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司帕沙星与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30 15:20

  本文关键词:司帕沙星与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的  比较的经济。方法  采用经济学原理对2种治疗方案进行。结果  司帕沙星组与加替沙星组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0.9%、87.8% (P>0.0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0.67、0.32。与加替沙星组相比,司帕沙星组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需多花费10.70元。结论  两组方案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率、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加替沙星组成本-效果比优于司帕沙星组。
  [关键词]  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泌尿系统感染;成本-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e the cost杄ffectiveness between sparfloxacin and gati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Methods 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cost杄ffectiveness of the 2 treatment scheme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sparfloxacin group and gatifloxacin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were 90.9% and 87.8% (P>0.05) respectively; the cost杄ffectiveness ratio(C/E) were 0.67 and 0.32 respectively.The cost for every one unit increment of effectiveness for sparfloxacin group was 10.70 yuan more than that of the gatifloxacin group.Conclusion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projects in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cure rate of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but cost杄ffectiveness ratio of the gatifloxacin group is superior to that of sparfloxacin group.
  [Key words]  sparfloxacin; gatifloxacin;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泌尿系统感染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致病菌有淋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克雷伯菌、金葡菌、表葡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司帕沙星与加替沙星均为高效广谱的喹诺酮类抗菌药[1],两者在泌尿系统的药物浓度均高于血药浓度,为目前临床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常用药物。本文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司帕沙星与加替沙星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泌尿系统感染的门诊患者66例,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司帕沙星组和加替沙星组,每组各33例。其中司帕沙星组男性2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5岁;加替沙星组男性2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细菌感染情况、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均排除对喹诺酮类抗菌药致变态反应及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损害的可能性。
  1.2  治疗方法  司帕沙星组口服乳酸司帕沙星片(力贝尔,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g×12/盒)0.3g,每日一次;加替沙星组口服加替沙星胶囊(严立菲,湖北益康制药厂生产,规格:0.2g×12/盒)0.2g,每日两次,疗程均为7天,如症状或尿常规检查未改善者再加服5天。同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和。
  1.3  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知道原则》分为痊愈、显效、进展、无效4级,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细菌学评价标准按(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菌替换及再感染)5级标准评定,并计算细菌清除率。

  2  结果
  2.1  成本的确定  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某一特定治疗方案的成本应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并以货币单位量化[2]。因2组接受治疗者均为门诊患者,不存在住院费用及误工等费用,主要成本中检查费和医生诊疗费基本相同,主要差别为药品费用。
所有药品费用按2008年12月的价格核算。司帕沙星片(0.1g/片)2.92元/片,加替沙星胶囊(0.2g/粒)2.01元/粒。
司帕沙星组成本C=2.92×3×7=61.32元
加替沙星组成本C=2.01×2×7=28.14元
  2.2  疗效比较  司帕沙星组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9%、91.1%,加替沙星组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8%、88.2%,分别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案治疗效果比较详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司帕沙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加替沙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6.1%,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均可耐受,未做特殊处理,治疗结束后自行恢复正常。
  2.4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某一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案,即在成本与效果之间找出一个最佳点。成本-效果比(C/E)=成本/有效率。△C/△E是增量成本-效果比,比值越小说明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所需追加的成本越低,则此方案的应用意义越大[3,4]。本研究的司帕沙星与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详见表2。
  2.5  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是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5],用于考察成本-效果分析的可靠性。随着医药制度改革,药品价格最终就逐年下降。假设医疗诊疗及检查等费用不变的情况下,药品价格下调15%,其价格敏感度分析结果详见表3。
表3可见,药价下调后敏感度分析,结果未变。

  3  讨论
  加替沙星为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外消旋物,同时作用于DNA回旋酶和Ⅳ型拓扑异构酶两个靶位,减少了细菌产生的机会[1]。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临床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治疗相当广泛[6,7],两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基本相似。但本研究结果表明,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与加替沙星相比,司帕沙星组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需多花费10.70元,因此加替沙星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方面优于司帕沙星,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7-109.
[2] 蒯丽萍,张钧.药物经济学概论[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1):56-59.
[3] 闫军,温绪岽.左氧氟沙星与司帕沙星口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2):95-97.
[4] 陈安进,李德爱,张芳,等.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7,27(1):118-119.
[5] 蒯丽萍,张钧.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4):251-255.
[6] 陈明,陈家璇.司帕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108例[J].中国药业,2001,10(2):40.
[7] 陈志远,刘修恒.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35例[J].医药导报,2004,23(7):481.


  本文关键词:司帕沙星与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59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7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