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校本研修视域下“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1-07-10 14:12
  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历史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提升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师范教育、职前培训、在职培训等等。近些年“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逐渐兴起,它是一种多人参与,针对教学中的某一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参与教师展示之后,由参加的教师、学者给予点评,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诸多学科均有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于历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来说,“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在促进历史教师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历史学科本身人文性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实施理论中“异”的要求,有利于“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在历史学科的开展。本文采用访谈法收集山东省郓城一中历史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相关数据。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一中历史教研组曾经开展过类似多人型“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活动,但近些年一中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次数较少、历史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理解不深入、部分历史教师重视程度不高、一中历史课程安排紧张等问题导致“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不是十...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基于提升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二)基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境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案例分析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同课异构与“同课异构”教研模式
        (二)校本教研
    二、“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行动研究
        (二)教育比较研究与教师同伴互助
    三、多人型“同课异构”教研模式
        (一)多人型“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定义
        (二)多人型“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实施原则
第二章 历史教研组开展多人型“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促进历史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
        (二)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呈现力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
    二、有利于形成研究型历史教研组
        (一)提高教研组历史教师的积极性
        (二)促进历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
第三章 多人型“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调查分析
    一、实施“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访谈分析
        (一)学校管理者的态度
        (二)其他学科教师的意见
        (三)历史教师的观点
    二、“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实施现状及分析
        (一)课前备课
        (二)课中实践
        (三)课后反思
    三、“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实践分析
        (一)历史教师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前分析
        (二)历史教师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后分析
        (三)教师技能大赛与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对比分析
第四章 历史教研组多人型“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二)一定程度上轻视学情
        (三)校内实践较少
        (四)部分历史教师积极性较低
        (五)教研活动专业性较弱
    二、改进策略
        (一)提高历史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重视
        (二)建立与优秀教师或高校专家长久的合作模式
        (三)有效利用学校多媒体等硬件设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构异表”与历史教师的教学呈现力(一)[J]. 李惠军.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09)
[2]基于教师教学能力进阶的异课同构教研模式的理论构建[J]. 张晓红,张静.  基础教育课程. 2017(08)
[3]例谈信息技术“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J]. 黎荣辉.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03)
[4]基于实践的同课异构的价值思考[J]. 樊江峰.  中学历史教学. 2017(02)
[5]让青年教师在同课异构中个性成长[J]. 钟卫萍.  广西教育. 2017(04)
[6]同课异构的地理教学实践及反思[J]. 林月桂.  中学教学参考. 2016(34)
[7]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J]. 黄云.  成才之路. 2016(26)
[8]巧借同课异构,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J]. 喻凤.  文理导航(中旬). 2016(07)
[9]基于课标构建历史鲜明的逻辑主线——《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同课异构授课有感[J]. 郭井生,王耘.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6(06)
[10]同课异构,构出别样精彩——浅谈“同课异构”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余玮.  新课程(上). 2016(04)

硕士论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同课异构”研究[D]. 吴晨.广州大学 2017
[2]初中历史“同课异构”教学实践研究[D]. 龙芳芳.云南师范大学 2017
[3]高中历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研究[D]. 李艳.扬州大学 2014
[4]关于“同课异构”教研方法的一些实践及思考[D]. 庞晓.广西师范大学 2013
[5]同伴互助学习的实践与理论初探[D]. 金二红.上海师范大学 2012
[6]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课异构”研究[D]. 陈爱兰.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76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276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7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