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14:00

  本文关键词: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传统课程理论的视域中,课程的内容—直都被视为是完全客观中立、价值无涉的。然而,课程作为传递人类社会文化的主要工具,其必然体现着社会主流阶级或群体的价值和利益,并通过其自身的功能再生产出这一阶级和群体的文化,从而维持既存的社会等级结构。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常被忽视的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课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研究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尤其是了解课程在性别不平等再生产过程中的所充当的角色及其运作机制,将对学校课程文化的重构以及性别平等教育的真正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文化和社会再生产倾向;结合知识社会学和女性主义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剖析了课程中性别不平等再生产的实现机制;在明晰性别不平等再生产的实现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提出超越性别不平等再生产,构建性别平等的课程文化体系的构想。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和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新意。 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和文化再生产几种教育的再生产理论,以及再生产理论在课程研究中的适用性,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问题呈现。通过对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再生产倾向。 第四部分,性别不平等再生产实现机制的探析。学校教育通过课程知识的选择、分配、评价和转换等策略,成功地传递和复制了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性别文化观念,并使大量的女性在教育过程中被层层淘汰,从而维持和延续了既存的不平等社会等级结构。 第五部分,超越性别不平等再生产的实践策略。在对课程性别不平等再生产功能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采取多元文化的课程价值取向,调整课程知识的供应制度,改进教科书的编制、审查和选用工作,增强教师的性别意识,实施性别平等的教学等实践策略,以超越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构建性别平等的课程文化体系。
【关键词】:课程 社会性别 不平等 再生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一、导论8-22
  • (一) 研究缘起8-11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三) 核心概念界定12-14
  •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14-20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2
  • 二、教育的再生产理论及其适用性22-30
  • (一) 几种再生产理论的要点22-27
  • (二) 再生产理论的适用性27-30
  • 三、我国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倾向30-37
  • (一) 课程内容中的性别不平等30-33
  • (二) 课程实施中的性别不平等33-37
  • 四、课程中性别不平等再生产的实现机制37-48
  • (一) 课程知识的选择37-39
  • (二) 课程知识的分配39-42
  • (三) 课程知识的评价42-44
  • (四) 课程知识的转换44-48
  • 五、超越再生产,构建性别平等的课程文化体系48-57
  • (一) 对课程再生产功能的理性反思48-50
  • (二) 构建性别平等课程的实践策略50-57
  • 结束语57-59
  • 主要参考文献59-66
  • 后记66-68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双宏;印度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2 胡振京,杨昌勇;女性主义课程观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黄清,靳玉乐;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郑金洲;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5 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2期

6 曹剑波;魏开琼;;一种激进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立场论[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4期

7 张家军;;论教育再生产——教育功能的社会学审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罗伯特·W·康奈尔,李复新 ,马小梅;教育、社会公正与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2期

9 王晨;;权力再生产的教育机制——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10 陆根书;刘珊;钟宇平;;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萍;[N];中国妇女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冬莲;潜在课程性别倾向对女生性别自信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武晓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性别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7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