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新媒体在现代学校体育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20:09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在现代学校体育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媒体设备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技术在近5年的时间里孕育而出。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技术相比较以往的报纸、图书乃至多媒体都有着较大的不同以及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交互性强、具备及时的记录以及发布功能、各个终端的评论反馈自由化、即时、不限地域的优势。这些都是现代学校体育中所需要的改进的内容。而现阶段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在新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走过了漫长的改革之路,虽然比较以往的学校体育有着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新媒体技术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体的特点,以及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学生的体育热情较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过少等问题,来一步步探讨新媒体技术与学校体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以及应用后所能带来的优势。试图寻找突破原有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化、学生兴趣爱好无法得以发展、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的缺陷。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来论述新媒体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带来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为未来的学校体育教学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论文主要是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来综合以往对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新媒体技术的诸多优势,来试图找到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对学校体育教学中问题的互补解决方案,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了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程度,来综合论证新媒体技术在现代学校体育中运用的可行性。本论文的主要逻辑为,首先完善新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之后,通过查询以往的研究资料,找到现代学校体育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三,通过研究国外新媒体技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来找到关于我国学校体育中运用新媒体的可能性;第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师、学生、社会体育组织运用新媒体的程度,来确定我国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严密的佐证来论述新媒体技术与现代学校体育结合后所能带来的优势,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来分析新媒体技术在现代学校体育中运用所能带来的优势,对于其可能带来的问题,作者也给予了一一解答和分析,进而从总体上把握住新媒体技术在现代学校中的运用研究。文章内容多以推理论述为主,以一个成熟的技术作为支持,来运用于现代体育教学。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媒体体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学校体育 学生 教师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6;G4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12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选题目的11-12
  • 2 文献综述12-17
  • 2.1 国内外关于新媒体概念、特征的研究12-13
  • 2.2 关于现代学校体育的研究13-16
  • 2.2.1 关于阳光体育的研究13-14
  • 2.2.2 关于现代学校体育存在问题的研究14-15
  • 2.2.3 关于改进学校体育运动的措施的研究15-16
  • 2.3 关于多媒体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6-17
  • 3 论文研究17-18
  • 3.1 研究目标17
  • 3.2 研究对象17
  • 3.3 研究方法17-18
  • 3.3.1 文献资料法17
  • 3.3.2 专家访谈法17
  • 3.3.3 问卷调查法17
  • 3.3.4 数理统计法17-18
  • 4 新媒体的特征分析18-27
  • 4.1 基本特征18-20
  • 4.1.1 较强的交互性18-19
  • 4.1.2 及时的记录性及发布功能19
  • 4.1.3 各终端的评论和反馈功能19
  • 4.1.4 即时、不限地域性的功能19-20
  • 4.2 新媒体对体育教育工作的价值特征分析20-25
  • 4.2.1 新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20-21
  • 4.2.2 新媒体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1-22
  • 4.2.3 新媒体可以延伸体育课教学时间22
  • 4.2.4 新媒体可以作为微课程的重要载体22-23
  • 4.2.5 新媒体可以促进学校、家庭及社会之间的联系23-25
  • 4.2.6 新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竞争欲25
  • 4.3 国外新媒体技术与学校体育结合应用研究对我们的启示25-27
  • 4.3.1 德国25-26
  • 4.3.2 日本26-27
  • 5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状况及存在的不足27-32
  • 5.1 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状况28-30
  • 5.1.1 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领导和舆论宣传分析28
  • 5.1.2 学校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情况分析28-29
  • 5.1.3 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组织形式29-30
  • 5.2 学校体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30-32
  • 5.2.1 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不足30
  • 5.2.2 学校体育内容单一、形式主义严重30-31
  • 5.2.3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极其有限31
  • 5.2.4 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缺乏联系31-32
  • 5.2.5 体育教师质量参差不齐32
  • 6 新媒体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32-35
  • 6.1 教师应用新媒体的现状32-33
  • 6.1.1 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分析32-33
  • 6.1.2 年龄特征分析33
  • 6.2 学生应用新媒体的现状33-35
  • 6.2.1 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分析34
  • 6.2.2 年龄特征分析34-35
  • 6.3 社会组织应用新媒体的现状35
  • 7 新媒体教学与学校体育教学结合运用的优势及应解决的问题35-49
  • 7.1 新媒体在课堂体育知识技能学习平台中的运用36-39
  • 7.1.1 新媒体与课堂体育知识技能学习平台的优势分析36-38
  • 7.1.2 新媒体与课堂体育知识技能学习平台结合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8-39
  • 7.2 新媒体在校园体育活动平台中的运用39-45
  • 7.2.1 新媒体与校园体育活动平台结合优势分析39-44
  • 7.2.2 新媒体与校园体育活动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44-45
  • 7.3 新媒体与校外体育综合素质拓展平台中的运用45-49
  • 7.3.1 新媒体与校外体育综合素质拓展平台结合的优势45-48
  • 7.3.2 新媒体与校外体育综合素质拓展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48-49
  • 8 总结49-52
  • 8.1 新媒体技术促进课堂体育知识的学习49-50
  • 8.2 新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0
  • 8.3 新媒体技术可以检测学生的身体指标50
  • 8.4 新媒体技术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方面体育需求50
  • 8.5 新媒体技术可以促进学校与家庭的联系50
  • 8.6 新媒体技术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50-51
  • 8.7 新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交流能力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健梅;;现代学校体育的新特征[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刘亚云,黄晓卫;论学校在现代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责任[J];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3 许寒雷;试论现代学校体育的内涵[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4年23期

4 徐本力;现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与理性思考[J];体育科研;2000年03期

5 杜光宁;论我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功能[J];体育与科学;2001年04期

6 李延庆,王清敏;从现代学校体育谈体育的精神教育[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7 高力翔,汪容;中国与日本现代学校体育发展阶段的比较研究(三)——生涯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相继出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胡飞燕;;现代学校体育功能多元化拓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3期

9 郭瑞华;宋一涛;;略论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10 俞宏建;;德国现代学校体育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迪[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锐;;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毅;新媒体在现代学校体育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在现代学校体育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4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3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