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英汉存现句的类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4:15

  本文关键词:英汉存现句的类型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存现句表示“某地存现某人或某物”。在我们所了解的人类语言样本中,都存在“存现”这一范畴,所以存现句很普遍,并一直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已从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的角度对英汉存现句进行了分析,其中关于英语存现句的研究主要分析了there的由来、什么是英语存现句真正的主语以及英语存现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等问题;对汉语存现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分类、语义和语用功能等问题上。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较少涉及类型学方面的研究。在语言研究中,语言类型学是一种研究路子或理论框架。当代类型学的萌芽是布拉格学派对具体语言的语音系统中标记现象的考察,而它真正的确立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Greenberg的语序共性理论的提出为标志。当代类型学在传统类型学的基础上作了很多发展,它不再以语言分类为研究目标,而是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来揭示人类语言共性。 本文将从类型学的角度,对英汉存现句进行研究,发掘英汉存现句的类型学特征。理论上,本文以图形—背景和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框架,方法上,本文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存现句进行跨语言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42种语言的样品库,涉及SVO、SOV和VSO三种语言类型,其中英语语料有419090个词,29345个句子及954个存现句,汉语语料有2413056个词,79874个句子及1912个存现句。 本文从三方面来考察英汉存现句。第一,对语序的考察。在同种语言类型中,存现句的存现处所、存现动词和存现主体的语序分别与基本谓语句的主语、动词和宾语的语序基本一致;存现动词与基本谓语句的动词语序相和谐;存现处所和存现主体的语序以LE语序为优势语序。第二,对成分共现现象的考察。在某些实际交际中,存现句的某些成分被隐藏,因此对存现成分共现现象的考察存在一定的意义。样品库中存在四种存现成分共现类型,即L/P/E、P/E、L/E和E。第三,对存现句语法等级的考察。通过考察,本文得出存现句的三个语法等级关系:1)成分共现语法等级:L/P/EP/EL/E;2)存现谓语的语法等级:不及物存现谓语及物存现谓语零谓语被动词形词尾,英汉存现谓语的语法等级为:不及物存现谓语及物存现谓语零谓语;3)存现主体的有定性语法等级:特指所指任指所指有定所指。 语言是人类内部世界的外部表征,语言形式与人的认知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很多语言现象可以通过人的认知思维得到解释,因此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来解释英汉存现句的类型学特征。通过本研究,可以使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更了解英汉存现句的类型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双语教学、对外教学,二语习得以及英汉互译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支持。
【关键词】:英汉存现句 语言类型学 图形——背景 原型范畴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43
【目录】:
  • Abstract4-8
  • 摘要8-14
  • Introduction14-22
  • 0.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4-16
  • 0.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6
  • 0.3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16-17
  • 0.4 Information of the Sample Chamber17-19
  • 0.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9-22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22-48
  • 1.1 Defini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P Sentences22-27
  • 1.1.1 Definitions of English E/P Sentences22-25
  • 1.1.2 Definitions of Chinese E/P Sentences25-27
  • 1.2 Review of English E/P Sentences27-37
  • 1.2.1 Studies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27-29
  • 1.2.2 Studies from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29-32
  • 1.2.3 Studies from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32-35
  • 1.2.4 Studies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35-37
  • 1.3 Review of Chinese E/P Sentences37-44
  • 1.3.1 Earlier Studies38-39
  • 1.3.2 Mid-Term Studies39-42
  • 1.3.3 Recent Studies42-44
  • 1.4 Review of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P Sentences44-46
  • 1.5 Summary46-48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48-62
  • 2.1 Linguistic Typology48-53
  • 2.1.1 Definitions of Linguistic Typology48-49
  • 2.1.2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Typology49-52
  • 2.1.3 Implicational Universals and Grammatical Hierarchies52-53
  • 2.2 Prototype Theory53-56
  • 2.2.1 Classical Stage54
  • 2.2.2 Modern Stage54-56
  • 2.3 Figure-Ground Theory56-60
  • 2.3.1 Origin of Figure-Ground Theory57-58
  • 2.3.2 Definition of Figure-Ground Theory58-59
  • 2.3.3 Figure-Ground Theory in Linguistics59-60
  • 2.4 Summary60-62
  • Chapter 3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P Sentences62-74
  • 3.1 Syntactic Classification62-68
  • 3.1.1 Syntactic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E/P Sentences62-65
  • 3.1.2 Syntactic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E/P Sentences65-68
  • 3.2 Semantic Classification68-72
  • 3.2.1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E/P Sentences68-71
  • 3.2.2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E/P sentences71-72
  • 3.3 Summary72-74
  • Chapter 4 Implicational Universals and Grammatical Hierarch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P Sentences74-120
  • 4.1 Implicational Universal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P Sentences74-99
  • 4.1.1 Implicational Universals of Word Order74-91
  • 4.1.2 Implicational Universal of Componential Co-existence91-99
  • 4.2 Grammatical Hierarch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P Sentences.99-118
  • 4.2.1 Grammatical Hierarchies of Componential Co-existence.99-104
  • 4.2.2 Grammatical Hierarchies of E/P Verbs104-110
  • 4.2.3 Grammatical Hierarchies of E/P Entity's Definiteness110-118
  • 4.3 Summary118-120
  • Chapter 5 Cognitive Explanation of Typological Propert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P Sentences120-154
  • 5.1 Explanation of E/P sentences' Implicational Universals121-140
  • 5.1.1 Explanation of Implicational Universal of Word Order122-129
  • 5.1.2 Explanation of Implicational Universal of Componential Co-existence129-136
  • 5.1.3 Explanation of Definiteness Properties of E/P Entities136-140
  • 5.2 Explanation of Grammatical Hierarchies140-151
  • 5.2.1 Explanation of Grammatical Hierarchy of Componential Co-existence141-144
  • 5.2.2 Explanation of Grammatical Hierarchy of E/P Verbs144-149
  • 5.2.3 Explanation of Grammatical Hierarchy of E/P Entity's Definiteness149-151
  • 5.3 Summary151-154
  • Conclusion154-162
  • Bibliography162-170
  • Appendix170-174
  • Acknowledgements174-1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文;论方位词做存现句A段的条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葛维雷;;对《现代汉语》一书“存现句”问题的质疑[J];语文知识;1995年12期

3 宋仕平;存现句说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刘庆元,吴满华;英语存现句的语篇功能研究[J];云梦学刊;2005年03期

5 杨帆;;英汉存现句的差异性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郝冉;英汉存现句的认知特点[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郑美霞;武瑞丰;;最简方案下英汉存现句的句法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宋玉柱;略谈存现句的转换方式[J];汉语学习;1981年03期

9 王聿恩;;存现句的变换和选择[J];思维与智慧;1991年04期

10 葛丽芳;英汉存现句比较及理论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广艺;魏红;;存现句的变异运用[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张良军;;英汉仿拟造词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美霞;;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张颖;张春林;;英汉双语教学与教学质量[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李冰;;避免英汉文化陷阱:截然相反的国俗语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张良军;;英汉仿拟修辞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曾东京;;论英汉综合性译学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吴梦思;;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后置定语的处理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会杰;;初评《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例证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小林;曾东京;;浅谈《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的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尚;英汉(汉英)辞典知多少[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英汉汽车工程词典》[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3 李梅;《英汉民航词典》正式出版[N];中国民航报;2011年

4 殷红;《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出版[N];文艺报;2002年

5 刘炳善;老来痴心注莎翁[N];人民日报;2002年

6 高英东;惟妙惟肖 风趣鲜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7 阿仓;为阅读莎翁原著者助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8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关爱和;刘炳善:苦学追少壮 痴情耽莎翁[N];光明日报;2011年

9 丹丁 玉强;邓映易的音乐之声[N];山西日报;2002年

10 实习记者 王东;中小学英语词典 一“令”出而市场热[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挺;语篇视角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付岩;英汉中动构式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之构建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董成如;存现句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王继楠;英汉左偏置句式的句法语篇界面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席建国;英汉介词研究的类型学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孙珊珊;向心理论的参数设定及其在英汉指代消解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汉语十二生肖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陈培;认知视角下的英汉谐音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姝媛;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4 张喜彦;英汉人体基本层次范畴名词在隐喻中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琦;英汉二项表达式的词汇行为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董明媛;英汉天气习语隐喻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玲丽;英汉医学学术论文方法部分的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8 王艳艳;英汉基本颜色词义的跨文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黄广平;英汉被动构式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文婷;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时间系统的对比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英汉存现句的类型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5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e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