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机制级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31 15:28

  本文关键词:239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比与耐药性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论文发表 >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机制级控制策略研究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机制级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日期: 2014-10-21 发布:  

  2014年1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细菌细菌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中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仪器进行鉴定,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将得到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共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46例,占1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240例,占11%,其他共378株,占18%;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酯、哌拉西林等药物细菌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头孢他啶细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结论: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较强,医院应该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临床治愈率。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多重耐药病原菌;合理用药;医院感染;科学依据
  感染是一个公共性问题,也是影响医院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感染病原菌谱不断发生变化,其耐药性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医院感染防控带来困难。因此,临床上研究医院的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医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细菌细菌抗生素的耐药性。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包括血液、痰液、尿液、胸腹水、感染创面、分泌物等各类标本,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重复菌株。
  1.2方法
  研究中对我院患者病菌等进行采集和分离,实验组均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相关方法步骤进行,采集病原学标本后立即送至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同时对这些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菌株鉴定采用XK细菌鉴定一药敏分析仪,按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操作方法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我们可以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半自动ATB微生物鉴定系统配套试剂盒,并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0年版的规定进行试验操作和结果判读。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相关数据分析搜集,并采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n,%)表示。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46例,占1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240例,占11%,其他共378株,,占18%,具体见表1。
  本次研究中,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酯、哌拉西林等药物细菌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头孢他啶细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具体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共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46例,占1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240例,占11%,其他共378株,占18%,由此看出:当前,患者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这个结果和苏丹虹等人[2]相关研究类似。但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使用时的其排列顺序较往年存在很大变化,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数目得到增加。而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药物其耐药率和往年相比均得到上升。但是,药物阿米卡星及庆大霉素等药物抗菌性均得到降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了临床护理,并及时对病菌进行培养,抗生素使用针对性更高;另一方面,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的提高病菌预防性,避免了患者发生二次感染。
  本次研究中,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酯、哌拉西林等药物细菌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头孢他啶细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这个结果和张勇等人[3]相关研究结果类似。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抓住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患者进行病菌培养等。对于病菌感染不严重患者应该尽可能使用一种抗生素,并且要密切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而指导医院对病原菌进行预防,指导医护人员合理用药。21世纪医学是一种预防性淤血医学,为了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医院感染率应该从源头上进行预防,要注意患者个人卫生,防治发生交叉感染,提高抗生素抗菌等作用。
  综上所述,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较强,医院应该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林冠文,刘瑛,李妮,等.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2773-2774.
  [2]苏丹虹,邬全会,卓超,等.2009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3):168-173.
  [3]张勇.239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比与耐药性调查I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1046-1047.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239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比与耐药性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60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e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