蕴含着真实自然的人格力量,这股力量成为你独特的风格。“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对写生到创作这一过程最完美的表述。“外师造化”之初或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要保持这份真诚,对万物发自本心的表达,就是创作的动人之处。写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深深影响着画家的艺术创作,认识写生学习写生同创作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正途。从写生吸收大自然中的素材在转化为创作的元素是一次升华的过程,写生的体验是室内创作无法感受到的,也许画面效果缺少了深思熟虑的过程,但比起室内冥思苦想出的创作画面,室外写生的“新鲜”感跃然纸上。对景写生创作活灵活现,透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避免了程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弊病。融入自然写生是找寻自我创作风格途径,也是再学习再创作的过程。写生不仅能带给我们很多好处,更能使中国画创作空间更加广阔灵动。明白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传统中国画深入学习。写生的风格直接影响了创作风格的形成,从“传移模写”如何上升到“气韵生动”是我们写生转化为创作的首要问题。通过对写生和创作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来研究和分析自己的创作过程,探究写生创作如何形成,及画家在创作中对于写生和创作的理解。每每下乡写生不仅是收获大量的创作素材,还能有满意的作品,自己深处心灵的净化,这完全是真正的认识造化。所谓“真”就这样自然的显现在画面上,吸取大自然的精华,去粗取精,使画作传达出本真的性情,这一过程就是我的绘画走入心灵的过程。

【关键词】 写生; 创作; 外事造化; 中得心源; 
 

引 言

将写生与创作的过程中流露出的自我感知以及认识就有必要作为一个重点话题。这篇文章所研究的就是艺术家从心里所想到画面表现的一段过程,能够减少我们走入错误的方向。文章中将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做了一下总结,其实映射的似乎是艺术家们最为真实的自然的体现。可以说绘画艺术者从事写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些人甚至特别擅长于写生。然而,最生动、美好的对于大自然的感觉,必然要通过艺术家绘画上的技能、才气和整体的艺术素养才能表现出来,无论是古代或者在现代这一点都是无需置疑的。 因此,一方面来说,写生是艺术家用生命在写最自然,最活泼,最真实的生活,而不简单是画面的体现。而另一方面,写生倒不如说是在写自己,写自己的个性和品位,写艺术家当时的情绪。在绘画者深切的走入自然,用画笔掌握自然,心与心的融入自然中,好像他们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时,他们的笔下所表现出来的触动和形象象征,其实是在通过自然来反应最真实的自己。
..........

第一章 写生的概念与重要性

一、写生的概念与具体方式
写生是直接面对物体进行绘画,并要求能准确地画出对客观对象具体的感受。但是中国画的写生有着自己特殊解释意义。“写”不仅仅是表现手法,还表现了文化含义。“生”是对画面效果的要求。写生就是要让我们用“写”的手法,把所看到的对象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 写生不仅是艺术家绘画实践、艺术思维的过程,也是艺术家研究自然和认识美的最好方法,并能让艺术家寻找到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写生是我们表现自己艺术风格的最好办法。

二、写生是储存丰富的信息资料的重要来源
宋代宋伯仁为《梅花喜神谱》(图1)所作的序,生动的记叙了他观察梅花,研究梅花生长状态,继而写生梅花的情景。以及卧观蚂蚁的齐白石。历代名画家都用他们的行动践行着外师造化,可见画家们对写生何等重视。注重观察,勤于写生的态度,使得画家们的作品能够做到栩栩如生、气韵生动。可见,绘画的理念和方法,是我们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郑板桥所作的竹来看,所谓“胸有成竹”必是经过对自然中竹子的观察,掌握竹子生长规律,对“眼前之竹”了然于心的过程,然后将“胸中之竹”写于纸上,笔耕文化推荐期刊,成为“手中之竹”。1从眼入心,再到手。笔下的形象就变得更加的意象化,并不是西画对景作画体现出的自然现实形象,是对万物主观的艺术化意象化。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多次远游写生,登上黄山,观察山川形貌,长期在山中林间活动,记录山水样貌,将写生作为创作之前最重要的搜集信息的过程。画家主动的投入自然,用“目识心记”的方法对自然形象搜集积累,这就是中国画家的创作,师法造化,成于胸中,心手合一,挥毫而就。

 

绘画艺术中写生意义研究,绘画艺术论文

                                                       

 


第二章 写生与创作的紧密关系 ..................................4
一、写生是创作的源泉....................................4
二、写生对创作风格的形式产生的直接影响 ...............5
第三章 从写生到创作.....................6
一、写生的目的 ................................6
二、写生的题材在创作中的转化 .....................6
三、创作是写生的升华............................7
结论.........................9

第三章 从写生到创作

一、写生的目的
写生与创作最大的不同,就是写生是对着真实物象绘画,创作是离开真景使胸中丘壑构造出另一番山水之境,并将其画与纸上。写生是为了什么呢?是为创作收集材料与积累经验,同时把握所画物体的生长规律。只有通过写生积累真实的素材才是为了创作做出充足的准备。     写生是为了正确的认识并表达“美”。这样的美去并不是画作所追求的真正的美。绘画不是将所见全部描绘,我们要懂得选择懂得取舍,留下在创作中体现美的,去除不美的。例如,画中的树的造型,僵直少变化的树,或是与画面不协调的都不能作为画作中的元素入选。非为特意装饰不宜入画。锻炼和实践是训练我们这种审美眼光的最好途径。胸中自有的丘壑,也并非是真实景色,长期的写生实践能使我们自然的将各处美景植入画境中,而在纸上实现我们心中的美景。

二、写生的素材在创作中的转化
在创作之前,我对题材内容的含义、笔墨、构图等先思考成熟,然后作画。开始尝试创作时运用了大量的墨色分层的绘画,墨的浓淡、大小、疏密等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一气呵成。这次我所创作的是以红高粱为主题(图4-6),通过多次的写生体会,已经对创作能够主题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悟,写红高粱的过程融入了我个人的情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感动人。这也就告诉我们写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写生放在重要的位置。多去体验生活,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充分表达它所代表的的精神。这些是我所为了画好一幅作品所准备的前期工作。在绘画过程中,将写生稿直接移入创作中,这些作品缺少深层次内容不会给任何人留下好印象,好的作品应该是在把对生活的理解,创作时的情感,意境,在材料的帮助下表现出来,相同样的自然景物产生不同的情感,画出的作品也不一样,主观情感和客观的看法一致,完成好的作品。长期积累和训练的写生,不仅仅是向大自然学习,也要认真研究写生与创作的情感表达。3不论是画家黄宾虹的山水画,还是画家李可染的绘画作品都无疑体现写生与创作的紧密关系。画论中有“气韵生动”之说,在他们的作品上是可以充分体现。又要富于诗意神采,韵味悠长。这就合乎 “画如其人”的说法。
.......

结 论  

本篇文章所研究的主要是绘画艺术中写生意义研究,写生与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涉及到的写生和创作的关系的情感表达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当重视写生,回到我们的观察方法上,重新回到我们的画面所表达的心灵感受上。写生是艺术家用最自然,最活泼,最真实的语言来表达生活,并不是画面的简单体现。写生倒不如说是在写自己,写自己的个性和品位,写艺术家当时的情绪。在绘画者深切的走入自然,用画笔掌握自然,心与心的融入自然中,好像他们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时,他们的笔下所表现出来的触动和形象象征,其实是在通过自然来反应最真实的自己。 我的绘画主题来源于生活,同样创作素材也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每幅作品以其恰当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感情内容完成的。因为作品倾注了我个人的情感,所以,它是生动的、感人的、真实的。我将在今后的创作中,要坚持写生,并明确自己的绘画风格。
............


参考文献:

[1] 张昕昉.  传统矿物质颜料在当代重彩绘画中的应用[D].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2] 康羿楠.  结构素描在写实性水墨人物画造型问题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3] 吕冠林.  许勇历史题材绘画作品《义和团民》系列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4] 唐慧余.  水墨人物画在创作中的写实性表现[D].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5] 李寅姝.  浅析中国画的空间表现[D]. 沈阳师范大学 2012
[6] 刘思源.  都市水墨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D]. 沈阳师范大学 2012
[7] 陈琳.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女性题材工笔画表现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2
[8] 丛琳.  论宋人小品绘画中“境”态表现的探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2
[9] 李坚真.  中国画中的金属材料表现性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10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