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湖南农村中小学生溺水事故探因与应对

发布时间:2017-03-23 15:05

  本文关键词:湖南农村中小学生溺水事故探因与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溺水是指淹没或浸入液体中时经历呼吸道损伤的过程。与其它伤害事故不同,溺水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目前为止,溺水依然是全球重大公共安全问题,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针对溺水发表的《GLOBAL REPORT ON DROWNING——PREVENTING A LEADING KILLER》调查报告指出,溺水是当前全球儿童和青年死亡的第三位致因,90%以上的溺水事故都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与东南亚(中国)等地区,但并未引起政府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因水域特点、地理气候、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湖南农村中小学生的溺水事故一直居高不下。相对于城市,由于溺水安全隐患多、基础设施水平低、家长安全知识缺乏及监护不力,农村溺水事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远远高于城市,这意味着贫穷、落后的湖南农村地区在防范学生溺水方面,将面对更严重、更紧迫的压力和挑战。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溺水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其成因的认识与积极有效的应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基于湖南农村当前溺水实情,从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人文高度和农村广大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视角,以回溯性研究为主线,结合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实证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农村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行研究,在此之上建立切实可行的应对机制,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溺水,拯救生命。主要结论:1.溺水具有短暂性、严重性、不确定性及集群性特点。2.当前湖南农村公共游泳资源匮乏、缺乏游泳技能、学生私自进行涉水活动是引发农村中小学生溺水的主要致因。3.溺水安全教育实践程度低、安全意识与应急技能不足、大量开放性水域存在及急救效率低下是导致湖南农村中小学生溺水的又一原因。4.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与国情决定了当前湖南农村走读上学方式、留守儿童成为溺水高发的主因并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5.以禁代管的解决手段、单一僵化的培养模式、独木难支的应对体系及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低等现实困境是当前农村溺水防范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1)学会游泳;(2)实施一校一池工程;(3)开设溺水安全教育课程;(4)加强高发时段监护;(5)实行水域管理制度;(6)建立溺水网络数据库;(7)改进走读上学方式;(8)纾困留守儿童;(9)实施国民急救培训制度;(10)构建全面有效的防溺系统等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溺水 中小学生 农村 湖南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前言10-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16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2-14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4-16
  • 1.3 溺水及其相关概念16-18
  • 1.3.1 溺水的医学定义16
  • 1.3.2 溺水的要素16
  • 1.3.3 溺水的类别16-17
  • 1.3.4 相似概念17
  • 1.3.5 溺水定义17-18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8-22
  • 2.1 研究思路18
  • 2.2 研究方法18-22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2-54
  • 3.1 湖南水域特点22-23
  • 3.2 湖南气候特点23-24
  • 3.3 湖南农村中小学生溺水现状24-30
  • 3.3.1 溺水规模与程度24-25
  • 3.3.2 溺水发展趋势25-26
  • 3.3.3 溺水年龄分布26-27
  • 3.3.4 溺水性别特征27-28
  • 3.3.5 溺水地点28
  • 3.3.6 溺水季节与时段28-29
  • 3.3.7 溺水类别29-30
  • 3.4 致因30-49
  • 3.4.1 溺水的严重性、短暂性、不确定性与集群性30-32
  • 3.4.2 游泳技能缺乏32-34
  • 3.4.3 低龄、男性学生危险认知不足34-35
  • 3.4.4 大量开放性水域存在35-36
  • 3.4.5 溺水安全教育实践程度低36-39
  • 3.4.6 急救效率低下39-41
  • 3.4.7 私自进行涉水活动41-42
  • 3.4.8 水域环境复杂多变42-44
  • 3.4.9 公共游泳资源匮乏44-45
  • 3.4.10 安全意识与应急技能欠缺45-46
  • 3.4.11 留守儿童46-48
  • 3.4.12 走读上学方式48-49
  • 3.5 当前存在的问题49-54
  • 3.5.1 应对方式以禁代管49-50
  • 3.5.2 防溺教育单一僵化50
  • 3.5.3 应对系统独木难支50-51
  • 3.5.4 经济文化发展滞后51-54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54-66
  • 4.1 结论54-55
  • 4.1.1 致因方面54
  • 4.1.2 问题方面54-55
  • 4.2 建议55-66
  • 4.2.1 学会游泳55-57
  • 4.2.2 实施一校一池工程57-58
  • 4.2.3 开设溺水安全教育课程58-59
  • 4.2.4 加强高发时段安全监护59-60
  • 4.2.5 实行水域管理制度60-61
  • 4.2.6 建立溺水网络数据库61-62
  • 4.2.7 改进走读上学方式62
  • 4.2.8 纾困留守儿童62-63
  • 4.2.9 实施国民急救培训制度63-64
  • 4.2.10 构建跨部门合作的防溺系统64-66
  • 参考文献66-68
  • 致谢68-70
  • 附录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洁森;;江苏中小学生意外溺亡的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51期

2 戴红霞;;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安全教育[J];江苏政协;2014年08期

3 张晗;王鑫;;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与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2年08期

4 郭巧芝;马文军;;溺水流行特征与预防控制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年12期

5 宋秀玲;马文军;徐浩锋;聂少萍;许燕君;李剑森;许晓君;张玉润;;农村中小学生溺水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11期

6 宋秀玲;马文军;徐浩锋;聂少萍;许燕君;李剑森;;连平县农村中小学生非致死性溺水认知和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0期

7 李彩福;李春玉;张春梅;;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及其干预策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3期

8 陈天娇;季成叶;星一;胡佩瑾;宋逸;;中国18省市中学生溺水相关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2期

9 王爱琴;;家庭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性的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杨莉;农全兴;李春灵;冯启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1-14岁儿童溺水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湖南农村中小学生溺水事故探因与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3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a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